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高人登门
朱博这样的话,根本没把儒家圣贤放在眼里,更是没有把天下儒生放在眼里,这明摆着要打齐郡儒生的脸。
齐郡的儒生当然就不会这样善罢甘休,如今在朝廷,还是有不少的官员,都是齐郡大儒的门生,他们当然也不会被朱博这些话给唬住。
独尊儒术可是国策,儒家如今已经盛行了几十年,岂容朱博这个游侠来诋毁?
他们当即联合起来,准备上书给皇帝。他们必须要让朱博知道,这样的行为,就是与全天下的儒生对抗。
大汉这个时候,言路还没有完全被堵塞,平民也是可以上书,负责处理这些事情的是公车署。
朱博当然是没有闲工夫去理这些儒生,他现在是忙的飞起。一下子将这么多属官全部罢免,官府运作自然就不通畅。好在他任用了当地的游侠来帮自己,也没有人敢来闹事,可这些人对于文吏之事,完全不熟悉,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就上。
就在朱博头疼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悄悄来拜见朱博。
虽然儒家是官方承认的学术,但是在齐郡这个地方,其他的学术并不是就销声匿迹了,他们仍旧是用自己的方式存活着。如今朱博公然诋毁儒术,嗅觉灵敏的非儒家之人,一下子就看到了会。
来拜访朱博的人,名叫甘忠可,自称学的是黄老道派。
朱博听到之后,瞬间就来了兴趣,他当然也知道,黄老道派在汉初时十分盛行,还造就“文景之治”,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这人竟然主动送上门来,看来是老天都在帮他。(刘骜:老子的主角光环,都被你抢去了)
甘忠可身上穿的衣服,不是一般的儒袍,而是绣着太极八卦的道袍,一看就是与众不同。他的行为举止,都表现的十分有仙气,俨然一个得道高人的样子。朱博当然也是要试试他的底细,毕竟现在还是有很多投分子,冒充高人,四处骗吃骗喝。
一番寒暄之后,朱博就发现,这个甘忠可,明显是有备而来。他在来之前,肯定是下了很多功夫,因为他对于朱博以前的事迹,是非常的清楚。朱博来这齐郡没多久,怎么自己的事情,似乎早就传开了,朱博都有点幻觉,自己什么时候,名气变的这么大了。
不过朱博对于这个甘忠可所的大道理,听的也是云里雾里。接着,他还带来了自己著的书包元太平经。
朱博现在也没有办法了,这个人口若悬河,看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还有自己的著作,似乎有两把刷子。
朱博对他道:“既然如此,本太守便给你会,若是处理不好,本太守可是要治你的罪。”
甘忠可却直接对朱博摇头道:“这齐郡之事,交由我弟子便可。”
他的意思,就是齐郡这么的一个地方,不值得他出?朱博听到这里,吓了一跳,这人口气也太大了吧。原来他根本没有把自己这个太守放在眼里。
朱博当即大叫道:”口气倒是不,上一个在我面前夸下海口的人,现在尸体都已经入土了。”
甘忠可完全是不惧朱博的威胁,仍是是十分淡然道:“我此次前来,也不为求官,又有何惧?”
朱博惊讶道:“你不为求官,又有何目的?”
甘忠可缓缓道:“我所求的,对太守来,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这里的事情处理好了之后,你只需将我引荐给陛下即可。”甘忠可现在当然清楚,朱博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通过他的引荐,肯定是可以见到皇帝的。
他学的是黄老道,但又不是传统的黄老之术,他的主张是结合了传统天人感应思想与道家思想。虽然他有鸿鹄之志,可是现实的情况,却让他有志难伸。如今遇到了朱博这个看不上儒家的人,他当然要抓住这个会。
他认为,现在大汉气数将尽,董仲舒的思想也挽救不了。只有他的主张,才是真正的救世之道。先将齐郡治理好之后,露出一点锋芒,然后再去见皇帝,提出自己的主张。
他甘忠可,就是那个怀揣着救世梦想的男人!
朱博见这个甘忠可竟然是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当下也是完全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不过如果他真的能够解决他目前的问题,明他还是有几分水平,朱博当然就可以带他去见刘骜。刘骜现在对于人才,还是非常渴求的。
朱博问道:“你见陛下,是为恢复黄老之术的地位?”
甘忠可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笑着道:“齐郡之困解决之后,太后可要遵守诺言。”
朱博可当即大叫道:“你以为本太守是什么人,若是你有真才实学,我定会为你引荐。”
甘忠可即起身,对朱博拜道:“有太守这话,我便放心了。明日我的弟子便会来到府衙,听候太守的调遣。“完,他便与朱博拜别,准备离去。
朱博看这个人,搞的这么神秘,自己连他的来历都没有搞清楚,便阻拦道:“且慢,你不能就此离去,若是你戏耍本太守,本太守哪里去寻你。”
甘忠可笑道:“我岂敢戏耍太守,我在离太守府衙不远的地方,有一私学,若是太守不放心,便命人跟着我便是。”
朱博当即让一人,跟着他去了。这个甘忠可,让他十分不放心,这么大的口气,与江湖术士有得一拼。
不过第二天,果然是来了三个年轻人,一个叫夏贺良,是重平人。一个叫丁广世,容丘人。还有一个叫郭昌,东郡人。
朱博与这三人简单交流了一番,发现他们倒也是一副很有学识的样子,比甘忠可靠谱许多,当即便将他们三人,安排了下去。
而甘忠可,确实也如他所的,在私学里面,教着自己的弟子。朱博也让人向他左邻右舍打听了,他这私学,已经开了很久,他平时除了传授弟子,就是写书,作息十分规律,并不常外出。
朱博见此,便也放心下来。
包元太平经,就是太平经的前身,第一部道教经典。后来在民间得到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很多分支。大贤良师张角,利用这本书,创立太平道教。张道陵结合这本书,创立了天师道教。于吉也利用这本书,让自己成为当地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