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轻坦十月开新书敬请大家关注

A+A-

    炮击停止十分钟后,靶场入口开来一两履带式装甲战车,最后停在司令台下供公良修观看。

    “这是铁车,你竟然将铁包在车上!”

    公良修很是震惊,他也曾统兵作战率军厮杀,铁甲车这等需要蛮力才能推动的车辆他是见过的,但依靠械力自行开动的却未见过。

    这时百里燕得意道

    “此乃坦克,亦是铁甲战车,是在收割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目前尚在改进当中,明年或后年便能大量生产。有了此车,今后将无惧腋目攻杀,直接开车碾过去。”

    “真没想到,你竟造出此等战车,恐怕是靠人力根本难以催动。”

    “不错,靠人力是断然无法驱动,即便是数匹马也很费力,内中用了动力械,可轻松驱使,每个时辰可行一百里地,正面攻破敌阵当毫无问题。”

    眼前这辆坦克,确切的只算是履带式装甲车,四对负重轮,械悬挂注,最高时速每时不到五十五里(约二十五公里),使用爆燃式六缸柴油驱动。

    炮塔可做三百六十度回旋,但需要摇,还无法实现电动旋转,安装添加钼元素的锰钢装甲,最厚处二十二毫,最薄十五毫,正面和炮塔使用三十五度斜面设计,实际的装甲厚度要高得多。

    百分之八十铆接工艺,百分之二十焊接,配备炮塔,装备一座双联重枪,车体右侧为65型车载轻重枪,必要时可用榴弹发射器对外炮击。

    当初研发履带式收割,百里燕的最终目的是研发一款通用履带底盘,用于工程械和坦克研发。

    目前研发的轻坦基于收割履带地盘研发的样车,尚处于测试阶段,可靠性不佳,最要命的是械悬挂带来几乎令人难以忍受的金属噪音,严重损害听力。百里燕考虑进改进悬挂系统,使用更温和的橡胶、弹簧悬挂代替械悬挂。

    由于生产调度和工时分配十分紧张,能在明年下半年生产已经非常勉强,百里燕寄希望于明年会盟的第一仗能稳定局面,让他喘口气后年再投产。

    尽管坦克虽然是有了,但无线通信问题眼下还得不到解决,不解决无线通信问题,坦克集群作战会很成问题,坦克的战略价值势必大打折扣,仅能用于局部的突破作战。

    坦克的应用将很大程度上改变现在的战争模式,一旦实现战术上的改变,胜利的天平将彻底倒向人类,公良修很快意识到,这场战争也许真能在五年内结束。

    二人话之际,远处咸军武官匆匆上前禀报

    “启禀司农大人,苏先生来了。”

    “哦,快请过来。”

    “诺。”

    此番会盟,萧公毅身在梁国督战,并不亲自参加,由苏方义代为出席。

    过去数百年间,御客作为抵御金雪狄入侵的先锋,在财力人力都相对有限的条件下,率领联军至多也就与金雪狄人打个平,甚至是惨胜。

    此番技术条件和战争形态已经大变,御客既没有强大的财力,也没有技术实力,以主宾的身份会盟不太合适,所以此番并未发出御速令。

    这番名义上是梁国会盟,本质上作为一个门派,御客没有喧宾夺主的道理。毕竟这次的风头不是谁都能出的,谁出风头谁得拿出真金白银和军火现货。

    少时片刻,苏方义匆忙赶到,但眼睛却是望见司令台下的坦克,心里不免有些吃惊。他

    “此车莫非是铁甲战车。”

    “先生所言不错,此乃刚刚研制的铁甲战车,尚在测试当中,暂无法生产。”

    “暂无法生产”五个字很重要,也是百里燕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御客现在只要看到就要张嘴伸,根本不管你有还是没有。

    听闻暂时没有,苏方义又改换了策略继续问道

    “若日后生产,此等铁甲战车年造几何?”

    “以目前情况,年造百辆问题不大,再多,势必要腾挪其他车辆生产工时。”

    “若能堪用,此车是越多越好好。”

    观苏方义神色像是急疯了,有些饥不择食。

    眼下车辆厂一年能造履带底盘也就一千两多辆,其中一半用于生产收割,一半用于挖掘、装载、破碎。

    当然,也可以发展轮式挖掘、装载,但底盘结构和履带式天壤之别,需要重新设计和论证,生产线也要调整,人力资源和工业资源分配并不划算。

    且眼下野外作业没有公路可走,履带更适合野外复杂路面作业,而轮式车辆适应性太差。

    眼下产能基础上,腾挪一百多辆产能用于生产坦克底盘,是百里燕的底线指标,再多就将影响农业和工程建设,进而反应到经济层面。

    即便车辆厂明年三期工程能够顺利竣工投产,百里燕也不会大量生产坦克,眼下装甲战理论几乎空白,仍然有待摸索和培养,贸然生产投入大批坦克可能得不偿失,如被腋目大量缴获,甚至日后仿制,后果不堪设想,他不想冒这个风险。

