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杨学望
那崔陵先是故意用春莺啭来试探李道宗的态度,发现李道宗不为所动。这才表现出了他的真正目的。
唐初的时候,李世民对于大族的处理段很温和,科举制度就是很好的政策。李世民大力推行科举,从根本上断绝了以前的举荐制度,这样一来,很多大族以往控制的领域就不那么保险了,虽然他们家族人才济济,但是怎么也比不了天下千千万万的平民士子的数量,这使得那些世家大族有了强烈的危感。
李熹猜测崔陵很快就会把那个士子推出来,然后好好表现一番,就会以什么大意来“强迫”李道宗来向皇帝李世民举荐这个人,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却能很好的恶心一下李世民,而李道宗在这里面就会扮演一个两头都不讨好的角色。
果然,崔陵继续道:“王爷,如果这些有识之士不能及时为陛下所用,那就甚是可惜了,老夫请求王爷可以像陛下举荐这个可怜的士子,也好对天下普通的百姓有个交代。”
崔陵有心算无心,李道宗虽然婉拒了崔陵的拉拢,但是却有点难以拒绝他第二次,更何况崔陵连天下百姓都搬出来了,要是他不同意,相信很快任城王不顾有识之士蒙尘的事情就会传遍天下,而如果同意了,就等于让崔陵得逞了!这让他一时间很是为难,他不禁有些羡慕那个混不吝的程咬金,要是他的话想必会直接把崔陵这个老匹夫直接扔出去吧。
沉吟了一下,李道宗道:“崔先生的有礼,不过本王确是不知道你的这个有识之士到底有何本事,也不好直接推荐给陛下,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这话让李熹听得直摇头,这不是正好给了崔陵会吗?
只听那崔陵笑着道:“王爷的极是,不过想要考教一下那位士子也不用太过麻烦,他今日正好随老夫来了,在座的都是大家,想必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到底有没有才能。”
崔陵完,不等李道宗出声,示意了一下一直坐在他身边的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站了起来,往前两步就跪在了李道宗的桌前。
“草民拜见王爷,还请王爷给草民做主!”
李道宗皱着眉头看着面前这个“炮灰”,淡淡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崔先生的可是事实?你要好好回答!”
年轻人听到李道宗有些威胁的话,顿时心中打鼓,但此时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回道:“草民叫做杨学望,乃是代州人士,崔先生的是草民亲身经历,万万不敢欺瞒王爷!”
“嗯,你先起来,你的事情,本王自会禀告陛下好好彻查,不过你想要本王举荐你,那就拿出你的本事来!”李道宗坐直了身子,沉声道。
杨学望站起身来,后退两步,拱道:“请王爷和各位先生考教!”完整个人好像一下变得自信起来。
李道宗看着杨学望的表现,不由得暗暗点头,看来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些能耐,在座的可都不是简单的人,竟然还敢当场请他们考教!
“你倒是有些风骨,本王问你,如果给你一州之地,你要如何治理?”李道宗出题道。
李熹听着李道宗的问题,眼神一亮。
杨学望没想到李道宗没有考教自己四书五经、诗词书画,反而问自己怎样治理一州之地,稍微有些愣神。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稍微一想便开口道:“如果生有幸能够治理一州之地,必定不敢辜负皇恩,定会整顿吏治,发展民生!”杨学望此时也不再自称草民。
“如何整顿吏治,如何发展民生?”李道宗继续问道。
“凡贪腐之辈罢之,凡鱼肉百姓之辈杀之,凡尸位素餐之辈免之,凡阿谀奉承之辈迁之,此乃整顿吏治之准!如吏治肃清,民生自然发展也!”杨学望回答道。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李道宗又问道:“如有大灾,州内颗粒无收,朝廷又暂时无力救援,又当如何?”
“生自当散尽家财,与百姓共存亡!”杨学望大声回道。
李道宗这时也觉得这个杨学望确实有些才能,短短时间对于自己的问题回答的不卑不亢,看下面众人的神色显然也认为他答的不错。李道宗不是没想过要考教一下杨学望的学问,可是他本身虽然也有些才气,却更多的是个武将,更何况崔陵既然敢让杨学望出来,肯定对他本身很有信心,这让李道宗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难道真要举荐他?
忽然一个笑声传来,这时间大家都在思考刚才杨学望的回答,所以场内很是安静,这个笑声就显得有些突兀了。
李道宗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李全家的那个子,这时他正烦恼,不由得出声训道:“子因何发笑?本王等人正在考教杨学望学问,你应当好好听着才是!”
李熹制止了想要起身告罪的父亲,而是笑着道:“王爷赎罪,子只是听到这位杨士子的有趣,就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竖子无礼!”李道宗还没话,正有些喜色的崔陵不乐意了,只听他愤怒的道:“此乃治国之道,有何有趣之处?又岂能容你嘲笑?老夫念你年幼不懂事,赶紧给杨学望道歉也就罢了!”
李道宗听崔陵训斥李熹,皱着眉头道:“崔先生,本王觉得道歉就不必了,可不要吓着孩子。”军伍里的人一向护短,李道宗也不例外。而护短的准则就是:我的人我可以打可以骂,但是别人却不行!我的人即便是错了,那也只能我自己来,别人可不行!
李熹见李道宗如此上道,心里想,不得爷这次要帮帮他了。
于是李熹站起来道:“多谢王爷维护,不过子自认为没有过错,不知道崔老先生,为何要子道歉。”
崔陵本来已经不打算理会这个无知儿了,一听李熹的话,怒气又冒了起来!
“好个不知道好歹的娃娃,你家大人可有教过你不知者勿言?不得老夫要找你父母道道了!”着他看向了李熹旁边满脸着急的李全,跟一个孩童过不去显得他崔陵气量狭,只能把事情引到大人身上了。
李全赶紧站起来鞠躬道:“请王爷赎罪,末将教导无方,冲撞了王爷的贵客,末将这就代他向崔先生道歉!”着就要给崔陵行礼。
李熹急忙拦住他,道:“爹爹,孩儿没有错,您不必道歉,不如请王爷听听子的解释,要是王爷和崔老先生还觉得子应该道歉,那子就给杨士子磕头斟茶又如何?”
“子休要胡,你虽年纪幼,但却是男爵之子,又怎么能给一个平民磕头?你且,本王自有决断!”李道宗笑骂道。被李熹这一打岔,心里也不觉得如何烦恼了,倒是想听听这个神童想要什么。
“谢王爷!”李熹整理了一下思绪道:“如果按照杨士子的方法来治理,恐怕那一州之地就要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