第三百五十章 合纵连横
贾似道听,他离开这苏禄国去西方,有可能成为西方的众神之神,便不由得心驰神往起来。
纪影自己不可能一直待在西洋,他自然是相信,纪影需要一位具备雄才大略的人经略西洋,他却有些拿不准了。水西学派,人才济济,到时候拿下了西洋,可以派往西方的人才有的时是,凭什么轮得到他贾似道呢?
不过他已经打定主意,眼下必须和纪弘成合作,必须依仗新宋的铁甲舰舰队,才能在西洋站稳脚跟。至于在西洋大吃四方之日到来,那时再留着纪弘成,便是留下一个随时可以取自己命的强大威胁,那时结果了纪弘成的性命,自然是明智之举。
贾似道一脸谄媚的笑道:
“君、君上,奴才听君上旨意行事便是。眼下,我先让人安排酒宴,为君上接风洗尘!”
纪影与元长不再推辞,等着吃苏禄国人准备的大餐。
苏禄国人喜欢吃鱼,当全鱼宴上桌,纪影皱着眉头下箸。虽然这一桌子饭菜在苏禄国土着们的眼中,奢华无比,但在江南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纪影看来,这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这还是按照贾似道的口味做的,若是苏禄国本地土着的日常吃食,纪影估计自己是没法下咽的。
饭后,纪影新承诺,以新宋君长的名义,向临安的文祥去信,要求调拨一支铁甲舰队前来苏禄国,准备下西洋。
大都大明宫,忽必烈高高的坐在金銮殿,地下文武臣工排列整齐,等待皇帝陛下开口。
“诸位爱卿,意大利国把咱们不计其数的黄金白银骗到,现在看来是不打算把我们购置的大炮运来了,大家议一议,该怎么办?”
伯颜率先发言:
“皇上,据钦察汗国传来的消息,罗马教皇的十字军已经攻下了拜占庭。据西洋的十字军,并没有停止,还在继续东进,臣以为,四大汗国可能会与十字军交战。若交战,四大汗国联合起来,恐怕也不是十字军的对”
阿术冷哼一声道:
“伯颜将军,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虽然我们的大炮性能不强,但我们的数量很多,若是在大沙漠上摆开阵势,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十字军从西洋一路东进,已成为疲惫之师,我们以逸待劳,定然能够把他们消灭在大沙漠里。”
刘秉忠奏道:
“陛下,臣听,这十字军东进,原本是罗马教皇与***之间的圣地争夺战,可现在他们携大炮之威,想要顺势把东方更广大的疆域的纳入自己的图,冒头固然直指我大元以及四大汗国,但别忘了,新宋的地盘虽然不大,但他们才是东方军力最强大的国家。我们若是联合新宋,定然不会让十字军跨过大漠。”
忽必烈起身,他不由得陷入沉思。若不联合新宋,以大元的实力,想要独立抵挡势如破竹的罗马军队,实在有些困难。更糟糕的局面是,在这一场战争中再次被削弱,那么更加没有跟新宋一较高低的本钱了。
可是要拉上新宋垫背,为时过早,毕竟首先与十字军交锋的,将会是四大汗国,自己也一定会在大漠以西就要出,否则等到四大汗国被灭,为时已晚。
“有句话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四大汗国,是朕的兄弟之国,想当初成吉思汗带领我蒙古铁蹄,杀向西边,所向无担如今这十字军仰仗火炮,想要打回来,我看没那么容易。新宋愿意出相助,自然是好,若要坐山观虎斗,朕也管不了。阿术,若朕命你率领一支大军,携数百门大炮,精兵十万,往西而行,争取赶在十字军与我兄弟汗国交战之时,火速驰援,能够办到?”
阿术还没有回答,伯颜躬身道:
“陛下,只怕来不及。从河西走廊调集西边最近的兵马穿过大漠驰援四大汗国,虽然可行,但必须舍弃辎重。这大炮实在太重,想要把数百门大炮靠人畜之力运往钦察汗国,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众臣面面相觑,其实大家何尝不知道,就连轻骑兵要穿过大漠都困难,别那重达千斤的大炮。
“那怎么办?难道朕就眼睁睁的等着十字军打到大都来?”
“陛下!”
忽必烈定睛一看,是纳鲁尼苏在话。
“纳鲁,你有什么对策吗?”
“陛下,十字军不过仗着白来门大炮,才能从西到东,摧枯拉朽打到拜占庭。臣听,他们的大炮,比咱们的还要重,既然我们的大炮运不出大漠,他们的大炮也无法运进来,因此他们要打到我大元本土来,也比登还难。”
忽必烈捋须:
“有道理,那么依你之见,我大元当如何?”
“陛下,以臣之见,不如舍弃大兵团作战的打法,派数万轻骑兵,携带枪支弹药穿过大漠,再联合个汗国的军队,对罗马人不断进行骚扰。与此同时,咱们秘密与新宋约定,借助新宋的铁甲舰和大炮,从海路包抄,直接切断十字军的后路。如此一来,即使他们有大炮,没有粮食,没有补给,在这大漠中也寸步难校”
忽必烈赞许的点头:
“那么卿以为,让谁出使新宋最为合适?”
“臣以为,阿术将军出使新宋很合适。”
见阿术怒目而视,纳鲁尼苏连忙解释道:
“纳鲁将军的父亲,兀良合台,在新宋身居高位,若是父子二人齐心协力,劝君长纪弘成,纪弘成必然会答应。”
阿术想到自己还在新宋的父亲,不由得有些落寞,倒是忽必烈打圆场道:
“好了好了,朕看,不如纳鲁你走一趟吧!”
纳鲁尼苏犹豫道:
“陛下,臣算是水西的叛徒,如今回去,恐怕纪弘成未必会见我。”
“朕记得你过,对的仇人是阿哲。如今阿哲已经隐居山野,不再参与朝政,而与你有过师生之谊的纪弘成,已经是新宋君长,你也该回去看看了。”
“陛下,臣这一去,只怕就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