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议事
“今日是元旦,大家既然来了,就先一当务之急,今年应该做的事情。”
赵祯品着极品龙团,舒服的发出了一个极为不雅的呻吟声,淡然的道。
别呻吟了,就算是赵祯当庭敦伦,也没有人敢反对,这位帝皇如今已经不是以前任人揉搓的了,他军功赫赫,睿智过人,早已经今非昔比,谁敢看?
文彦博身为首相,自然是责无旁贷,老狐狸躬身施礼,环顾一周,颇为意气风发。
“大宋如今日新月异,每每有奇思妙想之人,做出非常之事,物产之丰富,远超以往,税赋之轻微,微乎其微,但是偏远之地,依旧穷困不堪,所以去岁各地提议的修路事宜,必须在今年开始施工,天下百姓翘首以盼,不得不做。”
众人点点头,赵祯也微笑一下,以示鼓励,文彦博的虽然是大家达成了共识的事情,但是还是有必要提出来的,朝廷国策,必须得到各方的支持。
赵祯笑道:“如今京扬直道已通车半年,做出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不仅仅没有加重百姓负担,反而直道养活了无数百姓,百姓富庶,也带动了各种商品热销。
所以修路之事,势在必行,只是各地尽皆有次需求,如何修路,有何章程?”
首相完,自然是次相开口,贾昌朝朗声道:“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蜀富庶,有目共睹,只是自从丝路断绝,巴蜀困顿日久,虽有精美之丝绸,却苦无销路,臣以为,巴蜀至京畿的直道,首当其冲。”
三相唐介上前,正色道:“两位相公所言极是,巴蜀直道,臣也没有二话,只是北平之地,乃是四战之地,辽国虎视眈眈,西北之地,西夏鹰视狼顾,这两条直道,也要提上日程。”
众人沉默了,以大宋如今的势力,并非没有那么多财力去同时兼顾三条直道,但是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多少民夫?需要多少专业人员?需要多少钢铁水泥?
甚至于,还需要严格控制贪墨,要知道,这么大的工程,动辄上亿银元,可不是闹着玩的,随便贪墨点汤汤水水,一辈子啥都不用干了。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大家都没有经验,唯一有经验的,自然是未央了,于是乎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未央。
未央思索了一下,摇头道:“我大宋不缺人,但是却缺专业人员,京扬直道,乃是我天下集团倾尽全力打造,光是大匠,就出动了六百三十一人,几乎搜罗了天下间所有的大匠,耗资巨万,不可计量。
若是三道同修,未必不可,但是却会耽误很多时间,不若专心修筑一条直道,积攒经验,培养人才,时成熟,再重修其他直道,也能缩短工期。
此乃两利之事,不可偏废。”
赵祯近些年有些急功近利,闻言皱眉道:“爱卿以为,哪条直道当率先开工?”
未央笑道:“要修路,要培养人才,自然要挑选最难的,臣以为,京蜀直道,乃是古往今来第一难题,巴蜀之民,渴慕皇恩久矣,而且巴蜀一通,北可虎视西夏,南可进军大理等地,这些地方,实在是极佳。”
陈执中反驳道:“未大人,大理等地国民寡,一直尊奉大宋,岂能对其觊觎,失了上国礼仪。”
未央也不废话,只是悠然道:“他们都是很好的属国,我也不想打他们,可是他们境内有铜啊!而且还是巨大的铜矿,就算是大宋境内的铜矿加一块,也不见得有人家一国之铜矿多啊!”
这句话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宋缺什么?简单来,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铜,大宋这几年虽然尽力解决钱荒问题,在未央不懈的努力下,总算是缓解了不少,但是毕竟没有真正解决,一听到有铜,众人眼睛顿时贼亮贼亮的。
文彦博一拍椅子,恶狠狠的道:“区区蕞尔国,坐拥财富而不知上贡天朝上国,这就是大罪!当诛!”
贾昌朝也显出恶劣的一面,“不知为上国分忧,坐看上国困顿,当诛!”
其他人也是义愤填膺,最先反对的陈执中也兴奋的嗷嗷叫,他现在是三司使的老大,自然深知自己的家底有多少,钱对他来,当然是多多益善,铜就是钱,这一点没错。
赵祯也嘎嘎怪叫道:“那就修京蜀直道,巴蜀之地,南北相通,以后朕的大军,可以直接经蜀中而至西北,直达元昊儿的皇庭!”
