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高一功

A+A-

    明末求生记第八十章高一功第八十章高一功

    “曹操。”高一功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道。

    此刻的高一功满脸风霜之色,似乎比当初老了许多,但是也成熟了许多。身上已经有一员大将的气质了。

    一路上被河洛会与孟乔芳咬着尾巴转战千里,有胜有负,有些地方还是崇山峻岭之中,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没有见过。一路上要面临追兵,还有自然环境的恶劣,还有各种各样的背叛。这一段经历给了高一功很大成长。之前很多时候,高一功都是听命于李自成,而这样艰难局面之下独挡一面,却是非常宝贵的锻炼。

    当然了前提是高一功过了这个坎,否则就是他的绝路了。

    但是即便是现在,高一功还不能很好的接受这个事实。那就是李自成身死。

    其实在当初西安失守之后,高一功孤悬延安的时候,他一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后来断断续续的听李自成与罗汝才合兵,在襄阳抵抗住了清军的追击。他也就松了一口气。

    觉得这事情过去了。

    于是乎与党守素合兵之后,大兵东进,大败贺锦,打开通向湖广的通道。就是为了与李自成合兵,甚至高一功现在统领十万大军很多都基于对李自成的信任才聚集在一起。

    李自成身死,让这十万大军的根基都动摇了。

    高一功在愤怒之后,无由的多了几分惶恐。

    他千辛万苦打通了与李自成合兵的道路,却不想李自成已经身死了,对之后的道路该怎么走?高一功已经纳不准了。

    投靠清廷,是决计不能的。双方之间仇深似海,投靠夏朝,也是不能的,李自成之死,就横隔在其中,投靠张献忠。不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多好的。

    之前双方还过得去,但是在李自成进京之后,就任命了四川节度使,掌管四川。而当时的四川大部分都在张献忠中,很明显是要收张献忠的权。当时张献忠是大顺的王爷。

    但是这个王爷是名义上的。张献忠见李自成如此自大,还真以为自己是他的臣子,就与李自成翻脸了。彼此之间在陕西南部,四川北部还有过几次交锋,不过都是万人以下的战斗,李定国挫败了大顺军的行动。

    后面就是一片石之战。

    可以这样,如果没有东虏的话,李自成接下来的目标大概就是四川,先平定张献忠,然后顺流直下平定江南了。

    只是事实没有如

    果。

    但是现如今这一点恩怨,摩擦,也算不得什么了。但是高一功不想投奔的原因,却是不看好张献忠。

    张献忠现在在四川的局势,并不是太好的。谈不上众叛亲离,但是有几分风雨飘摇之态,与大夏没法比。所以高一功如果可以,也不想投奔张献忠。

    “高将军,而今我们如何是好?”党守素问道。

    高一功所部内部很是复杂,高一功在宁夏之败后,收拢残兵,又汇合了西北各地的抵抗清军的武装,可以经过了一次重组,不要看现在有十万之众,但是如今这十万之众,比起当初在延安的数万之众,根本没有办法比。

    这十万之众中,战兵不过五万,而五万战兵之中,高一功嫡系不过三万,党守素大概有万余,剩下的都是各路依附高一功的杂牌军。不过西北向来出将,纵然是杂牌军还是有一点战斗力的。

    所以,高一功不能忽视党守素意见。

    “如今情势不明,当慎重以待。”高一功语气很平缓,似乎刚刚发怒的不是他一样,道“暂且在汉中驻守一段时间吧。”

    这一段时间之内,清军在陕西的主力只有河洛会本部人马,再加上降军。人马不少,但是清军不敢多信任这些降军,原因无他,这些降军能够反叛闯营,也能反叛他们。

    故此清军的总政策是镇之一静,整军,消除缺额。按实际人数整编为绿营兵。所以在驱除高一功离开西北之后,根本没有精力多做追赶了,而贺锦乃是贺人龙亲族,先降闯,后降清,这样的精力已经让贺锦养成了习惯,他虽然现在挂着是满清的旗帜,但是内心之中未必当一回事。

    而清廷似乎也是知道的。故而一时间也不管贺锦死活。而贺锦大败之后,也只能苟延残喘,不敢进攻。在汉中这一段时间内,是安全的。

    “高将军,”党守素道“军中缺粮,汉中不是久留之地,还是早做打算吧。人死不能复生,活人要为活人考虑,高将军不念自己,也要念高夫人吧。”

    高一功一听,就知道党守素是什么意思。

    跟谁打天下不是大,很多人跟随李自成,固然是因为李自成的人格魅力,但是也是为了将来可能的荣华富贵,李自成死了,心中未必没有伤心歉疚,但是更重要的是今后该怎么办?

    甘心为大明朝殉难的人都不多,不要大顺了。

    而且罗汝才的曹营对很多农民军来,也不算是外人。对于很多知道罗汝才与李自

    成恩怨的人,罗汝才临死带走李自成之事,甚至还能理解。如此一来为李自成拼命的心思也就淡了。

    高一功却不行,一来李自成待他甚厚。毕竟高一功还要叫李自成一声姑父,这种亲戚关系虽然不算太亲近,但也不疏远。高一功与李过为什么会成为闯营后起之秀,没有李自成的提拔怎么可能?

    或许是农民军首领的局限性,他们培养的下一代将领都是与他们有关系的,李自成培养的李过,高一功,都是亲戚。而张献忠培养的四大义子,罗汝才培养的一子一婿。

    纵然高一功不念李自成对他的恩德,他也要想,他与李自成剪不断的关系。他投奔夏朝之后,真得能够得到重用吗?高一功表示怀疑。

    但是党守素却不用想这么多了。

    西北本就是贫瘠之地,大军过境,当地粮食很多时候都支撑不了,只能吃干粮。到了汉中之后,虽然又补充了一批粮食,但是数量并不多,党守素所言粮食不多,却是实话。

    高一功道“我知道了,党将军稍安勿躁。”

    “报。”正在两人话之际,却有一人来报道“营外有求见,是毫侯使者。”

    高一功一听,顿时一动,所谓毫侯正是李过在大顺的封号。高一功暗道“却不知道毫侯能不能给我带来一些消息。”

    不过片刻,却见一人跪倒在地,高一功一见,道“郝摇旗是你?”

    郝摇旗道“正是卑职,毫侯有一封书信带给高将军。”

    高一功接过书信,让人将郝摇旗带了下去,他打开书信之后,细细读了一遍,脸色一阵红一阵黑的,红色是怒气上涌,黑色却是脸色阴沉之极。党守素在一边轻声问道“却不知道毫侯所来何事?”

    高一功将书信递给党守素道“党将军以为如何?”

    党守素看了之后,沉吟一会儿,又看了高一功一眼,他感受到高一功对夏朝的抗拒,心中暗道“此策虽然有些弄险,但是却不好为了这事与高将军决裂。”

    “末将并无异议,高将军决断即可。”党守素道。

    “好。”高一功道“既然如此,大军东进,进攻郧阳城。并派出信使,招募郧阳山民。大做声势,我要碰一碰郧阳城,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党守素道“是。”

    随着高一功一声令下,滞留在汉中的大顺西路军猛地动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