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不能安逸
葡萄牙的文化扎根到了新大陆,对美洲的文明进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西班牙人建设墨西哥及拉丁美洲,情况也与葡萄牙人类似。虽然最后西班牙的殖民地都独立了,但他们的文明和后代都扎根在了殖民地,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2看书更新最快电脑端:<ref=&qt;<ref="ttp:///&qt;"trget="blnk">ttp:///&qt;trget=&qt;blnk&qt;><ref="ttp://rget="blnk">ttp:///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历史的整体趋势是殖民地都会独立。不过如果本土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压制殖民地,那殖民的时间便可以拉的更长,母国获取殖民地资源便会更多。
英国殖民成功的模式,是把殖民地当成原料产地与产品倾销地,政治、经济、军事、工商业、金融全都高度集中在本土。
绝对的控制,便是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便是绝对的财富。这是所有统治阶级终极追求目标。
采用英国模式,殖民地领地再大,人口再多,也根本无法与母国本土抗衡,这是控制殖民地最有效的方式。若不是因为一战和二战的巨大损失,英国可能还控制着世界一半的领土。
汪浑的想法是将龙牙门建设的和台北一样,这让李东升有些纠结起来。
龙牙门离台湾非常远,数千公里的海路,送个信都不容易。若这里繁荣强大起来,很有可能会脱离自己的掌控,那李东升的所有努力都有可能打水漂。
如果只把龙牙门当成殖民地,李东升可能不会犹豫,但他在龙牙门待了几天之后,他的想法有了些许变化。李东升有些不想把南洋当成殖民地,而是想把这片土地当成本土来建设。
让李东升的想法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南洋这边的华人数量并不少,李东升知道控制土地的决定因素是人。
如果华人在南洋太少,李东升只能把南洋当成殖民地。因为一块随时都可能失去的土地,是不值得投入巨大的成本去建设的。
殖民地与本土不同,殖民地虽然得来也辛苦,但即使失去,也痛苦不到哪里去。毕竟有本土,还是有退路。
李东升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他知道历史的趋势。他的终极目标不是让中国统治全世界,因为他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东升的目标是让中国人占据世界的多数资源,利用世界的资源,迅速壮大和推进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他认为这样便可扭转历史的发展轨迹,将明清政府给中国人带来的失败与耻辱扼杀在摇篮之中。
李东升一直认为中国是由中国人组成的,没有中国人,中国便不是中国。
同理,如果一个地方中国人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中国的文化便统治了当地,在某种意义上来,那便是中国的领土了。
国与民族比较,李东升更倾向于民族,而非简单意义上的帝国。
“压制所有人臣服,的确是统治之道,却不是进步的态度。我想要的是汉族的霸权,还是要让汉族不断进步,以文明优势持续领袖全世界呢?”
李东升想起清朝和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清朝和德川幕府都选择了高压和保守的统治,将所有人都奴役。他们的确成功统治了数百年,但他们最后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
德川幕府与清朝的相同之处便是闭关锁国,不再与人竞争。他们自己不进步,也不让臣民进步,国家成了僵化的器,老百姓成了木衲的奴隶,日子过得很安逸。
直到有一天,经过激烈竞争而强大起来的西洋诸国,用他们先进的大炮轰开了清朝与日本的大门,清朝和日本的统治者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落后。
在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之后,两国统治阶级换了人,统治的理念也与时俱进,国家才重新有了进步。
“竞争不仅是国与国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也是人与人的竞争。如果我用最保守的法子统治,的确可以有效一段时间,但对历史的进步反而是阻碍。
龙牙门若是能够繁荣起来,会刺激台湾本土的竞争的动力。不然我下那些干部会懈怠,会固步自封。无敌是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最无聊的时刻。
我不能让他们停下来,更不能让他们安逸,否则我李东升建立的帝国,便是清朝与德川幕府的翻”
汪浑见李东升沉默不语,心里有一些忐忑,他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什么,惹得李东升不悦。
李东升想了好一阵,打定了主意,他抬起头来对汪浑点了点头,道:“汪大总管提的这个建议很好,咱们既然占了龙牙门,便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繁荣之地。
我允许你办工厂,除了枪炮火药和铸币之外,我给你兴办所有工商业的权力。”
“主公”
汪浑听到李东升放出如此大的权力给他,他激动的不出话来。
李东升微笑道:“你放心大胆去做,龙牙门的意义不仅在于给咱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华人在南洋的利益,华侨在南洋的福祉就都要靠你了!”
汪浑更加激动:“主公属下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东升笑着摇头:“鞠躬尽瘁就行了,不用死。找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才可不容易,你必须好好活着帮我做事。”
汪浑也跟着笑了,忙答应:“是,主公,属下保证不死!”
李东升看到周卫警卫都出去了,并不在屋内,便向汪浑问道:“汪大总管,我让你准备的那些行头都准备的怎么样了?”新首发<ref=&qt;<ref="ttp://;"trget="blnk">ttp://;trget=&qt;blnk&qt;><ref="ttp://rget="blnk">ttp://<ref=&qt;<ref="ttp://5w;"trget="blnk">ttp://5w;trget=&qt;blnk&qt;><ref="ttp://5wrget="blnk">ttp://5w
汪浑听了有些为难地道:“主公,那套钦差的行头可不容易弄,没一个人见过,都不知道怎么仿造。”
李东升听了无奈地叹一声,他知道这也是强人所难了。
李东升原本做一套钦差的圣旨、仪仗,好把自己包装一下,然后在南洋诸国招摇撞骗。但他想的太天真了,这钦差的行头除非是大明礼部的官员来弄,否则还弄不齐整。
李东升心想聂书同应该知道怎么弄钦差的行头,不过聂书同人在台湾,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东升在动身出来之前,并没有想过要扮假钦差,所以并没有事先准备,现在临时想做假钦差行头,却是痴心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