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云峰诗会九

A+A-

    第二百二十三章云峰诗会九

    终于,何藩台和韩提学又磨蹭了半个时辰,直到沈家家主都有些不耐烦了,何藩台才起身,云淡风轻的向一众学子宣布今年的云峰诗会正式开始

    接下来便是韩提学起身,很是讲了一些勉励学子的话,又朝廷如何如何重视文教之类的,总之又东拉西扯了好一会,才宣布今日诗会的题目,便是以这云台山的天池盛景,写一首诗

    陈霄注意到,在韩提学东拉西扯讲话的时候,沈家家主的脸都绿了,同时系统也很负责的检测到了这位家主的仇恨值,一时间陈霄就偷笑了,嘿嘿,让你个老装必犯摆谱,本来想横充大头,没想到沦落为一个不起眼的陪客了

    对于文人的心眼,陈霄早就深有领教了除非你耍横,不然根本玩不过人家,沈家家主想要靠突然袭击来奠定自己的地位,最终贻笑大方就是明显的例子,人家藩台大人和提学大人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将诗会的开始时间再往后拖一拖,就能让你枉费一番心

    所以这样的傻事,陈霄就绝不会做,他从田忌赛马的典故中领会到了更高深的技能,那就是以下驷对上驷,的明白一点,就是和文人耍横,和武夫讲道理,只要用好了这两招,简直天下无敌

    在提学大人宣布了诗会的题目后,台下的一众学子们便立刻开始了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实指望着凭借自己的才华,打动台上的三位大人,从而一举多得今日诗会的魁首,扬名立万不,历届云峰诗会的魁首,只要不出大问题,当年的秋闱,必然能雀屏中选,考上举人

    当然,若是让学子们知道,今日诗会的魁首已经被内定的话,估计他们一定会大呼有黑幕啊有黑幕,可惜这件事只在两位大人县照不宣之间,人家甚至都不稀罕卖陈霄这个人情,所以陈霄本人也不知道自己被内定了,还在那里皱眉检索记忆,看能不能找一首应景的诗应付差事呢

    如果陈霄知道自己被内定的话,没准会自己动笔,不是他有自信,而是他真能干出暗示其他学子自己有黑幕的事来,至于原因,当然是为了拉仇恨啊,这么缺德的事,如果不能让别人知道的话,连陈霄自己的都会觉得肉痛的

    过了一会,便有那才思敏捷的学子,打好了腹稿,走到台前一张摆好了笔墨纸砚的桌案上,挥毫写下自己的诗作,写完之后便有人上前将写好的诗作拿起,送到台上给三位大人过目品评,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节省地方,因为每次云峰诗会都盛况空前,不只是文人参加,无数看热闹的百姓都要将天池围得水泄不通,根本没有条件给每位参加的学子准备书案

    很快,学子们都打好了腹稿,一一排队上前写下自己的作品,只有陈霄还在优哉游哉的等着,他已经回忆起一篇诗歌,虽然不是千古名篇,但能流传下来的,品质也是不凡,更何况靖北道也不是大明文教昌明之地,对这里文人的水准,陈霄还是心里有数的,那就是比他的真实水准强点,但强得有限

    就这样,一直等到大部分学子都写完了自己的诗作,陈霄依然不见动静,这时候台上的两位大人都有些急了,韩提学心想,我这题目出的也不难啊,魏学士将这位弟子夸得没边了,不至于是和我吹牛

    当最后一位排队的学子写完了诗作后,一个短暂的冷场出现了,随,人群中走出一位衣着华贵的公子,施施然向着书案走去,此人正是沈家的公子——沈纯儒,也是沈家家主今日来捧场的人

    陈霄早就看到沈纯儒了,不过不管是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他和沈家的关系,都不怎么和谐,也就懒得向他打招呼,但是陈霄却能感觉得到,那位沈公子一直有意无意的看向他

    当沈纯儒站在书案之前的时候,还提着笔若有深意的回头看了陈霄一眼,才转过头去开始在上等的宣纸上挥毫写下自己的诗作

    看到沈纯儒那一眼,陈霄心里就有点恼怒,你个下败将,这是挑衅谁呢?你这么一看,哥们我要是再不上去写点什么,岂不是让你比下去了?

    唉?不对!陈霄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他今天没有收到沈纯儒的仇恨值,那就是,沈纯儒虽然一直关注着他,但心中并没有仇恨

    难道这就是传中的真爱,得不到对方,就希望对方过得好么?陈霄有些不可置信的想,嘿,老舍先生的真是有道理:情种只能生在大富之家。

    得不到的就是个屁啊,陈霄不屑的撇撇嘴,心想,算了,哥们和这种傻叉计较个什么劲儿

    在沈纯儒写完之后,陈霄也大大方方的走到书案之前,挥毫抄了一首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天池院,何藩台和韩提学见他终于动笔,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气,随即两人便觉得眼前一亮,这便是书法的魅力了,虽然隔着老远,他们看不清陈霄具体写了些什么,但是那铁钩银画般的一笔一字,无不力透纸背,傲骨嶙峋,深得欧体字“瘦硬”真味,既彰显了武人的气势,又不乏书法的美感,倒也真符合他文武双全的名声

    何藩台的眼神要比只知道读书的提学大人强些,看了几眼便回头给了他一个放心的微笑,提学大人当即心下了然,看来魏学士这位弟子还真的有点料,不至于让他和老何难做

    待陈霄也写完后,剩下的学子便大都是实在憋不出诗作的主了,有那心急的,干脆胡写一篇凑数,但更多的人明白,在这样的场合,写不出是无法给三位大人留下印象,写的差只怕就要留下坏印象了,因此干脆放弃不写,同时摆出一副不屑争名的嘴脸来,他们有的抬头观云,有的低头看水,垂死挣扎的站在一旁做孤高状,希望以此来曲线救国,在三位大人面前留下一点印象

    而已经交了诗作的文人,则无不是一脸紧张忐忑,紧紧盯着台上的三位大人,期盼自己的诗作能入了人家的法眼,从而一鸣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