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空穴来风
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话的意思是指敢于提出自己观点和方法的人,即使得不正确,但也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到这观点和方法的人,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即使他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叶向高自然不敢反驳这种先贤留下来的理论,因为这不仅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圣贤子弟,在大明保证自己地位的护身符,更是他们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利器,反驳了先贤留下的精华,那岂不是他们学的先贤留下的书籍,什么用都没有吗
朱由校的话,看着是向他征求意见,但是叶向高清楚,这里面更是藏着一个大坑。
若是他因为要证明熊廷弼有罪而反驳,除非叶向高不想干首辅了,甚至不要东林了。
毕竟,叶向高一旦反驳,首先他必然被天下读圣贤书的儒生唾弃,就是他所在的东林党人也会抛弃他,甚至于东林党,也会因反驳圣贤而分崩离析也不定。
所以,叶向高明白,这个坑,他不能跳。
而不能跳的话,叶向高也只能向朱由校妥协,行礼道“陛下得没错,言者无罪,既然冯御史、张御史和姚给事中,听闻流言而弹劾熊廷弼,今日又明白熊廷弼无罪,主动上奏为其洗脱罪名,三人身为言官,风闻密奏乃是本职,是故自然无罪。”
叶向高一字一句的完,语气不缓不慢,看不出什么波动,但这一切都是他仕宦这么多年,所积累的经验表象而已。
实际上,其实叶向高的内心,真的是愤恨无比的。
方从哲这个家伙,即使被他们东林党人赶下台,在被他们逼着妥协了一些事情后,竟然还背地里藏了这么一,这一可真是狠狠的摆了他们一道。
想到方从哲若是知道他们集合整个东林党的朝堂之力,都没能阻止熊廷弼起复,还要让袁应泰和整个东林党背上失职误国的名声时的笑脸,叶向高就恨不得现在指使东林党内的言官,弹劾致仕的方从哲。
至于如何弹劾,很简单,三大案之中,随便找一个,都和方从哲脱不了关联。
只要随便找一个,或者三案齐出,利用言路上不需担责任的弹劾,叶向高还不信对付不了方从哲这个失势的过气首辅了。
当然,现在不是思考对付方从哲的时候,叶向高明白,怎么能在失去熊廷弼罪臣之身的把柄时,还能阻止熊廷弼起复,才是如今他们东林党在这场朝会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确实如此,还没等东林党人想到办法,作为今日的主角,之前罪名没被清除的熊廷弼,等待了这么久,在姚宗文等人证明他无罪后,自然要发生为他的起复壮势了。
“陛下,事已至此,臣之清白,应有定论。此番入京前,臣已听闻辽东情况,可谓局势危矣”
熊廷弼行礼大声道“臣昔日经略辽东时,深悉辽东局势,也与建奴逆贼,交不少,深知当下辽东该如何应对,臣不才,今日愿向陛下毛遂自荐,再往经略辽东,助陛下剿灭建奴逆贼,以安大明边疆”
这话得掷地有声,令人听了不由心驰澎湃,朱由校便是其中之一。
想到熊廷弼之前在辽东,对付建奴逆贼,没让建奴逆贼占到多少便宜,相反明军还吃到不少甜头,当即,朱由校便脱口大喊道“准”
“臣谢陛下,吾皇”
熊廷弼闻言大喜,当即便要行礼谢恩,不过,很显然,熊廷弼高兴得太早了,东林党人虽然败了一场,但也不会因这一场,就让他起复的。
只听得,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出列大声道“陛下,熊廷弼大不敬罪名尚无定论,如何可就此起复”
一语而出,大概是左光斗为了怕事情成了定局,无可挽回,所以声音很大,大有震破大殿之势。
不过,这也让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强忍着愤怒,朱由校看着这要搅坏局势的左光斗,一字一句道“左卿恐怕有什么误会,适才诸卿已有定论,弹劾熊廷弼之事,纯属听信流言,那熊廷弼现在岂会有罪无罪,那还需要定论他什么罪名”
朱由校的话,也是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毕竟连弹劾熊廷弼的人都认为熊廷弼没罪了,那还要怎么证明他有罪呢
此时,就是刚才认同朱由校的叶向高,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左光斗贵为东林中坚人物,敢如此逆朝势而为,自然是有理由的。
只听得,左光斗正声回道“启禀陛下,既然弹劾熊廷弼之罪,来于流言,那就要派人查明流言是否真实,方可再论熊廷弼是否清白。如何能因为这些罪名,因为来源于流言,并且弹劾之人认为熊廷弼无罪,就能熊廷弼真的无罪呢”
“所谓空穴来风,流言蜚语能传开,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故而以臣愚见,就算熊廷弼真是清白的,那也不能仅仅听信弹劾熊廷弼的人的单方面言语,就证明他无罪。为了秉公执法,维护朝廷纲纪,臣以为,还是要派人去辽东,仔细查访清楚,再来定夺熊廷弼是否真的无罪,方为上策”
左光斗这话得,颇有点胡搅蛮缠的意味,就和一场案子,原告人都不想告了撤诉了,可案件审理者还要继续审一样。
这话得看着是在做无用功,毕竟,姚宗文他们敢熊廷弼无罪,自然有办法证明的,但是,左光斗就是要做这无用功。
因为左光斗明白,阻止熊廷弼起复,并不是要证明熊廷弼有罪就可以阻止,只要他们坚持派人查明熊廷弼罪名,那不管熊廷弼清白不清白,只要一日没把熊廷弼的大不敬罪名查明,熊廷弼背负着大不敬的罪名嫌疑,那就一日不可为官
与此同时,叶向高这些人听了左光斗话后,被左光斗一下子点醒,他们都不是傻子,怎么听不出左光斗的意思。
当即,叶向高暗骂他被方从哲气糊涂的同时,也是跟着上奏朱由校,附和左光斗道“左佥都御史之言,臣附议。”
之后,内阁阁臣刘一燝、韩爌,御史黄尊素、兵科都给事中杨涟等人,也是跟着出列附议。
其他还没明白过来的东林党人,见了这一幕,有东林大佬们带头,也不管听没听明白,也是跟着附议。
一下子,今日的朝堂又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