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八旗破阵
眼下缺口处密密麻麻的都是士兵,有正在仓皇撤退的绿营兵,有奋起追杀的平南军,双方犬牙交错混在了一起。满鞑竟然下令这个时候开炮,绿营兵和平南军都会受到伤害。
好狠!
金声桓睁眼看去,就见到十多枚硕大的弹丸划过低空落在缺口处,砸在倒塌的城墙上复又弹起,一路滚动弹跳着向前,所过之处一路血肉横飞,犁出十来条血迹斑斑的道路。
这边的炮弹还未停歇,又是一连串的巨响,又有十多枚炮弹陆续飞来,满鞑火炮竟然轮流开火。
看着那被推到距离城墙只有一里多地的满鞑炮阵,金声桓恨得牙根痒痒。
“命令所有大炮对准满鞑炮阵,给我把他们灭了!”金声桓嘶声低吼。
“是!”他下传令兵匆忙前去传令,敌台上的火炮开始调转炮口,其他地方的火炮也急忙往这里调运。
不过泗州城墙火炮虽然有几十门,可大部分都是固定在城墙的炮台上,根本就没有可以移动的炮车,仓仓促之间想调过来压制满鞑又哪里那么容易。
“我早应该发现满鞑的意图的!”金声桓内心懊悔着。
城上能调动的火炮数量太少,根本无法压制清军炮击,缺口处正在追杀绿营兵的平南军死伤惨重,金声桓不得不命令他们退下,这也使得大部绿营兵逃过了一劫,得以安然逃回后方。
这次多铎没有责罚他们,因为负责指挥的绿营兵将领许彪都战死了,可见绿营兵已经尽力。多铎命令这部分绿营兵暂且前去休息,换刘忠部继续进攻。刘忠原是顺军将领,奉李自成的命令守黄河北面的怀庆府,多铎率领大军攻伐潼关路过怀庆,刘忠抵挡不住八旗兵的进攻便缴械投降。
对许彪军的溃退,刘忠嗤之以鼻,虽然现在大家都是绿营兵,可出身顺军的他对明军还是很瞧不上。
“兄弟们,给老子上!让城内的官军看看咱们的厉害!”刘忠像往常一样做着战前动员,面前的敌人还是可恶的官军,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变。
刘忠的军队果然比许定国的下精锐很多,也更敢战一些,进入缺口之后和明军杀了个难解难分,让后面观战的多铎微微点头。
不过照这样下去想打入城去也是很难,多铎不愿再在泗州耽误时日,便命令李率泰带着两个牛录真满八旗兵夹杂在刘忠的队伍之中对缺口展开进攻,务必今日拿下泗州,在城中宿营。
“王爷您瞧好吧!”李率泰敲着胸口的铁甲,大声保证道。
“总兵大人,满鞑又派了援兵参加攻城!”
就在金声桓正全神贯注着缺口处的攻防之时,负责了望的哨兵报告道。刚刚没有发现清军调派炮车让金声桓很是内疚,特别命令专门的人观察清军的动向。
金声桓闻声看去,就见到五六百清军正缀在攻城的绿营兵之后。这部清军明显和缺口处厮杀的绿营兵不同,不管是衣甲打扮还是精神气。
刘忠的下原是顺军,刚刚归降清军不久,只不过外面匆匆罩了一件绣着“兵”字的坎夹,就连头上圆锥型的白色凉帽也只是军官才能配上一顶,普通的绿营兵还带着原先顺军时那种笠帽。
而这伙儿清军,各个身上都穿着全套的铠甲,头上戴的也是铁盔,顶部高高的尖针上是红色的缨穗。身形更是膀大腰圆,看起来就凶悍无比,远非赢弱不堪的绿营兵能比。
满鞑终于出动八旗兵了!金声桓顿时振奋了起来,一连串的命令传了下去,一千平南军预备队立刻开始做着准备。
死守泗州的任务就是迟滞满鞑消耗其有生力量,就是杀得绿营兵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缺口处,哨正李萧正带兵和绿营兵厮杀。在不久前的满鞑无差别的炮击中,他下士兵死了七八十号,这还是满鞑的实心炮弹,若是换了敌情司研制的开花弹,恐怕死掉的兄弟会更多。
不过即便如此,李萧还是带着剩下的八百多兄弟死死顶着,顶着绿营兵的再次进攻。虽然平南军还有两千军队未参加战斗,但那是最后的预备队了,不到关键时刻不能轻易出动。
兄弟们都非常的英勇,相互间配合的也很娴熟,各个旗就像一个个磨盘一般,把攻入缺口的绿营兵磨得血肉模糊。李萧站在阵中指挥着,做到哨正的官职已经不需要再亲自带队厮杀,不过对出身西山军敢战士的李萧来,挺枪肉搏要比在后面指挥来的爽快的多。
突然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响起,那是在提醒他注意,李萧连忙定睛看去,就看到从绿营兵的后面冲出数百全幅盔甲的锐士来,向着自己的下发起了猛烈攻击。
一个旗的士兵还想往常一样试图剿杀这伙新入的八旗兵,谁知道防守的盾牌刚刚抬起,就被迎面而来的狼牙棒砸的粉碎,拿盾牌的士兵口吐鲜血的倒了下去。其他平南军士兵大惊,数支长枪同时辞了过去,那拿着狼牙棒的八旗兵只是稍微侧了侧身子,躲过刺向要害的长枪,其他长枪刺入了他的铠甲,使枪的士兵却震惊的发现竟然无法刺透铠甲,原来除了外面的铁甲外,这八旗兵在里面还穿着两层铠甲。
这八旗兵挥动的狼牙棒挥舞着,数支长枪被狼牙棒砸断,拿枪的平南军士兵狼狈后退,一个火铳来不及勾动扳,就被迎头一棒砸的脑浆迸裂。一个旗的明军竟然被这个八旗兵打穿!看得阵后指挥的李萧暗暗心惊。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冲在最前方的都是八旗军中的白甲兵,人人身穿三层铠甲,是八旗兵中陷阵的死士。其盔甲之厚非强弓今弩不能射透,普通力道的长枪刺击根本无法刺透三层铠甲。
李率泰带领着两个牛录四百多八旗兵,向着缺口处的明军狠狠杀了过去,二十多名白甲兵为前锋一下子就凿开了明军的队形,打了明军一个措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