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鸣锣十三响

A+A-

    李东升目光扫过去,这里有许多不同服饰的人,不仅有本土的马来土著,还有汉人,印度人,还有爪哇人和阿拉伯人。

    龙牙门也有马来人和爪哇人,却没有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己的相貌特征和服饰,相对比较好认。

    爪哇男人喜欢头上缠布,光着上身,下身则是围块布,既黑且瘦,宛如中国神话里的鬼形像,十分猥琐。

    马莱男士上穿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马来人皮肤没有爪哇人黑,形像比爪哇人强多了。

    印度人多数会缠头,皮肤有黑也有白,穿的还算周整。

    阿拉伯人喜欢穿长袍,也包头,而且大多喜欢蓄大胡子,算是最光鲜的一类人了。

    看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都看向自己这边在议论着什么,李东升便看了一眼身边的徐厚,道:“徐厚,你去岸上跟那些人聊聊,打探一下消息。”

    徐厚听了应了一声,便下了船。

    等了一会儿,朴江在回来了。

    “主公,属下已经去通知了港口的官员,他们已经去通知利亚沙苏丹了。”

    李东升点点头,道:“这麻六甲苏丹国有多少人口和兵力?”

    朴江在听了道:“麻六甲国有多少人不知,我只知这麻六甲城约有十万人口,驻军约有千人。”

    “他们有没有大炮?”

    “应该有,这几年沙阿苏丹与暹罗打过几仗都赢了,暹罗就有炮,若麻六甲没炮肯定不是暹罗人的对。”

    李东升听了点头,他没来南洋时,以为南洋诸国都没有火器。但来了之后才发现,南洋的几个国家都有火炮,这给他经略南洋带来了一些新的考验。

    等了差不多一个时,才有一个穿着光鲜的麻六甲官员带着一队人跑到岸边求见李东升。

    李东升让了来人首领上船。

    那首领上船来左看右看,神色间有些许古怪。

    “来人跪下行礼!”孙望山向那官员喝了一声。

    官员被吓了一跳,他看了一眼孙望山,又立即把目光放在了李东升身上。

    李东升并没有穿官袍,不是他没有官袍,在攻下崖州所城后,自卫军便有缴获武将官服。不过里面最高的只是千户指挥使的军服,品级也不过是正五品。李东升认为档次不够,便索性仍是穿着白色长袍。

    那官员听到让他跪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跪地向李东升拜了拜。

    “微臣麻六甲苏丹国外事大臣敦冒拉苏,见过上国李总督大人。微臣奉利亚沙苏丹之命,特来迎接总督大人,请总督大人移驾去王宫。”

    李东升看这自称外事大臣的官员神色间有狐疑之色,便道:“你抬起头来。”

    冒拉苏抬头,看向李东升。

    李东升直直地盯着冒拉苏,皮笑肉不笑地道:“你方才来我船上时,东张西望,是不是怀疑本督身份?”

    “呃微臣不敢,总督大人,人只是好奇。咱们麻六甲已有数十年未见上国天兵,故而多看了两眼,请总督大人饶恕微臣不敬之罪!”2看书更新最快端:ttp:/5w/

    冒拉苏不敢久视李东升一双刀锋般的目光,连忙辩解。

    李东升挑了挑眉头,心想这冒拉苏不愧是外事大臣,这谎话的滴水不漏,居然转圆的合情合理。

    “好吧,我不与你计较,你头前带路,摆驾!”

    冒拉苏磕了几个头,连忙起身,引着李东升下船。

    李东升下了船停住脚步。

    孙望山见李东升踏上岸,立即喝道:“摆驾!”

    听到命令,已经上岸的士兵立即行动起来,旗兵、牌兵、骑兵、火枪兵、长枪兵,盾牌兵按类排好队列,等着李东升上马。

    冒拉苏看到李东升这仪仗气势,脸上顿时变色,眼中狐疑之色大减。

    李东升上了一匹高头大马,看了一眼冒拉苏。

    冒拉苏立即会意,立即跑到队伍前面引路。

    咣咣咣咣咣咣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开道鸣锣的士兵每敲了十三响,便大声喊一句。

    古代皇帝或官员出行,一般就是举的“回避、肃静”的牌子,还要举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金瓜、尾枪、乌扇、黄伞。

    此外,还要“鸣锣开道”,提醒前面的百姓人等避让。

    州县官出行鸣锣,打三响或七响,称为三棒锣、七棒锣,意为“速回避”、“军民人等齐回避”。

    道府出行鸣锣,打九棒锣,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回避”。

    节制武官的大官出来,要打十一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回避”。

    总督以上官员出来,因是极品,打十三棒锣,意为“文武百官官员军民人等齐回避”。

    开道喊话的人喊的那句:“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强调官员的为官宗旨应当是办事认真、讲求诚信,节约用度,爱护百姓,安排劳役不能耽误农时或者选择适当时候。2看书更新最快电脑端:<ref=&qt;<ref="ttp:///&qt;"trget="blnk">ttp:///&qt;trget=&qt;blnk&qt;><ref="ttp://rget="blnk">ttp:///

    官员出行时鸣锣开道,被认为是必行的官仪。仪仗大、鸣锣多少下,也都反映了所使相应此仪仗官员的品级大。

    李东升为了弄出这套东西可也花了不少心思,不过与大明正统的仪仗还是有区别,只要熟悉的人还是很容易看出来。

    不过李东升认为,麻六甲这些乡下人几十年都没见过天国大官了,应该没人看得出他的马脚,所以这才大胆的弄了套似是而非的仪仗出来。

    李东升这套仪仗最前面也是两个士兵,一人举“回避”牌,一人举“肃静”牌。紧接着跟在他们身后的士兵则举着“大明台湾自治府总督”和“大明南洋巡抚钦差”两块木牌。

    跟在举牌士兵后面的是三队举着旗帜的士兵,第一队十人举着青天金日蓝海旭日旗,第二队十人举着刀枪旭日旗,第三队十人举着写着“顺风海贸”的旭日旗。

    旗兵后面跟着的是二十名骑兵,骑兵前后护持着李东升。在骑兵之后是四十名盾牌兵,盾牌兵之后是二十名弓箭兵,再后面是二十名长枪兵,更后面是二十名火枪兵与数十个抬着箱子的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