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A+A-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的参赛名额是由国际冰协成员国和成员国上年的成绩决定的,每个项目固定名额是一个或是一对,成绩好的国家是有资格多派运动员出赛的,今年年初的世锦赛,男单项目共有三十五人参赛,六人一组进行比赛,按比例最终只有二十四人晋级自由滑,看起来还剩下三分之二的晋级会,但是能上国际赛场的运动员,平均水平都在世界前列,全国前三。

    这些都是题外话,回到这次比赛的重点,许丛歌参加的这场比赛,根本目的是为全国大赛进行选拔,自然还是按照全国平均水平进行评判比较合理,西部地区的花样滑冰项目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冠军组合的影响下,运动员数量增加不少,但注册运动员数量不能代表平均水平,只有晋级标准高了,才看得出质量。

    成年组的赛程是按照世锦赛的程序进行安排的,上午进行的是双人滑短节目和女单组的比赛,女单b组和男单短节目在下午比,考虑到全国大赛的平均水平,自由滑的晋级条件被文业清强行修改成按分数晋级,打分也按照国际冰协本赛季颁布的打分制度来,导致成年组的运动员压力很大,甚至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对此,文业清在接受金凤晚报采访时,很接地气的回应道,“如果学了这么多年,短节目连七十分都滑不到,我劝你退出冰坛。”

    文业清倡导的晋级标准虽然严格,但是足够专业。他这些年指导过的大课程班也算不少了,本人也曾经代表国家在世界赛场上征战,名列前茅,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讲,他的倡导都有一定的权威性,年轻的运动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立足于专业领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竞技场上,只有奖牌能证明一个运动员的价值。

    下午三点半,男子单人滑比赛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许丛歌做完一组热身运动,坐在候场区喝水,他觉得今天喝的水有点多,却不由自主的喉咙发干发紧。

    这不是个好现象。

    在国际比赛当中,每滑完六个节目,就要浇一次冰,以免冰面不够光滑,影响后面运动员的比赛。

    组刚滑完六个人,工作人员重新浇冰,观众们趁着这个间隙跑去上厕所,文业清神情凝重的看着前面的节目回放。

    作为曾经的男子单人滑运动员,文业清内心自然对男单项目关注更多,要求更严格些,但是这一批的运动员是真的不尽人意,二十个人才比了六个,能达到自由滑晋级标准的却只有两人,还有一人将将过线,这样的晋级率,让文业清十分的失望。

    文业清开始担心起许丛歌来,尽管楚骁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过,但是难免许丛歌赛场上不会失误,就算这是楚骁的人,他也不会下留情打高分的。

    许丛歌热完身,喝了点水,身体又迅速的降下温来,被空调冷气吹的一激灵,他正想着去穿衣服,一件运动服就被搭在了他肩上。

    “奶奶!”许丛歌一回头,就见许之妤陪着老人家来给他送饭了,于是满脸委屈道,“你们怎么现在才来?我好饿呀!”

    许之妤笑骂道,“你肚子里蹲着狗吗?光喊饿!这要是全国大赛,我看你吃啥?”

    全国大赛和世界级的比赛,为了避免兴奋剂流入赛场,对运动员的进食把控非常严格,很少有人在比赛前一个多时还吃正餐,许丛歌是个案,许奶奶为了把饭送到候场区也是废了不少劲的。

    “饿了就吃,谁还把你拦住了?”许奶奶被许之妤搀着坐在许丛歌旁边,打开保温盒,一股土豆烧牛腩的味道在周围弥漫开来,“看给你馋的,训练中心不给饭吃还是咋滴?”

    许丛歌一见吃的,自然是马屁拍个没完,遇上许奶奶,那就是溢美之词,赞不绝口了,“那能有您和孙阿姨做的好吃?奶奶您这家伙整得真丰盛,吃完我今天保准比打了兴奋剂发挥的还好。”

    “那你老子我以后就开业卖‘兴奋剂’发家致富吧!”

    “那您可真是太有商业头脑了!”

    吃定了老人家喜欢被辈夸的性子,许丛歌使尽浑身解数去哄着老人家高兴,倒也忘了刚才紧张的不停喝水的感觉了。

    许丛歌早就不记得自己上一次赛前综合征是几岁的时候了,反正每次比赛都是曹志成陪着他候场安慰他,这是第一次,没有教练陪伴,却换得了家人的陪伴,起来,也真是不亏。

    许之妤感觉候场区的空调实在是有些冷,跑到旁边对着空调一阵操作,将冷风的温度调高。

    浇冰结束之后,组下半场的比赛正式开始,许丛歌吃完东西,跟俩人打了声招呼,就紧张的站在候场区观赛。

    组最后一个节目可是边城雨的,尽管俩人相识不久,却都相信着,也期望着能在自由滑和对方相遇。

    边城雨平时看着单纯活泼,一到比赛中却毫不含糊,短节目只有flp四周圈数不足一个失误,其他内容都完成的非常利落,不仅顺利晋级自由滑,甚至还成为了当前短节目排名第一,许丛歌看着他的表情从严肃到豁然开朗,心里不由自主的替他高兴。

    又中场休息了十来分钟,b组的比赛终于开始了,许丛歌觉得有些坐不住,端着水杯来回踱步,仿佛这样就能消除他内心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