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拐杖老师

A+A-

    大家听到张鹿一言,顿时眼角泛酸,看着这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在y县的他们总觉得自己在的城已经是农村了,没想这地方更苦,山上没有饭店,没有旅馆,没有一点娱乐,全部都是破旧的土屋木屋。地面也是土路,坑坑洼洼。很多孩子们穿的是编织的草鞋。还都已经磨损得很严重了。嫩脚都红通通的。

    这地方是有多落后啊按照理真的不应该吧怎么会这样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可事实是国内就是有这么多的地方,没被重视起来。

    艾看到此时的场景,他觉得自己已经是所有人中条件最差的了,跟这些孩子比起来,深感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书包只分发了二三十个。还剩下百来个。今天是上学日。

    “我们去香山学看看吧,上回我们还没去。”胡鸢跟着张鹿。

    “好”

    于是男人们便扛着箱子,胡鸢是记得路的,他的方向感很好,当初刘老二带过一次。

    来到河边,众人看到了那一条山路。

    “过了这个河,然后在上那一条山路,绕过去,才可以到。”

    “你早今天要爬山啊,我就不穿这一身了。”

    胡鸢笑了,今天不抱怨这地方破了,长进了他原本还头大,等下郑麟来了,会不会直接跳脚,因为这边住的,可比自己的古厝条件更差。目前来看,他还没反应。

    众人看着郑麟,穿着衬衫,打着领带,还有擦的发亮的黑皮鞋。今天还想着是来看工厂的,自己作为时光家居的代表,总不能太弱爆。

    可是到了,他却惊呆了,什么话都不好。他第一次进大山,以前都是在大都市生活。

    “你可以不去啊”张鹿道。

    “你让我不去我就不去啊我就要去”

    这两个人不话就算了,一话准时开怼。

    郑麟也无所谓,这身糟蹋了就糟蹋了,反正他的衣服多,山里的学么他还是蛮想去看看的。

    于是男人们肩上背着物资,踩着石头子,开始趟河。

    趟过河,开始走那条曾被张鹿称为死神之路的山路。

    在地下看着是一回事,自己爬又是一回事。

    张鹿紧跟着胡鸢的身后,拉着他的。

    “你别看下面。”张鹿声道。她记得胡鸢恐高。胡鸢走在前面,一扛着东西,一向后拉着张鹿,东西挡着他的视线,当然他也不敢看下面,怕等下自己先晕了,连带张鹿一起下去了。

    只能步伐越来越快,好在这条路只是,但是其实并不难走。

    大人的脚程,走完这段路,都得花上40多分钟才可以走完。

    走完又是一段上坡,已经可以看到那个学。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大门十分破旧,左右的字还清晰可见“教育为本,百年大计”香山学。

    然后便是一整片草地,一个五星红旗的旗台。

    这片草地,便是孩子们活动的地方了吧,没有一样器材设施。

    一层平楼,三间教室。

    可以看到目前只开放一间,其他两间都是大门紧闭。

    几人走到教室的边上看着,里面大概也就二三十个学生,都端正的做好,台上的老师是一个老人家,看起来大概60几岁,竟拄着拐杖。

    听老邓头。

    这个老师在香山学坚守了40年。

    教语文,是他。

    教数学,是他。

    教美术,是他。

    教音乐,还是他。

    六门教学,一门不落。为什么拄着拐杖,有一次送孩子回家的路上不甚左腿摔伤,落下残疾,至今腿里还有一块钢板。

    过去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坚持着,教过数不清的学生。

    他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知识,能够走出大山。是他最朴素的教育理念。

    也很多人真的走出了大山,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就是了。

    “其实以前也有不少的学生,后面很多人在外地务工,站稳的脚跟,有会就会把孩子接出去。现在剩下的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在外面做着粗活,还得工作,没法兼顾带孩子。没办法,只能留下了。”老邓头叹道。

    “我儿子也是从这个学校出去的,现在生活的很好,也不太愿意回来了。”

    整个人好似在回忆,语言中带着一份悲凉。

    他们看到黑板上写着,未来。

    “未来想干什么”

    “我未来想当医生。”

    “很棒,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不过要读很多年噢,成绩也得很好才行呢。不容易噢。”老师道。

    众人这老师还真有点意思。

    “我未来想当老师,跟老师一样,教书育人。”

    “我未来想当解放军,保卫祖国的疆土”

    “那你就得多锻炼了,以后上学先围着学校多跑5圈,从现在开始练体能,没准还真有会。瘦了吧唧的。”

    孩子听得脸一红,外面几人听得都憋着笑,没见过这样教学的老师

    “报告,我未来想当画家。”一个女孩腼腆地举起了道。

    到想当画家的那个朋友,张鹿有印象,就是当初看到的那个女孩,张鹿拉拉胡鸢的,示意他看过去。

    胡鸢也认出来了,半年没见,长大了不少,还是两个辫子,很是可爱。想当画家吗

    “很好,老师记住了你们的梦想。要从开始努力,做准备。好好读书,走出大山,才能实现梦想”拐杖老师道。

    大家注意到,他已经满头发白,但是话铿锵有力

    走出大山,在这些外面来的人看来,是多简单的愿望啊,可是这些孩子们,每天都得不断地提醒自己。

    在外面看着的几个人受到了老师的感染,在电视上看希望学,希望工程,但是亲眼所见,又是不同。未来

    很快下了课。

    其实上课的时候,拐杖老师已经注意到有来客了。

    “你们是”

    “我们是山下林业加工厂的人,上来看看孩子们。”

    “老师,我认识他们,他们是大哥哥大姐姐。”

    女孩看到张鹿胡鸢,十分激动,曾经给过她糖果,还给自己画画的大哥哥大姐姐。

    她从那时候开始,就想当个画家。

    “我知道你们,有听村里人讲过,好像做了一个牌子,叫素问”

    用香杉树做成家具,一定程度上,也是缓解了村民的压力。这群人他知道。

    “对今天来是想给孩子们送点东西。”

    拐杖老师看着这些人,全部都是衣装整齐,十分体面。

    赚了钱,还懂得回馈,还算是不错的年轻人。

    “那就太谢谢你们了。物资确实匮乏。哎。”

    孩子们一听到有东西拿,全部都围了过来。

    郑麟一个个分发,书包,文具。

    “谢谢哥哥。”想当画家的女孩,甜腻腻地冲着郑麟一笑,把他的心都快化了,这孩子怎么能那么可爱呢

    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

    “哥哥放痛痛。”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浮夸少年郑麟还有孩子气的一面。

    “谢谢哥哥。”

    “谢谢哥哥。”

    孩子们拿到新书包,等不及就背在身上,觉得很合适,又直接把自己的布袋里的书都倒腾出来。

    郑麟注意到,这些书都是旧的,看来已经传了好几人的了。

    胡鸢定了200个,实际上,只发了不到一半。整个香山县,没那么多孩子,有的年纪还。

    “这些物料都留给学校了,以后如果有需要的你们在领,毕竟东西也是会坏的,会用完的。”胡鸢交代拐杖老师。

    “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