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对峙

A+A-

    王洪走转了一圈,吉田本二郎却不为所动,只是随着王洪的走转,调整一下身体方向,心中风平浪静。

    普通的日本剑道,的很高尚,但追求的不是真正的禅意修心。一击必杀,指的是:“生亦一刀,死亦一刀。”满满的舍我的杀意。

    吉田本二郎却早就参透了这一粗浅的层面,他是真正用心与剑道合一,不再追求能舍才能得的有欲阶段。而是与剑各、与天合、与地合,与敌合。

    如此,才能以不动的本心,达到剑道上的极限。

    见到吉田本二郎这么安静,王洪不得不先行变招。

    起来,形意拳提高了王洪的瞬间发力,太极拳让王洪对拳理领悟更深,而八卦拳对王洪的实战能力助力最大。身法,是实战的最高层次。

    王洪突然间,快速的走转起来。

    高过招,只看意识。

    忽快忽慢、忽远忽近、忽进忽退间,王洪只抢一寸先。

    在场的观众们都看的发愣,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这种交方式,却都从直觉上,感觉到了王洪的思路,以身形速度,找到破绽就会向吉田本二郎发招。

    也有人怕王洪会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太多体力,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王洪一变化,吉田本二郎就开始吃力了。

    他是真正的剑道高。

    从双方的技术层面上看,王洪只在吉田本二郎的剑尖范围内活动,半步之间就可以躲开吉田本二郎的拔刀术。但又可以抓住吉田本二郎的剑鞘没有跟上,或者意识层面上出现一闪的忽视,向前一步,却又会会欺身而入。

    吉田本二郎有些无奈,只要他没找到攻击的时,就得这样被动的硬挺着,死守着防线。他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王洪体力不支上,只是这时想换招,已经来不及了。

    在王洪左右游走寻找会时,突然发现,角度原因,吉田本二郎的眼睛被光线剌激到了一下。

    在吉田本二郎瞄了一下眼睛的瞬间,王洪腕一缩,短剑放在了身侧,就冲了上去。

    这个动作,真让吉田本二郎无奈,王洪的短剑正挡在他拔剑术的攻击路线上。用中国剑术的术语讲,洗格击剌皆可运用于一心。

    吉田本二郎在看到王洪那剑时,心里更是一寒,剑身以根部没开刃的位置,预先放在长太刀的攻击面前。

    以他的经验,长太刀几乎没可能一刀切断王洪的短剑,而王洪却可以冲到他的面前。

    要知道,在吉田本二郎拿到日军提供的王洪所有的资料后,已经知道,王洪其实比他要强。

    这个强不是指在剑术上,而是在对敌生死搏杀的次数上,在使用其他的兵器技术上。以王洪编制的四兵教范来,长枪类、刀类、短剑类,他都做了很深的研究。甚至还有几场徒比赛的记录。

    吉田本二郎发现,如果王洪切进长太刀内环,就会与他在一臂之内搏杀,那时,短太刀和怀剑很难在王洪冲过来时,能顺利的拔出并且使用出来。

    比武没有侥幸可言,无论是他,还是对,都是身经百战的武者,对于中的兵器,已经研究的非常彻底。

    吉田本二郎在这一瞬间,发现不妙,就改变了战术。他长太刀一拔而出,腕先一挑,长太刀就向王洪点去。

    可是,他却在长太刀的如电般向王洪飞去时,一个箭步闪到了一边,把短太刀拔了出来。

    王洪反应飞快,在吉田本二郎的长太刀刚脱,就应势而变,他腕一动,剑身斜斜的,搭在了长太刀上,头听劲一粘,一个借力,将长太刀甩到了场外。

    这时,吉田本二郎已经把短太刀拔了出来。

    双方同时一抖,都发现对方已经准备好了,只好收住攻击的心思,又重新对峙了起来。

    王洪暗道:“日本派来的这个人,还真是没有太多缺点的高。”

    这回吉田本二郎没有再用拔刀术,他双持刀,脚下的步法也开始了移动。只是在内心中起了波澜:“果真名不虚传,看来只能见招拆招了。”

    日本的古剑道,也就是古传剑法,与中国武术很相似,有很多“套路”式的招法组合,在第一下出后,顺势一组招法使出来,打速度、打反应。

    可吉田本二郎知道,高之间,速度、反应都不会有那么多缺点,用了“套路”反会被王洪一式压制住,丢了先还好,要是来不及换势,还可能直接丢掉性命。

    两人有时呆若木鸡,有时互相剑身轻碰,却总是保持几乎不变的距离,很快,双方剑的接触越来越多。

    只是看起来,似乎王洪剑短了些,吉田本二郎的剑尖总是离他更近一些,显的有些吃亏的样子。

    周围的人心都吊了起来,哪怕是一点剑术都不懂的人,也都知道,双方很可能在某一个时刻,突然激烈起来,就会以一方倒下,而结束了战术。

    为了抓住那一刻,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

    吉田本二郎的拔刀术被王洪的身法游动,克制的只能弃剑。可短太刀,他也难以出刀。

    在对峙之间,他发现,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并没有因为刀的长度而增加,反而每次出刀时,都被王洪压在两侧。这正是王洪剑术中的龙虎二门的精妙用法,使得他总是担心自己门洞大开,越打越谨慎,汗珠不由的,从鬓角流了下来。

    观众们都在等着那最后的一下,没人看表,场中的双方,在这种精神与体魄高度集中的对抗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五分钟。

    比武到了这时,王洪也没有了太多想法。这也算是王洪自出道以来,用时最长,也是最憋屈的一场比武。

    事实上,棋缝对的感觉就是如此。

    什么淋漓尽致、超常发挥之类,在高等级的对间,根本无从相见。

    真刀真剑,可不是拳脚那种低端的比武,挨上三拳两脚没什么问题,挨上一剑,结果无需多。双方只有不停的尝试,不停的试探,不停的假动作,却罕有真正近身。

    可没人知道,双方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消耗了多少的精力。

    很快,两人都已经身见了大汗。王洪还好些,吉田本二郎已经四十多岁了,汗珠滚滚而下,不得不先停止了主动试探。

    王洪年轻,汗少了些,却也感觉到了体力有些下降。

    他时而急走,时而慢趋,体力消耗自然比对大上很多。

    见一直拿防守森严的对无可奈何,王洪定了定心神,剑身一横,贴在了吉田本二郎的刀尖前,身子向前冲了过去。

    ------

    每章一:长兵器很难伺候。很多人买了白腊杆子,只为练习一下抖劲。可过去练白腊杆子不但要有大场地,还得把一丈多长的杆子挂在旧式的房梁上,这样即通风又不淋水,才不会招虫蚁,更也不会变形。现在的城市是找不到这样的环境了。传统的刀、剑开刃后也是很难保养,即使用了油料养护,也得几天一擦拭。在民国时,就有很多人嫌麻烦,不再使用开刃的刀剑,或者直接改用了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