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下梁山
“宋江徒儿,为师打算去北地走一走,身边需要一个人帮忙端茶递水。”王轩笑眯眯的看着宋江,道:“为师这些徒儿之中,我最看好的就是你了,正好将你带在身边,时时栽培。”
宋江张了张嘴,几乎要哭出声来。
这个天杀的土匪头子,就连下山去都要带着他跑,他宋江什么时候才能脱离魔抓呀?
王轩可不会管愿不愿意,反正他打定了主意,要带着宋江一起离开。
宋江身上的气运实在是太逆天了,王轩若不将他带在身边看管,恐怕等自己出去一趟再回来的时候,整个梁山都已经姓宋了。
王轩对土匪头子这个职业,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让出去也不是不可以,但绝对不能让给宋江。
即便王轩如今的气运值增长到了4000多点,但是在宋江面前,仍然被对方的气运死死压制着,可见宋江身上所蕴含的气运有多么的滔天。
若是再让宋江坐上了梁山寨主之位,汇聚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的气运会进一步壮大。到时候王轩再想收割他的气运,也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才行。
王轩根本就不给宋江反驳的会,伸提起宋江的肩膀,要来一场走就走的旅行。
史进、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梁山众头领听到了消息,全都赶过来送行。
王轩最后扫视了一眼自己的徒弟们,将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收入眼底。
对于王轩的离开,大部分徒弟都有些不舍。毕竟他们这些头领大多都是从打熬筋骨,学习武功。王轩虽然比较喜欢揍徒弟,但绝对是一个名师,徒弟们在他的严厉教导下,武功每日都在进步。
“师傅,徒儿刚刚来到梁山没几天,你就要离开了,徒儿不舍啊!”史进干嚎道:“不如您将我带在身边吧,将宋江之撮鸟留在山上。”
宋江:“”
王轩给了史进一个白眼,严辞拒绝了。
“为师离开山寨的这段时间,暂时就由你们大师兄史进做主。”王轩直接吩咐道:“晁盖、吴用,你们俩人要多帮衬帮衬史进。还有朱贵,情报工作你可要做好了,到时候可别朝廷大军打上山来了,你还不知道。”
晁盖、吴用、朱贵连忙答应,只是他们眼中都有些淡淡的喜悦。
晁盖自不用了,刚刚被逼上梁山,还未完全的归心。此时王轩离开,少了这么个土匪头子管教他,他暗自松了口气。
而吴用和朱贵两人,他们本是文职人员,其中吴用更是一个无缚鸡之力的教书先生。王轩之前将他们抓去练武,这段时间下来,他们感觉全身骨头都要散架了。如今王轩离开一段时间,他们正好可以借此会休息休息。
王轩哪里猜不出他们的心思?可他也没有多什么,毕竟这几个徒弟都没有什么坏心思,不是宋江这种二五仔。
最后挥了挥,王轩就带着宋江登上了一艘船,两个渔民出生的卒连忙划动船桨,船渐渐的驶离了梁山大寨,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前。
等到天色渐晚,王轩他们已经来到了郓城县。
这里是宋江生活许多年的地方,认识宋江的人有不少,因此宋江也做出了一番遮掩,头上戴着一顶遮阳斗笠,遮住了脸庞。
他们两人在郓城县寻了一处客栈,住下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宋江就主动开口问道:“师尊,我们要去哪里?”
王轩想了想,觉得直接去紫虚观不太合适。紫虚观在北方蓟州,这几乎是宋辽两国交界的地方了,离他们这里的距离颇远。
而且他们还不认识路,只能一路打听过去,又要耽搁不少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他大可以顺道去看看那些还未上山的梁山好汉。
一阵思索之后,王轩终于想起了一人,转头看向了宋江,道:“沧州柴进那家伙,在江湖上颇有名气,你知道他家怎么走吧?”
宋江连忙点头:“我和柴大官人是至交,与他一直有书信往来,也去过他家几次,知道该怎么走。”
既然有了决定,王轩他们便再次上路了。
和之前不同,他们这次是要赶远路,所以在郓城县买了一辆马车。
苦逼的宋江负责驾马操车,而王轩则淡定的盘膝坐在马车里面,吐纳练气。
古代的交通不便,即便是日夜赶路,马车一天也最多走出百来里,这一路上是枯燥而乏味的。
等到他们的马车来到沧州之时,已经过去了十来天的时间,王轩的修为也再次做出了突破,达到了后天十一层。
感受到自己体内那澎湃的难以压制的力量,王轩心里很是满意:“来到水浒世界,也才过去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如今我的修为已经达到了后天十一层。最多再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便能够将紫|阳真解第一卷练至大成,达到后天十二层的后天圆满境界!”
“师尊,我们已经到了!”这时候,宋江拉开了马车的车帘,将脑袋伸了进来。
王轩一时痒,控制不住的给宋江头上来了一个爆栗。
“嗷呜!”宋江顿时一声惨叫,伸捂住了自己的脑袋,当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这也不能怪我啊!”王轩讪讪的道:“谁让你将脑袋给伸过来,我这段时间揍人揍多了,都形成了条件反射,看见伸过来的脑袋,总是忍不住想要来一下。”
“对,这不能怪师尊,这全都是徒儿我的错!”宋江心里在滴血,可口中仍然主动承认了错误。
若是他不认错的话,他不敢保证这个土匪头子会不会翻脸,再把他痛揍一顿。
若是王轩知道了宋江的想法,肯定会感叹一声:“知我者,宋公明是也!我也正是这么想的!”
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终于来到了沧州,王轩迈步走向马车,就看见前方一处巨大的宅院,里面雕梁画栋,一看就是极为显赫的人家。
不仅如此,这座宅院在风水上也颇有讲究,乃是“门迎黄道,山接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