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拿下弘农
姓名:马岱(字伯瞻);武力:95;统率:94;谋略:2;政治:65。特性:骑将:统率骑兵作战时:武力+,统率+2;斗将时武力+5。练骑:善于训练骑兵,训练骑兵时,武力+,统率+2,谋略+3。骑兵作成时间减少,训练效果增加。伏兵:当马岱作为埋伏方,伏击敌方时,自身武力+2,统率+3,谋略+,士卒综合战力提升5%;当马岱作为被伏击方时,自身武力+3,统率+2,士卒综合战力提升5%。伏击战与人斗将时,武力在+3。
这边战役已经结束,那边的刘辨才刚刚收到斥候的禀报,斥候几乎是在刘辨收到系统提示的同一时间,到达的弘农县城。至于阴平关的杨安儿倒是比刘辨要早收到张烈等人的消息,而且也迅速作出了相对应的反应,倒不是杨安儿愚蠢或者盲目,而是因为情报的不对等,马超和马岱对张烈的支援,除了派遣马超和马岱的刘辨以外,就只有安排兵力和后勤的马超之父马腾,以及因为经过自己防区,有所碰面的杨安儿等渺渺几个人知道,就连张烈也都是在马超和马岱到达沔阳县之后,才知道刘辨有安排人员前来支援的。也就是因为马超和马岱的突然来援,才让张烈制定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作战计划,他要的就是打张任一个措不及,因为情报的不对等,张任丝毫不知道马超二人的到来,所以,才会败的那么迅速和突然,一直被人打到龟缩在了葭萌关内。
在将张任逼退到了葭萌关内之后,张烈留下向宠镇守沔阳县,之后派遣马岱领五千步卒前去支援杨安儿,以便顺利实施对绵竹的收复计划。原本张烈等人是想让马超领骑兵前去驰援的,可是,后来才想到,阴平关到绵竹的这一片范围内,根本就不适合骑兵作战,反倒是沔阳县到葭萌关的这片区域更加适合和需要骑兵的威慑。所以,最终决定让马超领骑兵留下辅助张烈,威慑葭萌关的张任,让马岱前去阴平关辅助杨安儿对绵竹的收复计划的实施。
先不提张烈和杨安儿等人怎样商议对绵竹的攻略,这边刘辨原本以为在收服了张济和张绣叔侄以后,弘农郡中应该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力量了,但是,经过张济的一番解释后,刘辨才知道,原来,董卓在觉醒了枭雄特性以后,再到吕布假死脱身,董卓几乎对所有人都产生了猜忌。除了董卓自己以外,董卓不再完全的信任任何人,对所有人都留了一。就好像明面上镇守弘农的是张济,实际上,董卓还派了他的心腹将领之一的华雄,镇守紧邻河南郡的黾池县。也就是在对持弘农县时孙怯分兵攻打的县城,这个华雄其武力不差,统率也并不低,孙怯想要拿下黾池县,还得花费一番功夫才行。不过刘辨倒是不担心孙怯拿不下黾池县,毕竟一个的华雄,还挡不住史诗级武将孙怯的脚步,毕竟,他华雄始终是一个人,而且黾池县相对于弘农县来讲,始终是要差上不少的!
暂时不去考虑孙怯那边,刘辨先派遣张济和张绣叔侄分别领军,前去收复弘农郡的其他郡县,相信以张济叔侄,从董卓进京时就镇守弘农的威望,想要收复余下的几个郡县,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而事实也的确如同刘辨预料的那样,张济叔侄在弘农的威望几乎超过了董卓,余下的陕县、宜阳二县的守将,当得知前来攻打二县的是张济和张绣时,直接一仗不打,毫无反抗的就投降了。就在张济和张绣叔侄顺利收复余下的陕县、宜阳二县时,位于黾池县的孙怯,也终于在试探了几次之后,亲自领军对黾池县发动了强攻,在史诗级武将孙怯的带领下,一举攻上了黾池县的城墙之上,当华雄前来阻止孙怯,意图给自己的士卒,制造将孙怯军从新打下城墙的时候,这场攻城战就已经宣告结束了。因为,交不过一个回合,华雄就被孙怯一棍子击中背心,从而岔气晕了过去,被孙怯生擒,主将都被生擒了,仗自然也就打不下去了。孙怯顺利的收复了黾池县。
“叮,系统检测到孙怯与华雄展开厮杀,孙怯基础武力06,特性武神武力+0,特性迅雷武力+9,武器如意棒武力+,坐骑筋斗云(马)武力+,孙怯当前武力2;华雄基础武力96,特性悍勇武力+3,不屈武力+5,武器破阵刀武力+,坐骑血红马武力+,华雄当前武力06。叮,系统检测到孙怯综合武力高出华雄2点,触发秒杀!叮,系统检测到孙怯生擒华雄,因华雄为超一流武将,特奖励宿主000功绩点!”
姓名:华雄;武力:96;统率:90;谋略:69;政治:3。特性:悍勇:与人斗将时武力+3。不屈:与基础武力不如自己的武将斗将时,武力+3,与基础武力高于自己的武将斗将时武力+5,与基础武力等同自己的武将斗将时,武力+4。武器:破阵刀:武力+,坐骑:血红马:武力+。
华雄(?-9),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9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明罗贯中所着历史三国演义中则对这段历史作了改动,描写华雄被刘备义弟关羽所杀,这段被称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也流传于后世。在三国志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第一里名字写作华雄。而据潘眉根据广韵的记载,认为宋朝时三国志本中为“都尉叶雄”,应该依照广韵更改,赵幼文也引用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支持这种法,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亦记为“都尉叶雄”。吴金华认为是受到元代以来的影响,才在南宋以后由叶雄讹误为华雄。据资治通鉴卷第六十“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胡三省注“枭,古尧反。华,户化反。”与今本三国志相同,胡三省为华字注音,则华字应该无误。并不能证明广韵所引吴志孙坚传有“都尉叶雄”就是都督华雄,若“叶”字误作“华”字,“尉”字难道会误作“督”字?且资治通鉴音注卷第二百八胡注为“叶,旧音摄,后音木叶之叶。吴志孙晧传有都尉叶雄。”又与广韵不符。或宋以前三国志华雄之外另有都尉叶雄,亦未可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