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二 采歌正行

A+A-

    br/>玄偏脸色一僵,自己的话,自己含着泪也得认了,只好干笑道:“哈哈,监副笑了,真正撑起这偌大钦天监的可是你们这些监正,监副啊。” “若没有你们这些前辈高人在上面护着,我们这些人又能有什么大作为?” “不过监副还请放心,但有吩咐,我玄偏定不推辞,只要咳,只要给一些跑腿费就成。” 男子轻笑,心里觉得这岑道缘还真是个妙人。 求生欲极强。 “行了,我不过是吓唬你罢了。长安那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真正的影响现在才开始,我们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啊。” 着,男子自嘲道:“如今钦天监已经是到了神厌鬼弃的地步了。” 男子的也是事实,要知道,袁守诚那时候为防止有外人插,不仅将长安中的神像尽数打碎,还杀了长安城隍这一神只。 泥人都有三分火气,更何况神只? 对神只而言,在神像上题字都算是不敬了,至于打碎神像,那就更掉面子了。 要不是之前人皇轩辕氏出现在凌霄宝殿,保下了那三个人,那些神只早就忍不住带着人马来剿灭钦天监了。 总之,现在的神与鬼,对钦天监都没有好脸色就是了。 或许是自己都觉得这个话题有些不堪,男子有些俏皮的笑道:“算了,不提那些烦心事了。如今我们也算是同僚了,也不用那么拘谨的。” “岑监郎、两位宁监郎,忘了提一件事,以后也不用总叫我监副了,叫我采歌前辈就是,在外人面前再叫监副也不迟。而我嘛,就冒昧直接叫你们道号或名字了。” 其实,这还是一个月以前,实在受不了左一个监副右一个监副的采歌对下属提起的。 领头上司都这么了,其他人也没有异议。 宁晓看得出来,这采歌前辈就是那种潇洒不羁之人,对于教条之类的东西也不甚感冒,因此笑道:“那好,采歌前辈,你叫我曦恒就行了。” 玄偏瞥了宁晓一眼,这子抢先一步出“曦恒”二字,不就是想摆脱“正阴”那个破道号么? 念头一转,玄偏紧接着道:“这样也好,前辈叫我道缘就成。” 至于宁石头则是咬了咬指,道:“采歌前辈,我叫轻言。” 采歌点了点头,暗道果然自己还是习惯自在一些的,早知如此,在刚出长安的时候就该这么做。 以自己东监副大印感受到多出了一个“曦”字与一个“言”字之后,采歌对三人道:“成了,我的事情已了,至于你们还有其它不懂的,就去问你们的同僚吧。” “我还有事情,得先出去一趟。” 着,采歌身边又荡起一阵空间涟漪,正要离开,采歌想起了什么,指着那两个大书架对三人道:“监郎官每年可在此间借阅一月时间,其中道藏,尽可取之而阅。” 宁石头懵懂,但玄偏跟宁晓皆是大喜,这可是大好处啊,拱道:“多谢采歌前辈!” “哈哈,你我皆是同僚,不必客气。” 采歌身影逐渐淡去,想来又是去了某个地方游玩吧。 等到采歌离去,玄偏问道:“宁子,你现在急着看道藏么?要是不急的话,咱们还是先去熟悉熟悉事物,最好是把今年的俸禄给领了。” 宁晓看了一眼些道藏,想到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做,按下心中的渴望,对玄偏道:“道藏之事不急,师叔,那个叫张贤的人还等着呢,还是不要让他久等的好。” 玄偏想到自己与张贤那厮除了在道缘观里有些不愉快之外,他还是很照顾自己的,也就点了点头。 “那走吧,先去找张贤。”  三人刚出采歌的房间,就见到张贤已经在不远处张望,见到三人出来就跑了过来。 “道缘老弟,我有要事相商,还是先跟我走吧,至于这两位同僚,自然有道童领他们去熟悉环境。” 张贤原本是想叫宁晓二人贤侄的,但一想到他们都是监郎官了,也就改口叫了同僚。 张贤也不等玄偏拒绝,就招将一个扫地童子唤了过来,让他带着宁晓他们去一个名为“执事堂”的地方。 如今宁晓跟宁石头都有了监郎官的印鉴,行走在这道宫之中也不怕被人当擅闯之人,玄偏也不怕会出什么事情。 “师叔,那我们先走了。” 玄偏只来得及点头,就被张贤拉着往外走去。 宁晓拉着宁石头的,跟在这个名为清明的道童身后,也问出了等下自己要做的事情。 就是到执事堂领取制服跟俸禄,顺便签上自己的大名。  执事堂,宁晓从一个方脸男子中接过了自己跟宁石头的紫边道袍,问道:“贫道道号曦恒,这是我师妹轻言,不知这位同僚道号如何?” 男子脸色不变,平淡道:“正行。” 正当宁晓以为这正行是个不善于交谈之人时,正行又开口道:“曦曦恒道友、轻轻言道友,钦天监虽不喜过于约束诸位同僚,但还是有一些规定需要各位遵守的,在此余先与道友。”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九” “二二位道友,你们可曾记下?” 一共九条,并不算多,更算不上严格,只是讲明了一些规矩罢了。 比如不能随意杀戮凡人炼宝炼法;比如每一个监郎官的义务与责任;再比如不可泄露钦天监的一些密 宁晓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又诚恳道:“多谢正行道友了,不过,道友若是话不便,将那些话写在纸上张贴出来便好,又何必总之,多谢了。” 作为一个元神修士,若是连人口不口吃都听不出来,那就太水了。 方才正行每到宁晓跟宁石头名字之时,总会口吃一下,但其它的话却异常流利,想来是孰能生巧了。 正行露出了一个笑脸,这个方脸汉子笑起来竟然也颇有些阳光。 “余余自患有口疾,虽被、被师父治好,但口疾虽好却留有心疾,余师便令余: 多言,必能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