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粮食问题
正所谓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天蒙蒙亮的时候,随着报时公鸡开始打鸣,陈昊就已经要起床洗刷工作了。
简单地吃了些香菇鸡蛋粟米粥,陈昊就要去处理部落的事情,昨日被推举为两族首领,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他的身上,大事务都需要他来解决。
“三十五个柏皇氏族老弱和五个男人,他们的男人种完地就会回去。”
“族长,有多少斤?”
娲氏女族长还是部落的族长,她现在正算着柏皇氏族人带过来的食物,算好后,就回答道:“太昊,一共四百斤葛和一百斤的山药。”
“才五百斤食物?一人一日消耗一斤食物,这点粮食也只够他们四十人吃十二天!”
陈昊不由皱了皱眉眉头,可转念一想,觉得不应该以自己部落的情况来看人家。
柏皇氏族还是一个刀耕火种的部落,他们跟以前的娲氏族一样,都是一边采集上年种下的食物,一边下种,偶尔还需要采集别的野物或狩猎,所以他们肯定不会产生足够的剩余粮食,如果他们能产生足够的剩余粮食,那他们就会产生私有制了。
这五百斤的葛和山药有很大部分是没有完全长成的,很多根块的个头比较,这些可是柏皇氏族人杀鸡取卵而攒出来的宝贵食物。
旁边的柏皇氏老祖母、族长、黝黑男子等人听到陈昊这话后,突然感到很羞愧,一个个低着头,大家能够收获这么多食物已经算不错了。
陈昊有些发愁地摇了摇头,距离秋收还有几个月,三十多人的粮食至少需要四千斤的食物,这实在相差太远了。
“太,我们的余粮有多少?”陈昊想了下,又来到老祖母身旁问道。
“粟还有一千七百多斤,冬瓜还有二十多个,大约有两百斤。”
娲部落的余粮是指在上年的时候,陈昊把秋收的粮食分给每户人,足够每户人吃一年的粮,然后多出来的粮食。
由于上一年风调雨顺,娲氏族上年存下了一吨的余粮,老祖母的家里有一个地窖,于是那里就成为了部落的公共粮仓。
可惜那个地窖的容积不大,不然就可以装下更多的粮食了,这一吨的余粮是供给老祖母和巫这两个老人家吃的。
这两个老人吃得少,平时也有很多副食,所以她们吃了大半年才消耗了两百来斤的粮食,还剩下一千七百多斤的粮食。
老祖母每次取粮都用带刻度的量杯取,只需看看她打了多个个结,然后一减,就能很知道粮仓里还有多少粮食。
陈昊算了一下,这样加起来能抵消掉一半的消耗量,再加上这三十多个柏皇氏族人都是老弱妇孺,吃得也不多,要是不够,到外面在采集一些野菜,或者多下几个地笼,就应该可以挨到秋收。
不能因为柏皇氏族人的加入,而影响到娲氏族人的生活,这是陈昊的底线。
因为娲氏族已经进入到男耕女织的时代,正在飞速发展,可不能让娲氏族人因为这样而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但可以用多余的粮食养活柏皇氏人,更何况还有那个后备粮仓做支撑,陈昊对收并柏皇氏族十分有信心!
“唉,不知道今年柏皇氏族人的收成如何,希望他们的粮食能多一些,这样我们的压力也一点。”
陈昊叹息,柏皇氏族也种粟和豆,他们都有存粮度过冬天的习惯,粟豆要等到秋天才能成熟,所以还没有被犬戎人抢夺。
但一般到了秋收时节,无论是风姓族群还是犬戎族群的氏族都要忙着收割自家的粮食,所以他们没有空联合起来去掠夺风姓族群,这是不用太担心的,只需尽快把粮食收割上来,然后转移到娲氏族就可以了。
柏皇氏族带来的其它物件,是一些原始陶器和工具,陶器是陶鬲、鼎之类的篝火型陶器,它们在娲氏族里面没有多少用处。
娲氏族今年的女人得以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这些劳动力被用于制陶、制石器、骨器、藤篮、织布等工业。
今年娲氏族的陶器、鞋、漆器、蒲席、藤制品、捕鱼工具、农具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在满足各户人自身需求的同时,更是能存下不少备用的物品,这些备用物品都存放在巫的屋里。
“陶器暂时收起来吧,也用不着。”
“而他们的农具和石锛、蚌壳、葫芦瓢、兽皮、草裙、长矛还可以用,藤篮也可以用,都有用处。”
“将这些工具收进巫的屋里。”
“葛和山药就收进太的屋里。”
陈昊吩咐族人将这些清点好货物入库,其实柏皇氏族还带来了十多只原鸡,在较早前就被榆嫂收归到鸡场里面,柏皇氏族的原鸡驯化程度高,非常有价值。
处理完食物的问题后,陈昊就和二十多个娲氏族男女赶往矿场挖取石灰石,然后将这些石灰石堆到粘土矿窑里面。
这个窑只有四平米大,大约两米的高度,它的顶部还塌了一次,后来陈昊吸取教训,用石灰浆砌了一个圆形的砖顶,再覆盖上泥巴,这才算把窑修好。
当初修这个窑的时候没有石灰浆,是直接用破陶缸的片盖的顶再铺上泥巴压实,所以比较容易坏,现在盖了砖顶就结实多了。
这是一个比较的窑,但它的作用就大了,甚至还出现过产能不足的问题,部落人会用它来烧石灰、烧木炭、烧陶器、烧修下水道的陶砖
就是它的面积,一次只能烧两三个装粮食或水的大陶缸,又或者烧一池的熟石灰。
对于之前只有七十多人口的娲氏族来,它是刚好够用的。
如果娲氏族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烧制时,它就不行了,这也是陈昊今年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将新挖出来的石灰石放入这个窑里面码好,陈昊就让大家回去搞生产了:“这些石灰石还湿,等过几天再烧吧,我们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