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狡兔穴

A+A-

    “原来你爹是陈平,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夜深人静的时候, 许钦拉着陈买询问。

    刚才酒席之间他就花了2经验值查询了一下陈买的百科:“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 谥为献侯。子共侯买代侯。”

    难怪许负见到陈买的面相就他和韩信一样能封侯,原来历史上是继承的父爵。

    “你没问我啊。”陈买一脸莫名,“我爹的名字也没特殊到需要专门介绍吧?”

    许钦这才冷静了下来,确实陈平六出奇计,对于他们这些后世之人来名闻遐迩, 而当时还是怀才不遇,籍籍无名。

    “没什么。”许钦拍了拍陈买的肩膀,“以后可要帮我和你爹处好关系啊。”

    虽然陈买心里是很希望这样,但他眨眨眼睛看向许钦,总觉得这话细品有什么地方不对。

    许钦大大咧咧地在榻上坐下,一只手肘撑在凭几上,托腮看着窗外照射进来的银色月光,问陈买道:“你爹白日里劝我的那话, 你觉得如何?”

    “大兄可听过狡兔三窟的故事?”陈买反问。

    作为一个在学文言文时才从《冯谖客孟尝君》上知道这则典故出处的许钦,面对着没有上过一天课,仅靠自学成才就博览群书的初中生陈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知道的。”

    “那冯谖劝孟尝君的是,‘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陈买道,“如今天下诸侯并起, 风云变幻,孟子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我们也应该早做算。”

    应该如何算呢?温县地处几大势力的交界处,很容易让许钦想到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永久中立国瑞士,被德法意奥四大巨头包围仍然能够左右逢源。

    既然以温县为根据地重建魏国,除了和胡亥派遣的秦军彻底撕破脸之外,许钦暂时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也不想投靠任何一方,一个相对中立的立场,还可以和几方势力做点快递生意,以完成系统布置的任务。

    “我会服父亲给扶苏送信,同时也会亲自和周市一起回去向陈胜复命,并且联合齐、楚等诸侯国向其请命立魏王,这样也师出有名一些。”许钦把关于中立的想法对陈买完之后继续了一些初步的算。

    “大兄还想再开镖局吗?”陈买问,“还记得之前我过,以后开更大的镖局一事吗?”

    “我当然记得。”许钦点头回答。

    “我们要建立魏国,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仗或者修筑城防,都需要用大量的钱。”陈买露出精明的笑容,“仗也是个绝好的挣钱的机会,我们刚好可以重建镖局,这会不送平民的东西了,我们送军队物资和粮食,可以从狡兔那三窟里大挣一笔。”

    不愧是我一开始就相中的优秀员工,简直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还能提出更好的建议,许钦赞许地看向陈买:“知我者,阿买也。”

    干就干,许钦挑灯夜战,连夜就拟写了一份镖局改头换面重新营业的计划书,并且将自己对于温县未来发展的想法都了一遍。

    原本温县的旧部自然对于许钦的提议非常信任,都非常赞同他的想法,魏咎作为一个新来的,自然不好意思反对,而他的谋士陈平则觉得许钦这个计划很有意思,甚至自告奋勇要在许钦动身去陈县之后,替他理镖局事务。

    这可是将来能做一国丞相的人才,许钦自然求之不得。

    温县被围城的时候是五月,现在已经接近十月了。自温县自立到下周边的大县城,短短四个多月里,温县重新扩建了城墙,在每座城门外都修建了外瓮城,又在韩信的建议下,在城墙外另外挖掘壕沟,又在城外分设东、西两大军营,由副将许忻和周市分别管理。

    至于熟石灰的制作,许钦捣鼓了半天,发现只能作为城砖的粘合剂,但温县周围没有像样的石料场,城墙还是照旧用夯土夯制,只能规模使用。许钦在城门和壕沟之间设计了一种用石头垒起的型堡垒,就是使用了那并不理想的半成品熟石灰泥粘合,弓箭手可以躲在里面,下面挖掘了通往城墙下的暗道,作为防御工事。

    温县经历过了上次艰苦的守城战之后,这一次被改造得更加固若金汤,足堪作为魏国的国都。

    许钦动身离开之前,吩咐下去三件事。

    第一件,让县丞秦彭负责,督造兵器,一部分用来发给投靠温县的义军,一部分储存在仓库里,准备卖给其他势力。

    第二件,既然都要独立建国了,许钦一手创办的镖局就正式转正,从原本的私营变身国营,成为了魏国的官邮,而且实行军事化管理。原来温县令的属官邮书掾王益成了这个官方邮政局的主管,许望还特地调拨了一百位骑手,作为官邮的属卒,最开始跟着许钦干的那些骑手各个都升了职,如今每个人负责一个十人编队,成为光荣的官邮队长。

    当然,对于官邮许钦还有一整套的想法思路,他人不在温县,就交给陈平摸石头过河了,反正陈平是陈买的父亲,算是创业员工的自家人,这镖局一步步成立到熟练运作也有陈买的不少心血,冲着这一点陈平也会用心将其理好的。

