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

A+A-

    上架了,昨天没时间写感言,今天又陪家人去了,现在才回来,一打开电脑就想码字,忽然想起要写,本来以为没啥的,结果酝酿了一下,发现我表达欲竟如斯强烈。 写这本的过程挺曲折的,有一天单位开会,百无聊赖就写了一片讽刺文,是这本书隐藏的第一章,叫做那只狗的情商好低啊,和主线关系不大,已经删了,当时投的短篇。 开完会后,意犹未尽,立刻发表了第二篇讽刺文浪漫主义和诗仙李白,更是把李白扮成了法国绅士,也跟主线无关,删了。 我讽刺的东西不好用一两句话概述,恕我在这里不解释剧情了,但是第二天,我又发表了第三篇讽刺文竹林几十贤,这就是本书正文第一章,改名为隐士,主线出现,改投奇幻。 后来发现,起点的读者表示,前两章看不懂,我当时没有在意,继续码字,一直码到了十多章,十几章忘了,但就在那个时候,我忽然对自己这本重视起来了。 断更五天,理了理大纲,还把前面的剧情大改了一下,删了几章,终于有些像模像样起来了,我对自己这个剧情十分有信心,开心的继续码字,改投了仙侠。 每一个想认真写书的人都有一个很宏大的构思,我的野心就是想要论论老庄之道,以辩证搏辩证,这不就是梦吗?这不就是倒影吗?所以我坚信这就是仙侠,我看文看得很少,以为仙侠就是要认真的论道。 我不断的学习其他火书,不完全统计后发现,大部分的中国仙侠,居然内核几乎都是西方现实主义哲学吊打中国法家学,完美的避开了儒释道,觉得很奇怪。 我没有其他意思,这是我坐井观天了,有些顾名思义了。 经过数年的西方文化浸润,丛林法则是时代主题,我明白这个道理。 没有多想,我对自己这本书的期待也不高,就想着先写吧。 然而,成绩并不好,我以前也是业余写诗的,一直顺风顺水,和朋友一起出过三本诗集,读者很多,这种没有读者的感觉我并不习惯。 不习惯归不习惯,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正在做我不擅长的事。 我开始分析我的读者行为,发了很多红包,帖子,吸引了很多来评论的读者,我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我面对的人群变了。 我回想二十岁左右的我,其实也受不了我书里的一些情节,原因是我不再热血,当然,我一直以来就不是一个热血的人。 我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压抑的情感,几乎就是大步流星的走过来的,想逃课就逃了一年,被处分了,想谈恋爱就追了,现在和她结婚生子了,想打球就打一天,腿打断了,想写诗就在高考场上写了,语文不及格。 有外力约束的话,这种经历就算很“热血”了,但我一直没有什么约束,那我的经历就变成了一种放纵,我年少时没有什么责任感,我从来不去想想我的父母,我的女孩,我的生活。 走在地上,显然比走在水里舒服,但是水不会怎么约束你。 看似不约束你的水,恰好会让人走得更辛苦,这本来就是道家的基础理论。 我是一个走在水里的人,我不明白跳起来的骨气与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是自我放纵,而是自我掌控。” “红绿灯不会让你感到束缚,反而会让你感到自由。” “天空没有埋下陷阱捕捉月亮,它用它自身的自由约束了她。” 但是,这一切看起来很美好,我也觉得,不是装,就是很爽,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热血,没有爆发,也没有那种通感。 不写东西就算了,要写,就得认真体会啊。 在纪少瑜去回溯梦境中查案子的那一段故事,劝退了很多读者,因为他们认为男女主角的爱情受到了伤害。 但对于一个有十四年稳定感情的我来,爱情早已登上了神坛,绝对没有那么脆弱,那么敏感。 回溯梦境那一段,是我埋下的一个得意的伏笔,最终想用来交叉论证“梦踪道影”的得意伏笔,结果这个伏笔还未填,直至今日,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劝退了不少读者。 捂脸。 但是,中学阶段就在不断写情诗的我,当年绝对比大部分读者还要脆弱,还要敏感。 我没有回到一个良好的写作状态。 我必须调整心态,回到一种和读者交融的状态中去。 虽然我一直认为我现在的状态,比青春时更为舒服和自律,但回到青春那种状态的时候,真的也非常美好,是另外一种感觉。 可是,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发现,前期剧情已经没有办法修改了。 