君臣达成共识,自然是皆大欢喜。
第二项,便是变法事宜了,如今京畿之地,已经推行分田均税,宗室被一削再削,都快成肉干了,朝廷也没有了官员免税的特权,自然要向四方推广了。
这事是王安石负责,“神剑”大人朗声道:“臣以为,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法实施。”
所有人同时皱起了眉头,就连赵祯都皱起了眉头,他虽然喜欢王安石,但是这家伙实在是太猛,一不心就会伤人伤己,实在是又爱又恨,这家伙提议全国实施新法,自然是万万行不通的。
天下间的官员是有数的,而有能力的实干官员,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地方上不像京畿之地那么好推广,毕竟是天子脚下,大家还不敢过分,你到地方试试?强龙不压地头蛇,立马造反给你看,就问你信不信!
赵祯咳嗽一声,温言道:“王相公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朕已悉知,只是如今新法虽然经过了考验,但是还是需要循序渐进来的好,须知大宋子民虽然渴盼新法,却未必没有人暗中使用段,阻挠新法的实施。”
众人闻言暗自点头,皇帝确实不一样了,当初范仲淹变法,是何等的大刀阔斧,就算是在皇帝与未央的支持下,也不过坚持了区区数年,依旧无疾而终,当时的皇帝可是很激进的,如今却沉稳了不知多少,懂得审时度势了,而且施政方针,虽然温和了一些,但是却更有力,更强劲,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对于想青史留名的名臣来,有个开拓进取的皇帝,自然是好事,对于那些存了龌蹉心思的人来,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王安石却义无反顾,“既然新法经过了考验,天下百姓翘首以望,为何不能实施?至于那些敢阻挠者,臣愿请天子剑,杀出一个朗朗青天来!”
众人悚然而惊,王安石不愧为神剑之名,直接就要杀出一个朗朗乾坤,要是任由这位神剑大刀阔斧,只怕在场的也没剩几个了,就算是未央,也只怕逃不掉,要知道他一建立的金融集团,那可以算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王安石绝对不会看不出来。
文彦博上前质问道:“请问王相公,杀人能解决问题吗?如今大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就算是三代之治,也不过如此,强如汉唐,也远远不及,青天白日之下,何必妄谈杀孽。”
王安石不屑道:“三代之治?早听闻醉翁考据竹书纪年,所谓三代之治,不过是文过饰非罢了,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大宋自然要去芜存菁,汉唐算什么?早听未大人有一句话,历史是前进的,既然是前进的,自然是现在的比以前的好,以前的既然不好,那就不要留了,直接除了省事!”
不得不,王安石这番话很有道理,未央也很赞同,但是却有人不赞同。
韩琦当即跳了出来,怒斥道:“胡八道,王介甫,你莫非是质疑孔圣人他老人家?”
王安石冷笑道:“孔夫子有教无类,自然是值得尊崇,但是后世儒生,却曲解他老人家的意思,读书不思报国,一门心思的往上爬,于国无益,于民无益,要之何用!”
呵!这句话杀伤力太大了,顿时惹了众怒,大家都是孔孟门徒,虽然心里未必赞同孔夫子那一套,但是放心里就好了,毕竟还要顶着孔孟门徒的名声混日子,你这么就掀开了,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顿时大殿之中你一句我一句的讨伐王安石,王安石也拿出了舌战群儒的架势,愣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好好的议事,顿时变成了菜市场,赵祯面色难看无比,未央也好不到哪儿去,在场的人中,只有狄青这个枢密使一脸的淡然,根本就不在意他们的争吵。
未央向狄青那边蹭了蹭,低声道:“狄相公,您有何高见?”
狄青正吃着水果,津津有味的做好自己吃瓜群众的本分,冷不防未央凑了上来,他笑眯眯的道:“咱是个粗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不过我认为,既然新法是好的,自然要实施,只是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监督罢了,至于如何监督,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我只知道打仗,这些弯弯绕绕的,不是我的强项。”
未央竖起了大拇指,所谓大智若愚,就是狄青这种人,人家不争不抢,但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句话就点出了重点。
监督!监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