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此心昭昭》2

A+A-

    昭帝刘弗陵见朝廷中没有霍光,就向朝臣打听,上官桀乘回答,因为燕王告发霍光的罪状,他不敢来上朝了。

    朝堂形式紧张,如紧绷的弦,蓄势待发。

    九岁的霍昭昭跪拜在朝堂外,求见汉昭帝。

    众臣不同意一个女娃娃上朝,纷纷上谏劝阻。昭帝刘弗陵不顾,允霍昭昭进入朝堂。

    霍昭昭叩拜昭帝,腰板挺得笔直,不卑不亢地进言替父亲澄清。

    上官桀等人心虚,出言斥责她。

    昭帝刘弗陵即刻下诏,召霍光觐见。

    霍光进宫,褪下大司马冠,除下将军印绶,叩头自责。

    昭帝刘弗陵心里本就相信霍光,他无罪。

    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九岁的霍昭昭看穿,又被十四岁的刘弗陵一语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对两人如此聪明善断无不表示惊叹,心中对这个少年帝王的恐惧加深了几分,霍光的辅政地位也得到了稳固。

    昭帝刘弗陵也因此更加亲近霍光而疏远上官一派。

    这一事件后,霍昭昭的名声彻底传开。因自能言善辩、聪颖过人,又是大司马霍光的幼女,被京都人纷纷称其“司马昭”。

    倒不是她如司马昭那般奸佞,只是觉得这一代称不错,颇为适合她。

    后来,昭帝刘弗陵甚至都特意颁发圣旨,亲自给霍昭昭赐下“司马昭”的称号。

    元凤元年九月,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揭穿之后,准备发动武装政变。

    他们计划是,由鄂邑长公主设宴邀请昭帝刘弗陵,又命兵士埋伏起来,将汉昭帝弑杀。

    鄂邑长公主门下有人知道了他们的阴谋,便向一位大臣告发。大臣匆匆备马准备入宫告密,怎知路上遭人刺杀。

    十岁的霍昭昭因贪玩独自外出,恰巧撞见了这一幕。霍昭昭借着石子引开了行凶者,大臣身中数刀,已经九死一生。弥留之际,嘱托霍昭昭前往皇宫报密信。

    霍昭昭借着夜色,准备前往皇宫。又想到路途遥远,便折返到司马府,告知父亲,这一切都是上官桀的阴谋。

    于是,霍光得知上官桀等人的武装政变计划。可此时昭帝刘弗陵已经身在长公主府,霍光当下便取了大将军印,带兵领将前往长公主府救驾。

    长公主府的宴会已经开始,厅前的歌姬载歌载舞,好不美丽。

    突然,刺客四起。十五岁的刘弗陵坐在上座,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颇有王者风范。

    不多时,率兵领军的霍光赶来救驾,霍昭昭不顾父亲命令,也偷偷前往。

    刺客行刺昭帝,霍昭昭身子灵活转动,替他挡了两剑。

    局面控制下来后,昭帝刘弗陵下令将上官桀等主谋政变的大臣统统逮捕,诛灭了他们的家族。长公主、燕王刘旦自知不得赦免,先后自杀身亡。九岁的皇后上官姗因为年纪幼,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未被废黜。

    霍光救驾有功,赐金银万两,田地百亩。霍昭昭舍身救主,荣封为郡主,名号扶君。

    养伤期间,霍昭昭暂居宫中未央殿,刘弗陵每日下朝后都去看她,陪她聊天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