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接待领导(迎宾1)

A+A-

    0045、接待领导迎宾

    睡梦中的仰亚,突然被一声清脆的哨声惊醒,睁开眼睛,窗子外面,一点儿要天亮的痕迹也没有。

    这到底是几点了

    没有表的仰亚,什么也不知道。这铃声又是否与他们有关

    “起床集合啦起床集合啦快点”

    仰亚和所有的队员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以军人的速度把被褥整理好,拿上自己的包,就朝着楼下冲了下来。

    他们要赶到县区边境的第一个接待点去。

    不是下午两点才到吗,用得着这么早就过去吗仰亚在心里暗暗的嘀咕着。

    可是,哨声就是命令。

    所有在招待所里住着的演员们都陆续冲了下来。这可苦了三四楼的女生们。女生起床,可没男孩那么方便,至少要把头发整理一下吧。而且,作为演员的她们,头发又都是那种特别长的。

    一下子把大家搞得忙脚乱,可是谁也不敢出一口大气。只能在楼梯上边跑边整理着,有的还要把头发挽成本地的盘顶式头饰,就更是难了。

    等大家都在招待所的院子里站定后,县里的一个领导就在前面发话了。

    “立正稍息现在是早上五点,把大家叫起来,是有点早了,但是,我们一部分人要起来到我县边境区的第一个接待点去,宁可早些安排,以防万一。下面,我点到名的,都站在我左边,也就是要跟我一起到第一接待点去的。没有点到名的,也要开始作好准备,特别是女生们的头发,要按照平时我们地方的民族头饰整理好了。然后提前赶到第二接待点,也就是人民广场那边。”

    点完名,仰亚和他们宣传队里的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在了第一接待点。

    这时,国营招待所门口开过来了三辆大型公共汽车,就停在了招待所门口。

    “好,点到名的,先上车吧。”

    上了车,随着出城车子在那条还没有灯光的路上驶着,没有睡够的男孩女孩,有好些又睡了过去。

    等他们来到本县边境时,天也正好刚刚亮了。

    但是,最吸引他们的,不是刚刚升起的太阳,而是那将近两公里的路的两旁还没有熄灭的灯光。

    原来,仰亚他们作为参与演出接待和迎宾的人员,可是最后一批才来到这里,其它打前站的,早在昨天就到了。

    看着那些微弱的灯光,也许他们就在一两个时之前才睡去。

    走上垭口,道路两旁,除了能够留来停车的地方外,其他的,不管是原来就生长在路边的行道树,还是这两天新增的树子,都用本地一种叫做猴子草的常绿色草藤缠上了好大一圈,然后又在前面,垂直地倒挂下来,就像一排排春天的柳条一样。

    当然,柳条之间,还有各式各样的彩带,有由彩纸做成的,也有用绸缎等布料做成的。整个一条道路,就如一个五彩的时空隧道。

    隧道的最前面,还用当地的一种长长的柳竹,扎成了一个高高的拱门,拱门上,挂起了几个红色的灯笼。灯笼的最前面,是一幅横拉在路两边的两棵大树下的红色标语

    热烈欢迎中央领导到我县考察调研指导革命工作

    看完了这些,旁边一条的叉道上,还新扎起了两个简易的工棚。工棚里面,听到这边有人过来了,里面走出了两个人来,他们一边弯着腰出来,一边往光着的身子上套上单薄的衣服,能看得出来,他们才刚刚醒来。

    他们就是提前一天过来的场地布置人员,前面这一切的创作,都是他们的杰作。

    带队来的县领导,走过去跟这两个人握。

    “你们辛苦了”

    工棚里面的人也陆续走了出来,一一跟领导握。

    “所有的都准备好了吗”

    “所有的都准备好了,请领导放心,不过,领导你再看看,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出来,我们马上改进。”

    带队领导看了看,觉得也没什么需要改进的了。

    “也没什么了,现在还早,你们昨天肯定都忙了一夜了,你们再休息一会吧。有事,我们再叫你们。”

