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洞房歌声
清晨,学生团的人还在山里休息的时候,安市宪兵队就接到了电报。
凤县划归安市管辖,加藤队长拿到被袭的电报,就把迟田纯平派过去查看情况。
从接到一个星期内抓捕到王洪的命令后,迟田纯平已经派出去很多人寻找王洪和赵婧之的踪迹,却一直没有消息。
九道沟派出所被偷袭后,现场留下了很多人的痕迹,迟田纯平在现场一看,心就凉了半截。他看到的是王洪已经有了很多同伙,里还有了枪。没有任何线索,却要一个星期内抓到有人有枪的他,实在太困难了。
中午时分,迟田赶到了凤县四方台子,他看到唯一死去的日本兵尸体时,见又是王洪的刀法,这心就完全凉了。
迟田纯平只知道凤县这一带有义勇军,还不知道安市的学生团。所以,他误以为王洪和他的同伙们投奔了凤县的义勇军。从这个角度,再去想他那一个星期内抓住王洪的任务,只有绝望两个字。
等他习惯性的研判眼前这事件的影响时,就再也不想着抓不抓王洪的事了。
这种袭击,让义勇军得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日军必须得在各处增兵。
今天刚从江对岸调过来了00多个日军,可安市、凤县、宽县、大东沟、九连城这么多地方,加上火车和公路的沿途交通要道,不考虑增兵,这00多人还不够四处分配哪,还要增兵,这可怎么办?
晚上,迟田纯平一路挠头的赶回安市,向加藤队长做了汇报。
汇报中,他还特别把王洪出现在凤县,起码有20人,带着长短武器,有可能加入了凤县的义勇军,难以在一星期内抓捕的情况,向加藤做了明。
兵力欠缺,这让加藤也无可奈何。他想了半天,让迟田除了配合筹建治安维持会、整编本地军警,把重点放在收集情报、训练便衣队这两块上。
日军再不利用中国人,就要对安市失去控制了。
便衣队也是迟田纯平跟加藤提出来的,他觉得日军士兵只是擅长战斗,人数不多,在中国人中间行走目标太大、语言不通、环境也不熟悉,即拿不到情报,也不方便追捕。不如找些穿便衣人,散在中国人中间,很容易察觉中国人的风吹草动。
得到加藤的支持后,他便找到了以前卖给他情报的线人,由他们或者他们推荐的人为骨干,集中了三四十人,有中国人、有朝鲜人更有日本人,准备把这些人潜伏在老百姓中剌探情报。事态紧急时,这些人还可以直接动抓人。
只是,现在的便衣队还不成,这些人之前没有受过训练,不懂伪装、不懂剌探方法、不懂情报价值、不懂追踪线索、不懂抓捕,还得突击训练几天才能派出来。
迟田纯平考虑到王洪已经跑到了安市外面,就把守在赵家的日本兵叫回宪兵队,让八道沟派出所的警察先顶替两天,随时察看赵家的动静。等便衣队训练差不多时,就把这事情交给便衣队去做。
他没有抓走赵家人。抓走简单,却会在安市的商人中起到不好的影响,更会失去了钩住王洪的饵儿。王洪已经引起了陆军学校的重视,与赵家人相比,孰轻孰重自然不言而喻。
那刘保长倒是希望能继续把赵家人关在家里。迟田纯平懒得跟他解释,直接把他送到王县长那里,让他跟着做安市治安维持会的筹办工作。
建立治安维护会对日本人非常重要,维持会的两大作用治安、经济。
日本人既想拿到物资,又不想去做繁琐的民生管理,只能把经济与民生都交给这些中国人自己处理。
占领区的治安更是头痛的事情,兵力缺口太大,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中国人去管中国人。可现在,安市原有的军队和警察只有一部分投靠了日本人,有一部分跑去当义勇军了,更多的军警还在观望中。
是人就得吃饭,这些本地人即要养家糊口,又不想替日本人四处作战,还得靠维持会出面做工作。拉拢了这些人,日本人在治安方面就不用处处亲力亲为,牵挂这么大的兵力与精力了。
第二天一早,迟田纯平刚把几个日本兵调走,刚到家的王洪就得到了消息。
原来李辰早就安排好了,他让住在那一带的同学,紧盯着守在赵家里的日本兵,日本兵一撤走,他立刻收到了信儿。
王洪和赵婧之本想这就去赵家看看,可李辰怕日本人在耍花招,让两人先待在家里,他先跑去试探了一下。
李辰装做找同学的样子,在这一片转了好大一圈,看到这时间确实没人守在赵家,就敲开了赵家的门。
赵家人正在清理日本兵留下的的垃圾,日本兵在这里吃住几天,放在明面的财物早就不见了,不是日本兵拿走,就是刘保长偷跑了。
见到赵父,李辰把王洪和赵婧之在外面租住的情况了下,又了两人希望举办个婚礼,请赵家人到场。
赵父心想,这女儿女婿倒是不错,还知道要办婚礼。虽然他同意女儿嫁给王洪,可谁家女儿结婚,也不愿意搭草班子那样潦草凑合吧?他怕日本人那边再起什么变化,跟赵婧之的奶奶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决定赶早不赶晚,就在今天晚上举行婚礼,赵家人全都过去。
