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淑妃倒是不慌不忙,她将摊着的账册一一收起,转身交给了喜鹊,方才道“皇上这消息倒是来得快,外头民间的官司罢了,竟也能上达天听。”着,她笑了笑,望着皇帝;“这是谁向皇上告状了不成不然,这官司还没到大理寺,难不成王刺史竟然连审案之能也没了,还要写折子上奏请示皇上”
皇帝脸上爬过一丝狼狈,被淑妃那明亮的眼睛看着,他竟有些躲闪。
他低头吃了口茶,遮掩了过去,随口道了一句“还是你这里泡的茶,更合口味些。”
淑妃跟了他多年,对他的性子脾气了如指掌,走上前去笑了笑“这新上来的姐妹,到底生疏,伺候的不甚周到,只是这替人话的本事习学的倒是快呢。”
胡欣儿倒台,宫中便出了空缺,那些心里还存着念想的嫔妃,各个都欢喜不已,谁知皇帝却又新宠了两名戏乐班子的乐伶都是色艺双全之辈,加之年轻,便颇得皇帝喜欢,连着几日都招了她们侍寝。
那些期盼着雨露恩宠的嫔妃自然颓丧不已,便有气愤不过的,来淑妃跟前架桥拨火,挑唆生事。淑妃虽不在乎这些,却也心生好奇,私下着人查了一番。
探之下,淑妃才发觉,这两名乐伶原来都是胡府引荐入宫的,在戏乐班子倒也安分守己,只在胡欣儿出事之后,方才走了出来。
淑妃倒也有些佩服胡欣儿,年纪虽却知道事看前后,给自己留个后手,虽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但对皇帝就是好用。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自是要用上这两个妮子了。
周枫那件官司,陈博衍早已告诉过她了,母子两个揣摩了许久,始终不知这胡府到底的哪路算盘,只是胡欣儿此时挑起这事,必定来意不善。
所以皇帝才开口,淑妃便已知道他算什么了。
然而皇帝到底还是皇帝,他被淑妃噎了这一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将茶碗往炕几上一撂,斥道“淑妃,你这算是犯上”
淑妃当即俯身拜倒,道“那便请皇上治罪。”
皇帝看着那满头珠翠的发髻,看似恭敬的身姿,竟而一时哑了。
他拿淑妃是有些没办法的,之前胡欣儿执掌内务,把宫里闹得一团乱,如今要收拾起来,需得一个能干熟稔之人方可。太后上了年纪,有心无力。贤妃身体虚弱,不问事已久,其余的也都是些扶不起来的,唯独淑妃能收拾这样的乱局。
皇帝这才惊觉,自己竟然陷入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他竟然需要倚靠这个女人。
而淑妃对他的冷漠,让他实在不是滋味儿。他新进宠幸了两个乐伶,宫妃人人自危,却唯独淑妃不闻不问,似乎全不放在心上。
男人大概都有些这样的贱毛病,越是不将他当一回事,他便越要贴上去,便是这九五之尊也难逃例外。
皇帝咳嗽了一声,静了半晌,方才道“朕此番不与你计较,起来吧。你是宫中老人,这些规矩忌讳,该比旁人更明白才是,不要失了分寸。”
淑妃谢恩起身,听皇帝这般故作姿态,心中笑了一下,脸上还是平常。
皇帝便又道“这桩官司,朕听闻是老武安侯的独子周枫,同胡府的公子一起吃花酒闹事,为争抢粉头,失手将胡家的公子死了老四也在场,还将周枫叫了回去。”着,那眉头便不由的皱了一下。
淑妃听这话,明着已经是将罪责算在了周枫头上,笑了笑道“还是臣妾之前的,这新上来的姊妹真爱学嘴,王大人尚未送折子进来,皇上就知道的这般清楚了”着,一双妙目紧盯着皇帝,追问“皇上是从哪里听到的”
皇帝有些窘迫,停了半晌,才道“你且莫管这个,朕只想问问,老四确实和这事有牵扯”
淑妃笑了笑,道“臣妾所知,与皇上听到的大概情形也差不了多少。只是,那两个粉头都是胡家的少爷叫去的,并非是周枫。这争抢粉头,更是无稽。周枫那孩子,皇上您也是见过的,为人憨厚,见了姑娘就要脸红,哪里会干出这样的事来。”
皇帝看着她,道“朕听来的,却并非如此。再,周枫那恶名满京皆知,干出这样的事来,不足为奇。”
淑妃浅笑“皇上,你我皆不曾亲眼看见,都是道听途。事实如何,不该由刺史府审理之后,方才明了么”
皇帝不出话来,他此次过来,本意是要借着这件事,迫着淑妃吐口能放胡欣儿一马,但他没想到淑妃竟这般难以掌控,他以往曾称赞过的聪明机敏,如今都成了对付自己的利器。