    领导话虽然这么,可是谁还能在这种情况下睡得着。

    又是几声长长的哨子响起,同来的三辆车上的人都集中在了领导面前。要开始布置具体的接待队形了。

    第一车里下来的,是县城里的几个业余的龙灯腰鼓队。大约有七八十人,在来之前,他们都已经换好了衣服。他们都是一伙中老年人,有男的也有女的,不过大都以女的为主。

    他们青一色穿着白色宽松的花灯服,妇女们,头上都扎着红色头巾,男人们都缠着黑色头巾。红色的腰鼓,都用红色的带子斜挂在胸前。

    他们从高到矮,在路的两旁站成了两排。等队伍站好后,在领导的指挥下,他们整齐地敲起了一通腰鼓,随着他们身体的扭动,伴着鼓声,一种喜庆欢乐的气氛马上就体现了出来。

    第二组上来的,是二十几个穿着当地民族盛装的女孩,她们都戴着高高的牛角。然后,其他的几个工作人员从后面一辆货车车箱里搬出来十几张型的长条四方桌。

    这就是要摆上的十二道拦客迎宾酒了。

    十二张桌子,沿着路的一边,间隔一两米摆放一张,一直摆了约有八九十米。每一张桌上,都摆上了一个用红纸包过的酒坛。盛装女孩们上,都握着一个缠着红色绸带的牛角。还没有打开酒坛,还没有到上米酒,就已经闻到一股浓浓的酒香了。

    对于这个队伍,在排好以后,领导也同样指挥了一次预演。随着盛装女孩们简单而轻盈的舞步,牛角杯里到上了米酒,歌声慢慢地从女孩们的嘴里唱出来,旁边已经站好队伍的腰鼓队也配合着敲起了节奏,气氛在刚才表演的基础上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第三排,就轮到仰亚他们了。青一色的帅伙,长裤束腰,短衣彩边,红绸扎头,一看就让人精神抖擞。

    他们也分开在路的两旁站成两排,站在最前排的,两边各三人,里握着高出人四五米的高排芦笙,红绸轻飘。接着两边各三个男孩,芦笙又稍微低些,但也有两人多高。接着的芦笙又稍微矮些,直到最后,是跟着的两排由十几个男孩排成的,每个孩子上握着一把芦笙。最后面,是一排年纪稍微长一点的中年男人,每个人身前都放着一把有如大腿粗细的芒筒,他们就是芒筒。

    这就是当地有名的高排芦笙迎宾队。在长长的高排芦笙的带领下,整个芦笙队伍,无形中就有一种庄严感和仪式感,让人肃穆起敬。

    接在芦笙队后面的是由当地学生组成的儿童少年迎宾队,他们每一个孩子都穿着民族服装,女孩们上都拿着两朵大大的彩纸花,男孩们则握着一把的芦笙。还没有开始,就不停地举着中的花和芦笙喊着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精力永远过剩的孩子们,有时喊起来,声音甚至超过前面所有乐器的声音。这就是孩子们的力量,也是未来的力量。

    几个参与编排的领导和老师,每排好一个队列,就让大家重新演示一遍,队伍在慢慢地壮大,演示出来的效果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强。旁边零星住着的寨子里的百姓,也都慢慢聚了过来。

    这可不是一次一般的老百姓家有喜事的拦门拦路酒,有认得字的,看了看前面长长的横幅,告诉了身边其他的人。

    这是有中央领导要来呀

    消息一传出,一传十,十传百,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而又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围了过来。

    有些,也许是从自家上学的孩子那里得到的消息。她们一边看着,一边在那群孩当中寻找那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也许就是她们家的最的孩,或者是自家的孙子。她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好奇而又幸福的笑容。

