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最经济的手法

A+A-

    汪浑听了接话道:“主公,虽然咱们现在困难,但南洋的局面已经打开,只要撑过今年,明年日子一定会好过的。”

    李东升看了一眼汪浑,又道:“我听你满者伯夷对咱们龙牙门虎视眈眈,我猜你压力一定很大吧,他们那边的情况你是否了解?”

    “满者伯夷在南洋的确是一霸,不过它的体制与大明中央集权不同,采用的还是分封制。他们每个领主都有大量的土地,但领主与领主之间却时常发生战争,虽是一国,情况却与日本差不多。”

    李东升听到这里,便来了兴趣。

    “政体结构与日本差不多,那战力和国力与日本相比呢?”

    “满者伯夷国人口众多,应不亚于日本。但论战力和国力来,也不好比较,毕竟咱们与日本最强的领主也没交过。属下与满者伯夷旧港的领主交过,其兵士悍勇,但无火器,且无大船。”

    “旧港原是大明旧港宣慰司所在,乃施进卿的领地。施进卿死后其女施二姐袭领,不过我听后来被满者伯夷攻灭,施二姐携众退走。你知那施二姐是否还在世,她又退去何方么?”

    “听她退去了爪哇岛泗水附近建了一个村子,但时间过了好几十年了,她可能已经不在世了,也许还有后代,只是我还没有探听到她后人的消息。”

    李东升点点头:“若是能得到施二姐后人的支持,想必旧港收复要容易许多。”

    “主公,旧港有沃野千里,若能得旧港,不亚于安南,您何时肯派兵征服?”

    “现在大战方息,已是人困马乏,实不宜大举刀兵。满者伯夷虽然时常内讧,但真要侵他领地,只怕会激起满者伯夷各领同仇敌忾。你回去先把路子都探明,等我腾出来,咱们再收拾他。”

    汪浑听了点头,又想起一事,便道:“主公,我来时,听麻六甲正在备战,好像要与暹罗大战,看来您的计策成功了。”

    李东升微微一笑,道:“他们本就是死敌,我就是不抢亲,他们也迟早会干起来。现在希琳娜都不在他们两国中,无论是暹罗还是麻六甲,都有借口发动战争。我前段时间去暹罗,见暹罗国势强盛,磨刀霍霍,他两国再起干戈并不意外。”

    “主公,暹罗想害您,这个仇咱们什么时候报?”

    “报仇?执政者哪里有什么仇恨,都是利益之争的借口罢了。你是想我快点去灭了暹罗,然后好让你做生意吧!”

    汪浑听到李东升道破他的心思,厚颜一笑:“还是瞒不过主公心思。主公,暹罗数百万众,如此大的市场咱们怎能放过?听朴江在,那里的商户已经下了不少订单,若是不能征服暹罗,那咱们不仅失了信誉,更失了许多财富啊!”

    李东升微微叹了一口气:“不急,不急,等安南和占城再稳定一些吧。再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还得想法存点钱粮,你先准备着,等我再次南下,便是暹罗和满者伯夷灭国之时。”

    汪浑听到好像漏掉了什么,便问道:“咱们不打麻六甲么?”2看书更新最快端:ttp:/5w/

    “麻六甲麻六甲我想留给希琳娜,我答应过她不抢她父汗的王位。”

    “你不抢,他难道主动让给你?”

    李东升转了转眼珠,然后看了看门口的方向,见没有人在门边,便声道:“汪浑,我给你个任务。”

    “主公请。”

    “既然暹罗与麻六甲要大战了,咱们可以把水搅得更浑一些,你去找”

    李东升的很声,汪浑只能凑到李东升嘴边去听。听完李东升的计划之后,汪浑脸上惊疑不定。

    “您觉得这样有用么?”

    “总比啥也不做好吧,咱们可不能让他们消停了,无论如何,总比咱们自己派兵好,你呢?”

    汪浑想了想,便点头道:“主公,您这法子好是好,只是又要浪费不少钱了。”

    “出钱总比出命好,命可以赚回来,命可只有一条。你可要知道,死一个自卫军士兵,我可要赔不少钱啊。”

    汪浑又点头,他知道自卫军的抚恤制度。无论战争是胜是负,只要自卫军亲自出,那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战争的结果无论胜负,都要抚恤死伤者,还要论功行赏,还有医药费,还有支付当地的安置和重建的费用。

    打仗很多时候在当时是亏钱的,只有打赢了之后,靠长期的税收,才能慢慢将损失弥补回来。所以但凡有钱又聪明的统治者,一般是不会愿意轻易派自己人上战场的。新首发<ref=&qt;<ref="ttp://&qt;"trget="blnk">ttp://&qt;trget=&qt;blnk&qt;><ref="ttp://"trget="blnk">ttp://<ref=&qt;<ref="ttp://5w&qt;"trget="blnk">ttp://5w&qt;trget=&qt;blnk&qt;><ref="ttp://5w"trget="blnk">ttp://5w

    让别人打生打死,等到他们都打得半死不活时,才去摘胜利果实,这才是最经济的侵略法。

    “主公,属下有些担心,这个策略会不会把那些穷鬼养壮了,到时候反而来咬我们?”

    李东升愣了一下,想了想道:“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忘恩负义吧!”

    安排好安南的事情之后,李东升便带着大队人马离开安南,回航台湾。

    从正月初到六月下旬,李东升一出门便是半年。现在一踏上归途,李东升心里反而更加急切起来,恨得不一出发就到了台湾。

    从升龙回台湾最近的路程是从琼州海峡穿过,再走香港,再到南澳,再到澎湖,然后才到台湾岛。

    此时西南风正顺,船行速度很快,只走了两天,远远便看到了琼州海峡。

    希琳娜和李东升立在船头,她从望远镜上看到了陆地的影子,兴奋地大叫。

    “看到陆地了,看到陆地了。”

    听到希琳娜看到陆地了,许多人便也走到船边向前方观望。

    在海上行船的人,最渴望的便是看见陆地,因为船上实在是太辛苦了。

    试想一下全天二十四个时都在摇晃是个什么感觉,人要休息,但大海却不会休息。初初上船的人,无不是整天头晕眼花,四肢发软,吃什么吐什么。

    在陆地上生活习惯的人,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海上的生活,海上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