我只有痛定思痛,希望后面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所幸,等大约二十万字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书评区和章评区,出现了很多好评,句句打在我心中,字字紧扣作者的心弦。 我犹如找到了知音一般,在家里上蹿下跳,谢谢你们。 在本书大概十二万字的时候,我签约了,签约后责编给了一个人气站端推荐,就断推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虽隔行如隔山,但道不变,如果我是编辑,我也会觉得这个作者在乱来,并且早就归为某一类了,这是合理的,这种合理在写第一个字的时候我就有准备了。 我搞过这些。 概念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它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但只有在追求内心大道之时,才会刻意去模糊掉那些概念。 自己推广吧,隆中对早就写好了。 归园田居被我藏在枕头底下,告诉了我所有的朋友。 以前有一个诗歌界的大佬,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诗,是一种文字娱戏,当时我看到的时候,觉得,这简直就是侮辱了浪漫,侮辱了诗意呐。 不管当时我身边的朋友如何吐槽,就在一年后,我就真的听进去了。 娱戏!这不是通透,这是反通透,这是辩证的通透! 逍遥游的人儿呐,真诚是什么? 是一种坦然,就像有个做的大佬过的一样,钱是美好的东西,钱和浪漫并不冲突,也不要用愤青的语言去承认这一点。 这两者支撑了任何时代的文艺,相反,当局者鼓吹的东西,类似灵魂和浪漫一类,恰好仿佛并未那么美好。 也可以,这是玩儿一个文字游戏。 大概就是,众人的浪漫其实不是真正的浪漫,但由于语言的特性,众人这样以为了,那么我们就这样定义这个词了罢。 就好像情商这个词一样,这是后话。 大隐隐于市,把逆反心理抛却了,才能真正得到浪漫和诗意,但那个时候,我们终究会发现,那些诗意之中,处处都有旁人觉得肮脏的东西,它们在老天爷的眼中,才是远方。 有此顿悟,我写的思路变得特别简单,我把它当作一种“思维娱戏”。 我作的第一个游戏,就是准备否定“因果论”,这个佛家的东西,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这么畅销。 我大致的猜测是,他跟几何原本有关,所以,相信因果的人,大部分反而是高知识分子,越学越觉得这是个因果循环的人间。 但我们都忘了,当我们都认为万有引力是一种物质的时候,发现了光速不变,发现了时空的相对。 当我们都认为物质运动一定有三维规律的时候,伟大的先贤发现了随,发现了量子世界。 “随生世界,因果误人间。”这个纪少瑜父亲留下的一句话,是我玩儿的第一个游戏。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真有个造物主,他要平等的对待所有的人,会做什么,会一碗水端平吗?不会。 他会抓阄。 我们的出生是随的,却恰好是公平的,也是痛苦和无奈的。 对有些人来。 我想做的第二个思维娱戏,是准备剑指“热血”,不要紧张,我已经放弃了,我需要读者,我还不想这第一本写得太难看了。 不过聊聊还是很有意思的嘛。 “热血”是一件很扯的事情,可能是因为我不具备的缘故,以己度人了,但可以聊聊,无伤大雅。 大概剧情是这样的,我本来想要结果“甲”,但另一个人用“甲”这个拥有物搞得自己很狼狈,所以我想用段“乙”去得到这个“甲”,但由于修养的原因,其实这个段“乙”其实和这个结果“甲”是矛盾的,但当事人居然成功了,所以,他变成了另一个同时拥有了“甲”和“乙”的人,从而获得了内心的满足,以及那股意气风发。 熟悉不熟悉?这就是康托尔疯掉的原因,这就是集合悖论。 悖论之所以会长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他就肯定不是谬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件事情成为常态的呢?是时间。 大部分的数学危,都是因为高看了时间。 好多对时间的崇拜让我觉得很尴尬,但旋即我就理解了,是什么,这个文体就是时间牢笼中的产物。 我必须遵守规则,我不能造次,我要好好码字。 但我忽然就想到了第三个游戏,其实这是“时间”给我的灵感,哈哈,五维空间有个“选择树”,玩玩“错误经验”吧? “片面推理”不是这个络时代的特点吗?一定会火吧? 我真是个门外汉,想多了,已经切了这个想法。 当然,梦踪道影,这四个字是我本书想表达的最大的思维娱戏,不会切的,是本书的主旨。 不剧透。 想了一堆,然而笔力不允许呀! 