    接近中午了,所有的队形都布置好了,编排的领导老师们,又重新让整个队伍演示一遍。一时间,腰鼓声、花灯舞;高排芦笙、芦笙曲;银装舞步、敬酒歌;孩子的童声欢迎和晃动的花,整个山湾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还有因好奇而跑过来的野生动物,还有因激动而附和着一起唱歌的鸟雀。

    树尖摇了,它们听懂了那些动听的歌曲;

    云彩动了,它们在为这山间的热闹伴舞。

    领导和指导老师们又重复了好几次,确信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后,才停了下来。想让大家在视察调研组还没到来之前,抓紧时间休息一下,以便等一下,精神面貌更好一些。

    这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过了。

    两个简易工棚里面,根本不可能为这么多人准备中饭。所以,早在大家刚刚到来之时,就有负责后勤的人员,已经跟附近的两户百姓大妈家联系好了。就在大家在路边排练、演示的同时,他们已经在大妈家开始为大家准备午餐了。

    纯朴的农村大妈,并没有觉得这是给她家带来麻烦,反而觉得,能把这样的事情安排在她们家,那是她们家的一大荣幸。所以,两位大妈都很主动地给大家帮忙,还把自己地头的好些菜都自动、免费地供应了出来。

    “大姐,你不用把你家的菜拿出来,我们都已经从县里带来了,每个人都按粮票给他们安排了的。只是借你家锅灶煮熟就可以了。”后勤人员一再地对大妈。

    “哎呀,难得你们愿意到我们家来,又是县里这么大的事,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能有中央领导到我们县来,也是我们的荣幸呀,我们就能出什么就出点什么呗,几棵菜算得了什么。按理,你们来到我们家,就是我们家的客人,所有的一切都由我们拿出来招待你们和上面领导都是应该的。你看,现在。你们什么都是自己带来了,我们出几棵白菜,又算得了什么。这又不费钱不费米的,自己多劳动一下就有了。”

    好意难却,后勤人员也只好接受了两大妈的无私奉献。最后,走时,想给两大妈些钱,两大妈也没有接受。

    几个后勤人员,加上几个大妈的帮忙,就在路边接待组把所有接待队形都编排好后,中饭也如期准备好了。为了不耽误时间,领导干脆就派了几个壮劳力,直接把大妈家煮饭的甄子都抬了过来。炒好的菜也用大盆搬了过来,大家一起,就在路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大家饿了,还是这乡村里的饭菜真的好吃,只看见一个个吃得连头都没有一个人抬起来。

    爱热闹的孩子们,更是对这种野外的吃饭方式感到兴奋,他们都能从简单的吃饭中找到无限乐趣。十几个孩子,端着碗,从这一桌窜到那一桌,又个聚在一起,好象能把这饭都吃出其他的味道来。

    几个帮着做饭的大妈,此时,完全充当了农村办喜事的主人角色。她们没有吃,只是在旁边,不是往这一桌里用大瓢加菜,就是抢着帮吃完饭的人碗中加饭。还永远满脸笑容地对大家

    “大家多吃点哈,我们不是你们城里的大厨师,做的饭没有他们做的好吃,大家也要多吃点。有什么不够的,我们再添,再去做都行。”

    所有人嘴里都早已塞满了饭菜,只能一个劲地点头嗯嗯嗯。

    不到半个时,除了几个孩子还在端着碗东游西逛,其他的人早已经吃饱了。

    “几个孩,你们快点,要不,就要让你们几个洗碗了哈。”

    “啊啊啊”

    把碗里面已经玩得冰冷的饭粒拨进嘴里,飞跑过来,把碗放在了大妈们的菜篮子里,嘴里还充满着、咀嚼着,又跑开了。

    看着大家吃完,几个大妈满意地抬着锅碗瓢盆笑眯眯地又回去了。

    饭刚刚吃完,就在几位大妈刚刚抬着锅碗离开,远远地就听到远方传来了几声汽车喇叭声。

    是中央考察调研组就要来了

    几声长长的哨声,大家马上行动起来,马上进入了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

    领导要来了,接待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