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借书巧遇

A+A-

    赵卜道正欲回尊经阁,朱敦儒来了。见到赵卜道和李清怡安然无恙,他微微有一些吃惊。“我已经通知各位老师,”朱山长,“你们两个可以不去上课,主要由我来辅导。”

    赵卜道他正要到尊经阁借书。“你要写的那篇文稿,除了参阅论语,还可以看看礼记和韩愈的昌黎先生集,不过明天就要归还哦”朱敦儒古怪地笑了笑就走了。

    赵卜道和朋友商议怎么样在明天之前把这三本书抄完。“他明明是在刁难我们”李清怡气呼呼地。“但我们还不能把他给得罪了”赵卜道也很不开心,“如意可以抄写,我不担心这个。主要问题是没有纸张”

    “上一次在沈园,陆大哥不是沈家出产纸吗”瑚琏。赵卜道、李清怡和如意这才想起确有此事。几个人商量到沈家借抄书用的纸。“等两位回来以后,我和瑚琏陪同前往”如意。

    回到尊经阁,王老头见到他们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赵哥哥”随着一个熟悉的声音,陆游出现在他们面前。赵卜道和李清怡非常高兴能见到这个孩,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孩,模样十分面熟。这么的孩都有伴读赵卜道心中暗自好笑。

    陆游借了大学和春秋,四个人走出了尊经阁。“赵哥哥要纸的话,我那儿有不过不是很多。”陆游大方地,“以前我从沈园的那面白墙是拿过好些呢”

    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阵哭泣的声音。赵卜道等人快步上前去看个究竟,发现是一个穷苦书生。于是忙问是怎么回事。“先生要我要定期送东西给他,否则就要尊经阁不借书给我”那书生道,“他孔子的学生都要送他干肉的”赵卜道见他可怜,再加上前有葛天民遭恶少欺负,于是提出愿意帮他借书。

    书生万分感激,他姓连,在这里很多年了,至今还睡通铺。等连书生走了以后,陆游才“我爹要朱山长安排一个独间,又送了些东西,他才同意的”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赵卜道心想,连学院清静地也不能例外。“陆公子借书有时间限制吗”李清怡问道。“没有”陆游身边的“伴读”回答道。是陆游的表妹唐婉赵卜道和李清怡相视一笑。

    赵卜道,如意抄书,第二天就把书还了。能在书院里遇到好朋友,赵卜道心情非常好。在几天以后,他的腹稿已经打好。赵卜道口述,如意记录。“我明天就给世伯送过去”赵卜道自信地。李清怡也读了一遍,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

    韩愈在师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应当是学问和道德的完美结合。

    而现实情况却是,有嫌贫爱富的,有敲诈学生的,还有嫉妒学生的自私,市侩,冷漠,敢行不义之事,如何教书育人师德不再,老师的道德沦丧,正人不能正己,我们的下一代又将会是什么样

    为了我们这个儒学大国的江山社稷,有必要补一补老师的自我修养学习。

    这并不太难。孔子、韩愈等先哲早已在一、两千年前就写好了老师自我修养的规范。

    作为老师先生,正面的形象维护是伴随其职业生涯的长期工程。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万世师表的孔子,把“道德”放在第一位,为不树德、不勤学而忧虑。这句话其实表达了他求上进的内心需求,唯恐自己没有树立美好的形象。

    孔子这样为老师做形象包装在道德良好的基础上,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道、德、仁,包括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所有美德;全面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只排在了师德要求的最后一位。

    孔子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要想自己为人师表的人设不崩塌,就要学会做人;而且还要做一个好人,而不能是在课堂上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恃强凌弱、弄虚作假、生活堕落的伪君子。

    有孔子在,那些负面影响都不是事。所以不用举别的例子,孔夫子本人就是一个“德学双馨”的楷模。他培养学生,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们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阅读论语,我能感觉到孔子是一个智慧、宽容、仁慈的老者,他想的是如何提高自己、教导学生,而没有其它的什么想法。以他的品行,绝不会因为几条脩干肉而逼死学生;也不会搞什么婚外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术造假更与孔圣人无缘。

    在教学的态度上,他宽以待人,主张“有教无类”,即倡导无论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追随这样的老师,才会有安全感和希望。

    他能用公正的眼光看人,体现在对待名声不好的互乡童子求学这件事上“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没有拒绝互乡童子求学的请求,因为他能肯定别人的进步,“与其进也”,而不是抓住别人的过去不放。

    孔子从不放松学习,他好学而又有自信“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创立了启发式教育的全新模式举一反三和循循善诱。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颜渊对自己的老师很崇敬,他在回忆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启发式的教育既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点石成金之功效,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当然对于宰我的懒惰,子路的鲁莽,言无不尽的孔子会直接指出来。

    孔子年高德劭,他平易近人、道德高、学问好、知无不言的作风,在弟子和后人的描述中,为自己获得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评价。也就是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这才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形象设计。

    韩愈除了师,还写有进学解这样一篇记录师、生之间问答的文章。文中的“国子先生”,是韩愈塑造的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他教导学生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当听到学生为自己的处境鸣不平时,国子先生反而劝他们要象自己一样知足。有学问、无私心,他同样是老师们学习的榜样。

    老师的形象设计在孔子之后不断地得到完善

    礼记学记提出“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学问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礼记学记还提出了“师严道尊”的观点“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治学严谨、自身形象良好、自爱和爱人的老师,他的学术才能得到尊重,他的形象才能有引导人们学习的号召力。

    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无论学生成才、成器与否,自我修养都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孔子的学生也不是每一个都贤能。比如宰我是“粪土之墙不可圬”,子夏疑似教出了不孝、杀妻的吴起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老师的样子,否则肯定会教出坏学生。

    老师提高自我修养,大宋江山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