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关键人物
李东升踱了两步,又道:“这里面详细的情况我暂时不跟你细,等你慢慢熟悉我们了,自然会明白。”新首发<ref=&qt;<ref="ttp://;"trget="blnk">ttp://;trget=&qt;blnk&qt;><ref="ttp://rget="blnk">ttp://<ref=&qt;<ref="ttp://5w;"trget="blnk">ttp://5w;trget=&qt;blnk&qt;><ref="ttp://5wrget="blnk">ttp://5w
陈义生惊道:“慢慢熟悉,你们真的打算在这里住下来?”
李东升点头:“不错,万生石塘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大明台湾府必须占据此处,扼守大明南洋门户。”
陈义生心思全乱了,李东升虽然承认了自己并非大明朝廷军队,为何还要打着大明朝廷的幌子?
陈义生心思急转,想了想,又问道:“那李总督到底想怎么编排我?”
李东升听出了陈义生称呼上的些许变化,回道:“你我给你一个选择,要么加入台湾自卫军,要么我送你一条船,你离开万生石塘屿。”
“你肯放我离开?”
李东升笑道:“你不肯合作,我也不想杀你。若让你留在岛上,对我统治不利,我不放心你。所以我不能留你浪费粮食。”
“这是我的家,死我也要死在这里。”
“那你的意思是愿意归顺于我了?”
陈义生微微叹了一声,回道:“只要你肯善待岛上的百姓,我可以归顺于你。”
李东升点点头,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汪浑,然后道:“万生石塘屿是郑和前辈命名的,岛上又都是我大明子民,我李某自然会好好对待。汪大总管,记下此处,以后把这里做一个贸易站,另外还要在这里建立堡垒,保护大明疆土。”
汪浑道了一声是。
陈义生听了惊喜地道:“李总督,你真的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贸易港?”
“当然,这里位置这么好,不做贸易站不是浪费么?”
“那咱们万生石塘屿不是有好日子过了?”
“跟着我的人,没一个日子不好过的。”李东升自得的补了一句。
见李东升并没有劫掠万生石塘屿上的百姓,反而还准备在这里建设,陈义生对李东升及他的部下态度立即发生转变。
陈义生的确死伤了一些下,李东升让汪浑拿出了些钱财抚恤了死伤者,台湾自卫军在万生石塘屿的百姓心里的形像立即扭转过来。
陈义生心里感动不已,当夜便拜入李东升门下。
第二天,李东升留了一个排和一些武器在万生石塘屿,又让陈义生招募了两百名的水,专门负责划船。
过了万生石塘屿,海风愈发微弱,好在多了许多人划船,船队的行进速度影响并不大。
陈义生跟着李东升一起在坐船上,随船走了三天,陈义生已经比较了解这群人了。
李东升在海上望了一会儿,问道:“陈岛主,咱们离龙牙门还有多远?”
陈义生回道:“估计还有一两天便可以到了。对了,主公,龙牙门有咱们很多的华人,主公要不要结识一下他们?”
“都有哪些势力?”
“咱们南洋的华人有五大社团,一是潮州人、二是广肇人,三是客家人,四是福建人,还有一大势力是海南人。大明其他势力的人也有,不过合起来也没有他们其中一家人多。”
“除了华人势力大之外,还有哪些侨民势力?”
“还有比较多的便是日本、朝鲜以及印度各邦的侨商。龙牙门几乎是华人的天下,麻六甲那边除了当地人之外,华人还是最多,其次便是印度各邦的侨商。”
“日本侨商一般在何处聚集?”
“日本侨商一般喜欢去暹罗和占城。”
李东升听了又问道:“为何日本人喜欢去暹罗和占城,难道他们是亲戚?”ァ新ヤ8中文網om&p;lt;首发、域名、请记住inzongwénǎowǎng
陈义生笑了笑道:“那倒不是,日本人去那里开始是为了苏木去的。”
“苏木?”
陈义生解释道:“苏木是一种南洋树种,可入药,此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另外,苏木还可做为染料使用,日本人用苏木做红黄色染料。
日本不产苏木,此苏木在占城及暹罗鄙如柴薪,在日本却是奇货可居,常有数十倍之利,所以日本国商人喜欢去占城和暹罗。”
“苏木应该南洋哪里都有吧,为何独去这两个地方?”
“因为那边好走一些,而且相对安全。不像龙牙门,人尽皆匪,几乎无船不劫。”
李东升听了点头:“我也听过龙牙门海盗猖獗,若非大船巨商,不敢从那里过。”
陈义生啊苦笑摇摇头道:“龙牙门的海盗由来已久,咱们华人未来之前,龙牙门便是个贼窝。无论是三佛齐人,还是麻六甲人,还是爪哇人,都会潜伏在龙牙门拦截过往的商船。
后来华人来了之后,因为华人人多,而且团结,渐渐的这龙牙门便成了华人的天下。虽然龙牙门也有附近其他势力参与劫掠,但其规模却远远无法与华人五大社团相提并论。”
李东升听了陈义生这番话后,便想起当年郑成功第一次下南洋时遇到的陈祖义,那可位响当当的海盗头目。
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明洪武年间,全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盘踞马六甲十几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头目之一,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
陈祖义活动在日本、中国台湾、南海、印度洋等地。劫掠超过万艘以上的过往船只,攻陷过五十多座沿海城镇,南洋一些国家甚至向其纳贡。
明太祖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永乐年间,赏金更是高达50万两,当时明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才00万两。
这使陈祖义成为有史以来悬赏金最高的通缉犯。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时期闭关锁国,很大因素就是因为海盗过于猖獗。
陈祖义的海盗活动导致明朝的海禁,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从这个意义上,陈祖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事实上不自觉的充当了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
后来,陈祖义逃到了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