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臣有一计!

A+A-

    一千年前,出云国乃是天邦上国的附属国,位于天邦和慕云山之间。出云国岁岁朝贡、年年称臣,每年的财政只能够勉强支撑国内的运作,根本没有富足的资金来做其它事情。

    十三岁继位的出云国国主为此事一直愁到了三十三岁,整整愁了二十年!

    这一日朝上,出云国国主颓废的靠在龙椅上,“众位爱卿啊,我出云国力不支,众位爱卿可有救国良策?”

    这话自打出云国国主继位起便问了不下千回,诸位臣子是绞尽了脑汁,将能使的办法都了一遍,依旧没有一个奏效。

    待国主再问,诸位臣子是没了办法,只能低头无语,以免被国主的怒火波及到。

    若是往常,这一天的朝堂会如此尴尬沉默下去,等到国主受不了宣布退朝,这一天便算是熬过去了。

    可不同于往常的是今天朝堂上有一个人,他乃是昆仑山上的修士,学成下山匡扶社稷,位列末端。

    见没有人为国主排忧解难,年轻的修士嗤笑一声,迈着大步走到堂前,躬身一礼:“国主莫急,在下有一办法,可解国主之忧!”

    颓废的国主一听顿时两眼闪起精光:“哦?你且速速讲来!”

    “是!”

    年轻的修士从怀中取出一根树枝,呈于国主面前。

    国主打眼观瞧许久,也未瞧出端倪,便问道:“朕问你,这一根普通的树枝如何解的了朕的心事?若你种树,工部侍郎已经提议过,被朕驳回了。”

    忽然间国主心中升起几分寂寥,以为这新入朝的年轻人有什么好想法,不成想是步他人后路罢了。

    年轻的修士微微一笑,“国主,这可不是普通的树枝。这乃是数万年前昆仑山上的一株仙藤,乃是我昆仑山的一件至宝!这次师尊委我下山匡扶出云社稷,便将此宝物赐予了我!”

    出云国主听的两眼放光,一拍龙椅站起身来:“好,好,好!有此等仙物助我,真乃上天眷恋!你且细细来,打算以这根仙藤如何为我出云解这万年劳疾?”

    “陛下,下臣打算拿着这仙藤去那天邦上国的王城之中献宝!”

    出云国主大惊:“难道你要用这一株仙藤为我出云免去附属国之称?”

    “不错!但下臣这次献宝不仅要为出云正名,还要杀一杀他天邦上国的威风!若是陛下允许,且许下臣上前,将此计划告诉陛下一人。”

    “好好好,你且上来细!”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朝上的诸位大臣们竖起耳朵硬是没听到一个字,不知道这官吏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只见出云国主越听那两眼越亮,最后一拍大:“准了,准了!”

    转身坐回龙椅之中,出云国主一挥袖袍:“下属吏听封!朕封你为出云国大使,与那天邦上国的交涉全权委托与你,你言便如朕言,钦此!”

    年轻的修士不慌不忙跪在地上,双抱拳举过头顶:“谢主隆恩!”

    朝堂上的众人无不震惊,那年轻人位于朝堂末端,这才第一日上朝便成为了出云国的大使,还赋予了‘如朕亲临’的权利,可以出云国主将出云国的命运全权压在了他的身上!

    “陛下,不可啊!此子太过年轻,不可以委此重任啊!这可关乎我出云国的命运啊!”

    “是啊陛下,下臣认为这出云国大使人选应当斟酌,选出一位更加合适的人才好。”

    “下臣推荐我出云国国师,国师辅佐我朝五十余载,为我出云国尽心尽力,此等重任非国师莫属!”

    出云国国师心中暗道坏了,若是刚才他还有心求一个随行人员的差事,一同前往。

    此话一出莫是那出云国大使的位子,就连随行的会都没了。

    两朝老臣,握出云国大权,国师可以是功高盖主,平日里国主就对他忌惮的很,此时出这话必然会造来反噬。

    不出国师意外,这话一出口国主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指着刚才话的臣子:“好啊,刚才一个个叫你们你们不,现在有贤臣出面为我出云解忧,你们一个个不为朕省心,反而来争夺这出云国大使的位子!”

    “你们真当朕是纸老虎不成!”出云国国主暴怒,一道金色巨龙随之升腾而起,缠绕于身间,一股浩瀚的灵力铺天盖地的压了下来。

    帝王一怒浮尸千里,这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真的在描述事实。

    所为帝王都有着国运傍身,越是有能者国运便越强,哪怕国主是一介凡人之躯,有这国运傍身连分神期强者都不敢触其霉头!

    朝堂上静悄悄一片,除了国师和那年轻的修士,其余臣子皆是五体投地。

    国主很满意自己做出来的威慑,旋即一挥袖袍:“此时变这样定了,不日我出云国大使便出使天邦上国,改我出云国运。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朝臣无奈退朝,年轻的修士拿着出云国国主的圣旨,第二天就出了都城,踏上了前往天邦上朝的路。

    七日七夜的行程,修士来到了天邦城都,这里的繁华程度较比起出云国繁华了无数倍,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就好像拿一个偏僻的村里跟方圆几百里的大城市相比。

    这里的修真者也出奇的多,金丹期随处可见,偶尔还能见到一两个元婴的修士。

    不过年轻的修士并没有气馁,他的实力虽然只有金丹,但是心怀天下,势要将那出云国扶持成天邦这样的泱泱大国!

    带着豪情壮志入了都城,三班两倒终于是得以面见这天邦上主。

    雄伟大殿上天邦群臣分坐两旁,年轻的修士低头顺眉,眼睛一直盯着地面在走。

    天邦上朝的规矩之一,非殿内为臣不可抬头仰面视君,否则就是有意刺王杀驾,要当场被拖出午门斩首!

    修士谨记这一条,从大殿门口到停止处走了一百来米都没有忘记这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