    第三件,则是再次确保温县起事的那些人的利益,一旦拥立魏王,则许望为国相,韩信为将军,魏咎带来的那些人都居于副焉,这样可以防止这个新生诸侯王国的权力被外来人士架空,一切还能处在许钦控制范围内。

    将这些事都交代清楚了之后,许钦放心地带着陈买,和周市一起率领原先从陈胜那“借”来的一千米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地渡过黄河,朝陈郡一路赶去。

    陈胜称王之后制定的是主力西征,其余军队向四面扩张领地的战略。他命令自己最亲信的合作伙伴假王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主力,西击荥阳,想要攻破函谷关直达秦帝国的政治中心咸阳。同时又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派遣了四名副将:

    陈人武臣率领三千农民起义军北渡黄河,攻赵地,汝阴人邓宗率兵向南攻取九江郡,剑指淮南地区;广陵人召平带人攻广陵;魏人周市攻魏地。

    在这些被派出去的义军将领中,吴广久攻荥阳不下,召平屡攻广陵而不克,令起义军的进程受到了极大挫折,陈胜心中十分焦灼。

    而武臣虽然从白马津强渡黄河,沿途壮大队伍至数万人,连得赵地十余城,但却不受陈胜节制,隐隐有自立之意。

    在这个节骨眼上,许钦带着周市从温县回来向陈胜复命,无疑给了逐渐控制不住部将的陈胜极大的面子。

    陈胜派人设宴给许钦、周市接风洗尘,宫室华丽,酒宴丰盛,而陈胜穿着华美的衣衫,和许钦当初在雨夜破屋里见到的那个布衣庄稼汉俨然是另外一个人。

    许钦心里知道,陈胜已经变了,历史上这个时期陈胜已经开始杀死抖落他贫穷时糗事的同乡,那些“苟富贵,勿相忘”的亲朋好友已经被陈胜渐渐疏远。

    权力是最好的糖衣炮弹,品尝过它的甘美的人,很怕不能将它随手掌握在手中。

    因此当许钦趁机酒宴上气氛正好,提出要立魏咎为魏王的时候,陈胜犹豫了:“此事容我再议,朕还不曾见过魏咎,怎么知道他品行如何?能否胜任魏王?”

    “我观魏咎为人谦逊,仁爱宽恕,于品行上是完全无碍的。”许钦极力推荐。

    “许钦和周市你们二人均出自魏地,在攻下魏国故土上功劳更大,依我看,你们两个谁当魏王都比魏咎这个人令我放心。”陈胜语重心长地,“而且你们都是一早就跟着我征战的心腹,我不信任你们,难道还要信任别人吗?”

    许钦嘴角上勾,在别人看不到的角度带上了一个嘲讽的微笑。他又如何不知道陈胜此刻心中的算。

    一山不容二虎,如果许钦和周市心中都有意于魏王之位,有了陈胜这句话,私下少不了勾心斗角,光内耗就给他们耗完了。

    虽然现在两人都对当这个魏王毫无兴趣,但倘若其中一人想要当,陈胜将其扣在陈县,一个光杆将军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许钦突然怀疑起历史记载里语焉不详的田臧杀吴广,是不是也有陈胜故意挑起两人之间矛盾的因素在里面。一想到这里许钦就不由得感到悲哀,如果是这样,那么陈胜心里能相信的还有谁?为了投敌对他下杀手的车夫吗?

    心直口快的周市马上提出反对意见:“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如今天下共同反叛秦王朝,依此道义,必定要立故魏国国君的后裔才行。”

    许钦也:“论攻城略地的军功,我不如周市将军,论国君血脉的正统性,我更是差公子魏咎远矣,还请陛下慎重考虑,只有立魏咎为魏王,才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彰显我张楚灭秦的道义。”

    陈胜扶了扶额,显然对两位并不怎么听话的部下很是头疼:“大道理我都懂,但这件事还需要多召集些人慎重考虑才好。”

    许钦知道陈胜这是做了退让,便也不再紧逼,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只是大唱赞歌:“陛下英明,定会被上天眷顾的决断。”

    毕竟历史上周市派人前往陈郡迎接魏咎,使者在陈县与魏地之间往返五次,从九月份一直坚持到十二月份,才让陈胜答应放入。这一次因为许钦穿越过来后算了剧情线,魏咎带着陈平没有去陈郡投奔陈胜,而是直接投奔到温县来了,也给了许钦和周市服陈胜立魏王更好的筹码。

    毕竟比起仗建立威信的许钦和周市二人,空有国君后裔身份,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贡献的魏咎,看起来更像是被两人联手拱立上去的一个面子工程,引不起陈胜的猜忌。

    许钦心想,回去就找些人在陈胜面前美言,想来请立魏王无需再等候四个月之久。

    作者有话要:  许钦:热烈庆祝快递事业再上新台阶

    陈买:我们的目标是,挣大钱

    周市:曾经有一个魏王摆在我面前……

    许钦:我们都不太想要去当

    晚上过节哈皮去了,看了个人狼荒野求生的免费电影,浪回来补了后面的一千多字,感谢大家的包容么么哒

    哦对了,我设置了最低一档的防盗,如果订阅不足30%,可以等6个时后观看,在阅读上遇到什么问题请及时在评论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