新进抬举的两个乐伶,都是胡府送进宫里来的,他哪里不知道只是宫里好一段没有新面孔了,最合他意的胡欣儿又进了冷宫,想着区区两个女子也翻不了天,便放心的放在了身边。
然而,这二女虽容貌可人,才艺出众,到底是新人,不知他的习惯喜好,日常伺候也就不及胡欣儿来的舒坦。
其他人,皇帝看不入眼,而淑妃又总是淡淡的。
这么一来二去,没两日功夫,皇帝便又念起了胡欣儿的好,毕竟她是整个皇宫伺候他最周到、最体贴的人了。
那两个乐伶,也没少在他耳朵边念叨,他便发人问了问胡欣儿近况,听了胡欣儿在冷宫所受的苦楚,便心疼起来,遂将她犯下的事先在心里减了三成,又自自话都是她娘家的错,她人在宫里哪里会知道。
这念头一起,竟想将她自冷宫赦免出来了,只是面上没个辞,所以来找淑妃,想着将那件事查探结果,给胡欣儿做个不知情就罢。
但没想到,踏进长春宫,这话未出口,就先被淑妃将了几军。
淑妃哪里不知道皇帝的心思,估摸着这几日下来,老病也该发了,便赶在他开口之前,先道“皇上,三十夜宴里的事,臣妾已查探出大致情形了。”
皇帝立时来了精神,坐直了腰身,言道“你。”
淑妃便道“那仙鹤是年二十八送进宫里来的,起初并未送到饲兽处,而是在胡昭仪的钟粹宫里养了两日。三十那日,还是胡昭仪亲自送到保和殿的。内侍省的人,因胡昭仪十分重视仙鹤,几乎寸步不离,直至上场前,方才回到殿上。”
皇帝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去,胡欣儿寸步不离守着仙鹤,那岂不是至少喂药一事,她是知情的淑妃看着他的脸色,趁势又道了一句“尚席官也称,有太监亲眼看见,胡昭仪喂食仙鹤面饼果脯等物,除此之外那鹤再没吃别的。那太监如今已作为人质,扣在了掖庭局。”
皇帝脸色森冷,好容易起来的怜香惜玉之意,顿时散了大半。
吃完了一盏茶,他起身道“走了,还要去前头看看。”
淑妃将他送到门上,目送皇帝的仪仗离开,她方才在喜鹊搀扶下起来。
喜鹊轻轻问道“娘娘,皇上今儿过来,很是奇怪呢,似乎有话,又没出来。”
淑妃嘴角一扬“本宫自然知道他要什么,只是还不到时候呢。”
胡欣儿在冷宫听到这消息,气急败坏,在屋中连连顿足。
一旁的老太监点头哈腰“主子,您莫急,心气坏了身子。”
地下火盆里炭火红旺,将胡欣儿的脸照的艳红一片,她目光冷厉,咬牙切齿“这个老狐狸,竟然敢阻我”
如今在这冷宫里,她的日子比之前可好了太多,别火盆,几乎要什么,都会有人替她去置办,哪里像个入冷宫的妃子那老太监见识了她的能耐,便死心塌地的跟着她,亦步亦趋,任凭她差遣吩咐。
胡欣儿转了两圈,将心中的怒火暂压了下去,腹中筹谋着原指望着皇帝能看在家里出了白事,能怜惜我些,没想到淑妃竟这般难缠。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只好从别处下手。不成,就只好先用那个丫头了。
想到此,她便向那老太监吩咐道“午后,你不必去东宫了,到寿康宫见宝禄郡主一面。”着,又低语了几句,便道“你只管去,她都清楚。你就告诉她,再不动手,往后可就没机会了。等我出去,我也再不管她了。”
老太监连连应诺,道“您放心,我保管带到。”
胡欣儿脸上泛起了一抹冷笑,既然淑妃挡她,那就别怪她要先除掉她了。
宝禄郡主身份尴尬,如若真和陈博衍有了什么,这对母子就等着雷霆震怒吧。
安国公府里,自从陈博衍那日过府之后,便再没来过。
外头再怎么动荡,内宅却还是风平浪静。
萧月白和萧柔,闲暇无事便日日凑在一处,商议周枫那件官司如何了结。
然而两个内宅女子,来去,总没个行之有效的好法子。
这日,萧柔又来闲月阁,看萧月白正在桌前全神贯注的写着什么,蹑手蹑脚的上前,拍了她一下“丫头写什么呢”
萧月白吓了一跳,回头嗔道“柔姐姐,你唬死我好了。”着,又问道“发去侯府的人回来了,伯母还好”
萧柔点了点头,道“今儿知道了一件好事,伯母精神头倒起来些了。”
自从周枫出事,萧柔担心他母亲无人照料,自己又不能亲自过去,便每日发人过府探望,送些点心吃食。
武安侯在世时,同萧覃也有些交情,两家有这些往来,倒也不算什么。
萧月白心里奇怪,问道“什么好事”
萧柔凑在她耳边,低低道了一句“四爷派人探出来,那胡府的公子,其实是因花柳病死的。”
萧月白听着,顿时闹了个大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