峰回路转,我写了十多年的感情,习惯了朦朦胧胧的,要写故事,要写思维,简直就是一个不清楚! 问题来了,已经上架,我不能乱写呐,读者要花钱呐。 我要当一个对读者负责的作者,不能自嗨,哪怕读者并不多。 我每天有三个时左右的写作时间,我会把它分成两个部分,一边学习一边写,希望各位多多支持了只有。 尽量不写飘,落地生根。 各位不知道一个纯粹的理科生写作有多么难,要克服很多逻辑洁癖,要提高好多层境界。 就拿“魔”来,好多都喜欢写“魔”,我看了,哪儿是魔啊,铁铮铮有血有肉的正派人物,然后被世人定义成了魔而已,还这是暗黑人物,好爽。 我看了半天,最开始一头雾水,差点放弃文阅读,可知,好多出业的书,不会有这种情况。 后来我升华了,我发现这就是文学,世人的眼光也是逻辑证明的一部分! 这是一种辩证,一种浪漫的处理。 好,我安心了,后来,我又发现他们又开始抨击世人的眼光,我凌乱了,理解不了。 后来我又顿悟了,这是矛盾中产生的动力,推动了故事的进步,毕竟花好月圆是人间。 好,我安心了。 不对!主角开始胡乱杀人了,没有理由的胡乱杀人了! 作者解释了,这是丛林法则,主角智商在线呐!  不是仙侠吗?丛林法则什么鬼?那是现代美国文化吗?是达尔文现世了吗? 古老的中国文化呢? 那春秋时代,五十步就不杀的道理,现在就变成智商不在线了吗? 兵家,一定是兵家。 主角最终一定会得道的,成就帝道。 不对! 主角被丛林法则奴役了,并未像老庄一样得道嘛 我老婆一巴掌拍在我脸上:“你证明你的物理公式去,别写了!” 真要写老庄那种东西,有人看就怪了! 爱情有道理吗?爽有道理吗?有道理谁看书,看书有意思吗? 然后我就很认真的跟老婆讲了一下我对这几个东西的认识,进行了半逻辑性的论证。 夜深了。 她半眯着眼睛看着我,颓然道:“好吧,你写吧,记得多发红包,不然扑得太惨丢我的脸。” 那天晚上,我思绪万千。 我以前在出诗集的时候,很多同行都曾经给过我友好的建议,都觉得我太大众了,诗歌是众的,私人的,直通灵魂的。 到现在又有人告诉我,你研究研究主流吧,你这想法太奇怪了。 可见,圈子这件事情有多奇怪。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懂,我最热爱的就是大众,我最热爱的就是主流,不然也不会来写文。 在我的朋友中,没有人会自己喜欢周杰伦,现在会了,因为周杰伦成为了经典,他们会喜欢张学友,喜欢周星驰,但不会喜欢当下流行的歌和影星,他们会告诉你很多地下摇滚乐团的名字,会告诉你很多流浪民谣歌的名字。 我去听了,除却掉众自带的光环,真的怪不得是地下乐团,真的一般。 老实,这种出来就像是虚伪一样,但不要白了,不白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美好的文化。 是人们心中有趣的东西。 我回顾青春,大多美好的东西都来自躲躲藏藏,都来自虚荣,都来自胆怯和羞涩。 它们是美好的东西,我为何要写它们的反面呢? 基于这个,我年少时很不喜欢某位直击中国人劣根性的作家,我总觉得花未全开月未圆的道理他不懂。 你们看看,怎么都有问题。 我后来发现,他哪儿是不懂,读一读那段历史,并非静好岁月,浪漫的形态很不一样,就好像饿着肚子的人,看见美女虽然会心动,但更希望是一位美女端着一碗饭呐。 有意思了,我写了四千字了,我在干什么? 总之,我老婆的话提醒了我,难得糊涂的写作吧。 我就认真学习学习火文,争取在短时间内,得到一点点文真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层面,争取写出主流,好看的文章。 最后,附上一片曾经纪少瑜写给阿乌的情诗,是我写得最为白话的一首诗了,她是梦踪道影爱情观的核心思路:  当你老了,在阳台上浇花,穿着翠花衣裳 我在客厅里喝茶 你突然抬头问我,这些年我为何爱你呢 你走了过来,准备听我的老年情话 我我爱你美丽的眼神和俊俏的笑,可惜一年后就不爱了 我我爱你曼妙丰盈的身姿,可惜十年后就不爱了 我我爱你那令人心醉的风情和个性,可惜和你结了婚 也就不爱了 我想起我的青春,那不是单调的,我的青春 是我们的青春 我想起我的人生,那不是单调的,我的人生 是我们的人生 那些苦难的日子也是我们的苦难 那些甜蜜的日子,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度过的 亲爱的,回忆你的往事吧,那些从懵懂到世俗的一切故事 回忆你的学生生涯,回忆你的青春岁月 那些年,我的身体和逻辑是我的,我的故事却是你的 难道我们有各自的故事吗? 如果我们的故事里都是两个人,我又怎么能爱你呢? 我爱你,不只是爱你 我爱你,是爱上了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