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心慌枕上颦西子
濯清知道惜春对贾珍、尤氏有意见,觉得他们拖累了自己的名声。
尤三姐可不是尤氏、尤二姐那个好脾气,她冷笑道:“咱们都是一个园子里住着,谁也别嫌弃谁!”
宝钗怕这桌的事情闹大,那桌上的老太妃面上不好看,道:“明年开春咱们可能就要去金陵,你们在都中,若还有什么事情要办,得抓紧了!是不是啊,清哥哥?”
濯清知道惜春的性子,只是嘴上,未必就是想和尤氏闹翻,点头道:“四妹妹要不要和二妹妹回荣国府一趟,我到时差人送你去!”
惜春见濯清开口,也不再耍性子,只是道:“我不要别人送我去,二哥哥你陪我和二姐回去一趟!我就想拜别老祖宗!”
惜春虽然面冷心狠,贾母对她的好,她还是记在心里的。
迎春就是再笨也看出些不妥来:“三妹妹别闹,哥哥正事多,咱们姐妹结伴回去就是!”
濯清有点心疼迎春的心翼翼,笑道:“仗都打完了,哪有那么多事,回头就陪你们一起去,正好和外祖母、舅舅他们道别!”
濯清称呼贾母、贾政都是以黛玉的口吻。
惜春心里只有濯清一人,见他宠着自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迎春也感受得到濯清的关怀,只是她不知道什么好,想了半天又把头低下了。
黛玉道:“我也去吧,就怕老祖宗到时候不放我走!”
湘云笑道:“干脆大家都去,住个几天,免得老祖宗她老人家惦记这个,惦记那个的!”
尤三姐可不敢对濯清发脾气,心里虽然不爽,总算是忍了下来。
的言语风波,就这么过去了,濯清见岫烟一直没开口,主动问道:“岫烟,我们去金陵,你父母怎么的?”
邢忠夫妇这些年,靠着濯清发了不少财,濯清还有点担心他们舍不得这佛香的生意。
不过濯清担心的事没有出现,不知道是不是岫烟的劝阻,还是邢忠自己就明白生意全靠女婿帮衬。
“父亲已经带着母亲回姑苏老家了,他想在蟠香寺附近买些田地,在那安享晚年,姑苏离金陵也近,万一哥哥有什么事要托他去办,随时都可以去!”
濯清一听乐了,这邢忠倒是有人物生存智慧的人,活的倒比一般人通透。
岫烟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性格估计就是这样养成的。
濯清本来昨天就应该留宿潇湘馆的,黛玉谦让给了宝钗,今天他什么也要赖在潇湘馆了。
紫鹃帮着两人整着被褥,又试试热炕的温度。
黛玉知道哈米克孜亚没有跟濯清回来,留在波斯当她的王国的女王了。
“丽娅姐姐将来也去金陵吗?”黛玉问道。
“要去的,不过水杉还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将来要不要去草原,我还在犹豫!”
如果水杉在江南长大,他肯定不愿意再去草原,水草再丰美的草原,也比不上富庶的江南。
“那丽娅姐姐有的头疼了!”黛玉从来没有去过草原,但是不妨碍她知道那里生存条件恶劣。
“孩子们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父母安排的,他们未必喜欢!”濯清的话离经叛道,黛玉却觉得他的话非常有道理,可能她骨子里就向往那种自由。
不知道黛玉是不是今天,被宝钗有了楠儿之后嘚瑟的表情刺激了,黛玉主动道:“我也想和哥哥有自己的孩子!”
黛玉完之后,脸色通红,右上抓着帕的一只角在不停地绞着。
濯清却破天荒地没有笑她,他怕黛玉脸皮薄,到时候恼羞成怒,反而弄巧成拙。
“那爱妃,咱们就歇息吧!”濯清想,最好在皇上驾崩前有了子嗣,不然又是要等将近三年,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年。
两人有近两年多没在一起,有近三年没有同床共枕,可见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濯清搂着黛玉的芊芊细腰,感觉比以前丰腴了一些,濯清在黛玉耳边细语道:“妹妹似乎胖了一点,稍稍有了些肉肉!”
“那是好还是不好?王太医还我调养的不错,病根已除了!”
“当然是好了,我的王爵还等着咱们的孩子去继承呢!”
黛玉显得非常开心,指在濯清的胸膛上划圈道:“咱们那年在扬州,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就想,将来如果有会嫁给哥哥,我一定要给哥哥生一个大胖子。”
“你想得够远的!”
“哥哥那时候在想什么呢?”
“我啊!我就在想,这么貌美如花的仙女妹妹,不能便宜了外面那些臭子,还是跟着我算了!”
“那你不也想得够远!”
“哼哼!我才见妹妹第一面时,就把咱们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骗人!”黛玉脸一红,不过随即又好奇地问道:“那你想咱们孩子的名字叫什么?”
“妹妹行动好似风拂柳,当然叫水柳了!”
黛玉一听就知道濯清拿自己打趣:“不理你了!”着假装生气,转过身去,背对着濯清。
濯清哪里不懂黛玉的心思,贴着她的后背,对着黛玉的耳朵吹了口热气。
黛玉顿时耳根都红了,声音略有些颤抖:“哥哥别闹!”
“不闹怎么会有孩子,妹妹只管闭眼享受!”濯清不由分便亲了上去。
如此风流兴莫支,好花含笑雨淋漓。心慌枕上颦西子,体倦床中喜娉儿。
妙外不容言语状,娇时偏向眼眉知。何须再道中间事,连理枝头连理枝。
黛玉如今已经年芳二十,不像才大婚时候那么瘦弱,身形已经完全是成熟女人的样子,虽然依然偏瘦,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不堪征伐的女孩。
当然相对于濯清强壮的身体,她还是战斗力非常弱的一方,半夜不得不让紫鹃来替代自己,她则按医书上的吩咐,保持易受孕的姿势。
濯清在水乳交融的那一刻,有一种预感,这次绝对正中靶心,上一次丽娅怀孕,他也同样有这个感觉,事后证明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