时间太紧,既不敢大操大办,也不敢请外人参加,赵家也好王洪也好,事先也都没什么准备。李辰和赵家人约了下接他们出来的时间,就带着两床新被子回去跟王洪回话。
到了下午,李辰才知道,八道沟的汉奸警察会不时的到赵家这里转上一圈,他吓了一跳。赶紧安排了一些人在八道沟那里搞些事情,把这些汉奸警察吸引了过去。
晚饭前,在李辰和诸多学生团的同学帮忙下,赵家一家人终于赶到了王洪的房子里。
不等婚礼举行,女人们先抱头大哭起来。
赵婧之抱着奶奶和妈妈了句“我想回家”就哭了起来,奶奶也是老泪纵横“乖囡囡都瘦了”,妈妈边哭边懊悔“这嫁就嫁了,嫁衣还没做哪”。
赵父和赵婧之的两个哥哥稍平静了下心情,都望向了王洪。
见王洪瘦高的身材,一身还是学生打扮,只是那双眼睛极为有神。
王洪虽然做好了见老丈人的准备,可临到现在,又不知道什么合适了。他走过来,老实的向赵父鞠了一躬“岳父,我是王洪”。
李辰站在边上,听了这话后,忍不住把头扭过去偷笑。这世上有几个女婿,到这时还没见过岳父哪?可他心里倒是也羡慕王洪,英雄是真英雄,美人也是真美人,天生的一对儿。
赵父一肚子的无奈,三书六礼,女儿出嫁一样都没有。
传统的三书六礼是一纳采,双方家里有权决定婚姻的人同意后,再找媒人两面跑腿;二问名,看双方八字是否相克;三纳吉,举行订婚仪式,到这步才有了一纸婚书也就是聘书;四是纳征,新郎家要送去聘礼,聘礼上面要放着礼书;五是请期,两家商定结婚的时间;六是亲迎,新娘出门时要有迎书,这才能坐着花轿去丈夫家。
王洪和赵婧之两人现在举行的婚礼,在传统婚俗中,叫做拜堂,是三书六礼之后的事情了。
赵父叹口气,对王洪这毛脚女婿“这场姻缘是天作之合,就是来的太突然了。我们还当之之是个孩子,也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嫁人,这居家过日子的,她还都不懂呢。王洪啊,以后你得多包容她”。
王洪听着,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我在我家也是个孩子!嘴上却诺诺应着。
赵父问了下王洪家里的情况,就让他把这边的情况跟家里一声,让他代笔向亲家问好。
赵婧之的两个哥哥见父亲完话了,拉着王洪又了几句,他们都挺好奇王洪这一身武艺。
赵父在边上听着有点恼火,他止住了两个儿子的话,对王洪开始了教训模式“那个,王洪啊,结婚后多顾下家,以后少出去些。杀日本人是解气,可也得注意安全。你这也有家庭,不是一个人了”。
赵婧之陪着奶奶和妈妈走了过来,两位长辈纠结的审视着王洪,倒是没有教训他。这女婿是撞上的,之之满意就好了。她们絮叨了两句,无非是让王洪多照顾下之之,多让着些之之。
王洪赶紧口叫奶奶、妈妈,全都应了下来,恨不得掏出心来证明自己喜欢赵婧之。
直到李辰喊着吉时到了,在学生团这些元老的见证下,一对新人跪拜了赵家的长辈,算是正式结为夫妻。
几个同学知道房子没开伙,甚至连坐的地方都不够,过来时就买了熟食、水果和点心作贺礼。
等简单的仪式一完成,大家就在屋里随意的吃了些,有事的就告辞而去,李辰和董正海留下来陪着赵家人话。
奶奶和妈妈却立刻拉着赵婧之躲到了一边起了悄悄话儿。王洪的眼神一扫,就看到她们在给赵婧之看什么书,还讲解着什么。
直到天完全黑了下来,由李辰和董正海两个人护送着赵家人回家,这才把新房留给了这对新人。
两个人稍收拾了下地面,铺好了新被。
等两人上了炕,赵婧之一下变的足无措起来,见王洪靠过来,赶紧把一个册子递了过去,脸扭到一边“有本书,你得先看下,我给你唱首歌,好吗?”
王洪看着她粉红的脖子,接过书,没等翻开,就听到耳边传来轻轻的歌声,软软糯糯的,却含着那女孩的羞涩和愿望。
天长地久,花好月圆。
大概是江南的嫁歌吧?王洪只听懂了前两句,后面只听道吴语低喃,却情深切切。
歌声中,他打开了中的册子。
一折一图,他一下傻眼在那里,原来这是本古老的洞房教育画册。
歌声一停,
歌声再起,
这天早上,千里之外,也有一场婚礼。
“芸啊,婆家叫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守好本份,有气受着,你要忍到你男人回来”。
“娘,你都多少遍了。我先嫁过去是为了照顾老人,顶多是些琐事,哪有什么气受?”
“你男人在外面读书,万一带个女人回来,你得靠婆家人撑腰哪,你可得处好了,别耍脾气”。
“信早发过去了,现在关外打仗,也不知道他收到没有。反正他在外面找就找了,我嫁过去可是明媒正娶,今天就要写到族谱上。再怎么他也不会带个女人,跟老王家一墙人过不去。顶多看我不顺眼,又不能休了我”。
“咱家原本也不用这样的,唉,真是委屈闺女了”。
“娘,这是我自己愿意嫁,不然多少彩礼我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