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调兵平叛

A+A-

    明廷中央内阁之所以不对地方守备军进行补充,主要是因为地方守备军中不少军官都是地方士绅子弟充任,在戚继光的领导下,中央内阁在掌控大局的同时,稳定消耗着地方守备军的实力。

    见识过色目起义军的战斗力后,对于平叛镇压的结局明廷已经胸有成竹,刚好用这次大起义来练兵和清除地方守备军集团。

    在统一调配下,地方守备军渐渐失去了地域性,被一个个合并,前线的镇压消耗又使得不同地区的守备军不断整编在一起。

    系统出产的内阁不愧是大神级别的,这场动乱不光没有动摇中央朝廷的统治根基,反倒是借力打力清洗了地方实力派!

    在李察未来的规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如您已在!,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并没有责怪内阁的意思,内阁已经将起义的前因后果全部呈献给李察,也明了这次起义中中央朝廷能获得的利益。

    所以李察迅速取消了原本让野战军团官兵陆续退役的计划,将辅助军和两个野战军团替代西域军团调往北方防线,依托原有的城池要塞抵挡南下的绿皮兽人大军。

    自己则带着系统兵和西域军团回援西域地区。

    不过锦衣卫大部分力量都被留了下来,一方面协助留下来的吉纳维芙继续扩编锦衣卫的力量,收编江湖零散武者。

    另一方面则配合吉纳维芙的亡灵军团监督北线防御的辅助军团和两大野战军团,防止他们私自逃跑或起什么心思。

    至于大西北地区刚练好的新兵则就地组成一个个普通军团,充当治安驻守部队。

    进行到一半的军队改革被迫停止,本来充裕的明军队伍再次上紧了发条运转。

    理所当然的,对外扩张的计划也向后推迟。

    不过这一次李察也不是没有收获,得益于西域地区色目大起义,中央朝廷的全民动员进行的很彻底,汉民都不想成为色目人宰杀的羔羊,而动员制下地方士绅子弟也失去了特权,只能当一个兵。

    如此一来,倒是为李察接下来的军事改革提供了大量兵力。

    同时也有了取代地方守备军团的替代品。

    在李察未来的规划中,不再设立野战军团和地方色彩浓重的守备军团。

    所有的正规军都可以随时调动,且只听从中央政府命令。

    正规军则根据战斗力和主要职责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丙级军团就是地方守备军团的翻,只不过没有了固定驻地,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新兵军团,从新兵里择优入取补充甲乙两等军团。

    甲等军团自然是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老兵部队,乙等军团次之。

    三大军团无论是官兵福利待遇和权限上都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形成一个良性竞争体制。

    其中,系统出身的军团则是近卫军性质,地位高于甲等军团!

    大明年2月,李察带着西域军团回到西域地区开始大规模镇压色目起义,不出意外的,闹了将近三个月的西域地区大起义迎来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