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亡灵魔法的运用
一秒记住本站:9格林来到图书馆内间房内,这就是他的卧室,地方还挺大一个房间有三十平米,格林把他改造了一下分成内外两间。
内间只有一张单人床,床垫是海绵的,床上有一套厚实的被子,处于习惯,如今它已经被叠成豆腐块放在床尾,床头摆了一个枕头。整张床上的用品都是白色的。
格林不是很喜欢这个颜色,换成红色就好,喜庆!
在床的旁边,有一个用木板铺就的大圆盖子,上面扑了厚厚的一层稻草,在它的一端也有一床叠好的豆腐块。
不用,这是格木的床了。
内间比外间好多,格林为了做实验,在外间放了一条大长桌。整排的试管在架子中摆放妥当,酒精灯被盖帽盖好放在一边,虽然它的加热温度只有400─500,但是对一般实验而言已经够用了。
显微镜里面还放着观察物,术刀、镊子、支撑架等物品琳琅满目。化学这个名词在魔法世界还没有出现,虽然有一些化学反应在被使用,但是都没有合理的解释,就如同我们用火柴生活做饭,但是我们不会去考虑火柴是怎样搽出火花的。
就如同苹果砸在牛顿头上才有引出了万有引力这个定理,而苹果要是砸在自己头上,可能最终的结果除了自己脑门多了一个大包之外,只会剩下一口怒气把那个讨厌的苹果吃进肚子里,然后心满意足的晃悠悠回家吹牛皮去。
今晚上儿格林不想继续实验,这么久以来,格林一直在回忆当初那些有名的战阵,比如八卦阵,马其顿方阵,大秦箭阵,以及现代化兵种联合作战战术等知识。
亡灵的召唤其实就是军团作战,很多亡灵法师出于各种限制,战胜敌人往往只是依靠人海战术,好家伙,百八十好人围殴一个,硬是生生的把敌人体力熬干,然后结果他。
毫无章法可言,发挥的数量优势也不明显,不能扩大战果。可是,如果把亡灵培养成军团作战那就好了。
各兵种互相配合,合理分配兵力,进可攻,退可守。一万个亡灵如同一个亡灵般如臂驱使,这样将能发挥出百分之二百五的强大战力。
现在格林要干的就是把在种花家看电视听过的古代及现代战法战术回忆记录下,以用于对亡灵军团的改造。
弓箭一般都是成建制的用攒射杀伤敌人,而攒射覆盖距离又与设计角度有关,角度越高攒射覆盖距离越远,把握好的话亡灵弓箭可以使用浪涌法进行射击。
浪涌法一浪叠一浪,绵绵不绝,三排亡灵弓箭或者火枪一排一排射击,射击完毕之后如果优势还在可以选择亡灵重装兵补充前排,亡灵弓箭退后继续攻击,如果要开始近战,也可以迅速退往后方抵住阵脚,或者捡漏自由射击。这就具有很大的杀伤效果,可以有效的阻挡和射杀敌人。
有个很好的例子,秦国一统六国时,他们的箭阵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经过变法,有大力发展军事,秦弓射程远。其中秦兵作战有一大特点,当两军摆好阵势,秦军先来一大波强弓攒射,甚至躺在地上用脚踏弓定好角度,一波弓箭攒射之下,敌军往往死伤惨重,且阵势凌乱。这时秦军紧接着大军团集体冲锋。
每到这时,敌军往往不可敌。
马其顿方阵,是一种早期步兵作战时的战术。是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所创的军队方阵阵型,以6乘6共256名持长矛及盾牌的步兵所构成的正方形阵形。在荷马时代以前,步兵打起仗来像一窝蜂似地杂乱无章,所以具有严格阵法的马其顿方阵能轻易地打败数量上占优势但较混乱的敌人,这在当时可以是战术上的创新。
亡灵重装兵装备有狂野坚硬的铠甲、扇形盾、长矛。非常适合马其顿方阵的运行,一进一退之间杀敌与眼前。
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凭借着马其顿方阵打下了偌大帝国,要知道,以当时他的军队来,数量最多时不过几万人。凭这些人亚历山大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中亚锡尔河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
有段时间上很多朋友一直在讨论,如果当时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遇上大秦箭阵会怎样。作为种花家的兔子,我个人认为大秦军队可能会嫌他们的人头不够分。
亡灵魔法主要还是依靠召唤亡灵来产生作用,所以如果通晓这些战术战法会给亡灵魔法师带来巨大的增益。
或许是魔法世界武力值太过于高,所以忽视了这一方面的作用,帝国作战大多是硬碰硬的肝一场,有时一两个人都能够左右战局。
有个很好的例子,艾斯德斯就可以凭一己之力扭转一场战争,据无聊人士计算,没有五万装备精良的悍兵和超过五十黄金级以上强者的武力是没有撼动她的资格。
正是高武的原因,只要学会了魔法和斗气就使劲怼等级。亡灵魔法师也一样,使劲增多自己召唤亡灵的数量,然后打架时叫上一百几十个弟提着刀子呼啦啦一大群跑上去吓人。
看上去挺不错的,事实上人多真的有好处,这样做也真的能有效战胜敌人,但是弊端相当大。有时亡灵魔法师没有控制好甚至会发生自己人把自己人撩翻的事情,要是遇见生死关头,也这么来一下,那亡灵魔法师肯定吃大亏,历史上因为这样的原因,本来大好局势的亡灵魔法师被人抓住破绽反杀的也不少。
所以多读点书就没错,知识就是力量,格林终于觉得自己的九年义务三年高考给自己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是一种辛福啊!
可以这么,在整个魔法世界,格林的思想和目光已经走到了整个世界的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