    坦克项目在此之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苏方义是不会提前知道的,他此来是另有目的,百里燕随即话锋一转问他

    “苏先生有事何不打电话过来,还亲劳奔波一趟。”

    “我恐电话中不清楚,只得亲自来此。”

    见苏方义的很是焦急,百里燕忙又道

    “苏先生请。”

    “掌门方才来电话,腋目舰队出现在燕国蓉城港,似有大举登陆迹象。”

    “蓉城港”百里燕思索着有关蓉城港的讯息,片刻后“蓉城港并不大,只打蓉城港意义不大,且蓉城港距离津液港海路并不远,其打蓉城港做什么呢。来人,拿燕国地图来。”

    “诺!”

    护兵取来燕国地图摊在桌上,百里燕看向蓉城所在沿海与内陆地形,从地理上看,蓉城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其次咸军出动空艇后,腋目判断出咸军的高空视野更为开阔,此番西进完全走外海,避开了空艇的瞭望视野。

    因此突然出现在蓉城港近海不是随意之举,定是要打蓉城。

    “狂澜,你有什么建议?”

    百里燕问道,狂澜不置可否

    “这些地图仅具有战略性地理概念,不具战术性参考价值,我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那就有什么什么。”

    “那你怎么想的。”

    “我觉得蓉城港战略意义不大。他们已取得在津液、天云两个大港,正在为向西突破大量囤积弹药和兵力,不太可能再为了攻取一处港口实施大规模登陆。

    从距离上判断,蓉城应该是他们实施内陆入侵的突破口。但蓉城港的吞吐量太,并不利于他们登陆后的补给,要在蓉城撕开缺口,并大举入侵,他们的后勤怎么办。”

    “但你不能从你掌握的情况,思考他们的逻辑,他们对南半球内陆情况并不如你了解的更多,同时你也不掌握他们的全部技术段和工业科技,站在你的思维角度上,他们打蓉城港是有局限性,但他们既然攻打蓉城,肯定是有必然的把握。”

    “你是他们有技术,或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能给他们提供便利。”

    “应该是的。你又没去过蓉城,你怎么知道当地的地貌特征。这副地图只是一比一百万的地图,不是地形图,你无法知道当地的实际情况。

    但如果他们出动潜艇进入蓉城港周边的内河,并在夜间实施登陆侦查,得到他们想要的地理情报,最终选择在蓉城港登陆,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人力和时间仓促,截至目前,百里燕头并没有获得燕国一比五万的郡县地形图,看的仍只是一比一百万的大比例行政图,无法得知蓉城的地貌特征。

    换个角度而言,腋目人的技术路径和科技发展,与人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甚至迥然不同,在理念和技术装备不同的条件下,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

    狂澜猜测腋目派出潜艇潜入蓉城附近内河,实施登陆侦查的可能不是没有,他们有无线通讯,消息的传递要快得多,一经确定蓉城对他们有利,实施登陆概率很大。

    数月前燕、歧近海相继发现有分遣舰队,不排除随行携带了潜艇,沿海潜入内河实施侦查,在获取沿海内陆地貌特征后,最终锁定蓉城招来了主力舰队。

    尽管出海口和重点近海要津布置有水雷,但不是所有的出海口都会布置水雷,但凡是通行三千石以下船只的内河出海口是不布雷的,如果到处都如此不雷,代价太高,同时严重影响战后经济和当地人口生计。

    多半是腋目人发觉一些有利情况,派出潜艇进入内河实施登陆侦查。

    此时百里燕已经沉默了有片刻,苏方义有些焦急,他不是来征求百里燕的意见,而是另有所求。

    “掌门欲向燕国增兵,不知可否借用咸国卡车运载御客兵士。”

    百里燕闻讯回过神,他

    “萧掌门要多少卡车。”

    “五千辆,悉数用于运兵。”

    “那就是七八万人,眼下津液、翠城外围防御工事尚未完成,抽调七八万精锐,驻扎两地咸军就必须补入一线,问题倒是不大。但我更担心腋目登陆蓉城恐是一场大战,规模要比梁县大得多,御客要有所准备。”

    注最早出现的坦克悬挂系统是械悬挂系统,直到二战爆发的头一两年,即便是德国,其三号、四号坦克仍然使用的是械悬挂系统。

    由于械悬挂系统带来的尽数噪音与零件阻力、磨损巨大,导致成员听力损害与体力消耗,后又出现橡胶、弹簧符合悬挂,整体舒适性与性能极大改观,最后出现的才是现代液压悬挂。

    而值得一提的倒是二战前夕,德国大量发展装甲战,使用的仍是械悬挂,而苏联却早于德国,在t34的原形技术养车上,使用更为先进的械悬挂。

    。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