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战后小息 少阳道长诵道经

A+A-

    眼见四个喇嘛已然没了踪影,臻浩也是一阵后怕,最后一击,那四个喇嘛明显是在做最后一搏,若是自己接不住,那是必死无疑,要是接住了,他们就可以借助会,直接跑路,好在自己还是有点压箱底的底牌,否则,此刻他早已躺下了;

    臻浩站起身来,稳了稳心神,运功先将断了的肋骨恢复原位,又调集真气滋养了内脏一番,好在自己肉身坚固,否则刚刚那一击,仅凭驭剑术是决计抵挡不住的,抬头看向藏经阁的方向,随后摇摇头叹息了一声,迈步朝着东厢房走去,他现在暂时不想参合流云寺的事情了,倒不是怕了,而是他需要想一想,这件事值不值当,虽然耽误不了多长时间,但是万一那帮人再来的时候,带了更厉害的帮,自己又不是澄明,压箱底的绝招都使出来了,还受了伤,再来一次,自己可就不行了,不像澄明,臻浩可是看的明白,澄明和尚看起来似乎是深受重伤,实际上只是内力一次性耗尽产生的表象而已,没见他稍稍打坐调息之后,就能施展凌空虚度那般绝顶的轻功,反正接下来自己得好好研究一下;

    回到厢房,桌上的碗筷早已不见,想必是慧云和尚收拾的,“唉,真是累啊”,臻浩心这是真的累,自己既然插进来,总不能一走了之,又要时刻防备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刺客杀,心里感觉颇为乏力,回想下山之后一路的经历,臻浩长叹一声,还是在山上清静;

    臻浩将蒲团挪了挪位置,盘坐下来背对着房门,将包裹放下,从中取出一部经书打开铺摊在桌子上,闭眼默念静心咒,渐渐的忘却了烦恼,心也平静了下来,着才捧起经书,直接读了起来:“道者,虚无之至真也;术者,变化之玄伎也。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会道。人能学道,则变化自然。道之要者,深简而易知也;术之秘者,唯符与气、药也。符者,三光之灵文,天真之信也;气者,阴阳之太和,万物之灵爽也;药者,五行之华英,天地之**也。妙于一事,则无不应矣夫学道者,第一欲得广行阴德,慈向万物,救人危难,度人苦厄,轻财重道,施恩布德,最为上善。遵戒避忌,第一戒贪,第二戒杀,第三戒欲。守此,实学者之坚梯,登真之枢要。苟不依承,是求没溺之渐矣。”

    臻浩读到此处,抬起头来,品味回想了一番,摇头轻声道“看来自己还是没能守住本心,到底犯了戒忌,因自己功法特殊贪念他人内力,生死之根本,欲为第一,想要完善自己所学武功,却往往忘了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道士,不该实在不该,修道第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不过既然踏足江湖,没有高深的武功,自己也是寸步难行,救人危难,度人苦厄,便是无从起了,自保都不能,何谈救人”

    臻浩不再多想,捧起书继续参读:“混沌之先,太无空焉;混沌之始,太和寄焉。寂兮寥兮,无适无莫。三一合元,六一合气,都无形象,窈窈冥冥,是为太易,元气未形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元气无号,化生有名;元气同包,化生异类。同包无象,乃一气而称元;异居有形,立万名而认表。故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为表,妙为里。里乃基也,表乃始也。始可名父,妙可名母,此则道也,名可名也,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道,异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週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乃自然所生。既有大道,道生阴阳,阴阳生天地,天地生父母,父母生我身”

    臻浩此时已然陷入玄妙之中,物我两忘,读到妙处,如那童生学书般摇头晃脑,好不自在:“元气本一,化生有万。万须得一,乃遂生成。万若失一,立归死地,故一不可失也。一谓太一,太一分而为天地,天地谓二仪,二仪分而立三才,三才谓人也”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穿透心灵,从内心深处将臻浩从玄妙之中惊醒,诵经被打断,臻浩也不苦恼,面带微笑,平静的回头,原来是澄明老和尚站在门口,同样微笑的看着臻浩;

    “师弟你倒是自在,也不怕歹人乘虚而入”澄明见他毫无戒备之心,一脸无所谓,不由得调侃;

    “这不是有师兄你嘛”臻浩打了一个哈哈,他其实是大意了,不过也是考虑过的,知道澄明一直关注着他与那四个喇嘛的战斗,知道他受了伤,肯定不会放任不管;

    “读到哪里了?”澄明也知道其中原因,虽然他还没有完全恢复内力,但是护住臻浩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他在门外听到臻浩诵读道经,心中颇有触动,也是见猎心喜,这才走进房内,忍者内心继续听下去的冲动,一声携带狮子吼功力的佛号打断了臻浩的诵读;

    “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人亦法之,号为三焦三丹田,以养身形,以生神气”臻浩随意的看了一眼经书,随便挑了一段读了出来;

    “师弟怎么想?”澄明想要知道臻浩对于元气修炼到底是怎么想的;

    “天地自倾,我命自然”这句话同样出自臻浩所读之道经,臻浩有感而发,顺口就了出来;

    “道家元气之论,当真是高深莫测”澄明将这句话在心中过了一遍,点点头,甚为满意;

    “哦,师兄身在佛门,对道经也有研究?”臻浩诧异,这是他遇见的第二位,对道经有涉猎的和尚;

    “岂不闻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澄明这句话倒是把臻浩的愣住了神,不过仔细一想,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道之所在,包容万物,道门始于上古,儒们亦是传承千年,佛门虽是外来教派,但是自汉时起,也早已溶于中华大地,三教都推崇一个“净”字,清清净净的心灵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