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东境秘林
寒翊云不由蹙起眉,又是东境莫非也与那不生不死之林有什么关联。
“他们去了东境何处”
厉寒啸眼中带着一种不可置信的疑光,看神情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奇怪的事情,过了许久,他才回答“九霄四剑进了东境之后,就像突然消失了一般,我带着人遍访了整个东境,也没有找到他们的半点影子,踪迹全无,非常可疑。”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凭空消失,如果在东境真的发生了这种事,那么很大的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进入了不生不死之林,寒翊云心中更加肯定,这不生不死之林中,一定会有他一直都在寻找的真相。
“不生不死之林。”
厉寒啸并不意外,因为他与寒翊云想到了同一处。
“不错,据我个人猜想,他们应该是去了不生不死之林,看来当年江湖上谣传九霄四剑出身于那里,也并非全是假的。”
到此处,他心中已然有数,紧接着便对着厉寒啸摇了摇头,“不,他们的确不是林中人。”
忽然,屋外一阵淡然的箫声轻起,寒翊云马上拿起流光剑冲了出去,却发现萧长筠正倚靠在府心亭的长凳上,悠悠地吹着一把红玉长箫。
整个将军府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潜伏着不少的七侠盟人,但竟没有一人发现他进来了,此人无论是武功还是轻功都高人一等,似乎任何地方皆可以来无影、去无踪。
这等高,实在世所罕见。
寒翊云不禁心惊,这个人究竟是何来头
“萧兄此刻不是应该在前往安阳的路上吗怎么会突然来到鄙府做客,也没有请人通报一声,着实让在下失了礼节,有所怠慢了。”
寒翊云抱拳行礼,表达歉意。
萧长筠指间轻轻一转,便将红玉长箫收入了袖间,然而也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淡淡一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下见寒兄在厅内议事,便没有多作打扰,只是贵府隔音实在不佳,在下一不心都听到了。”
寒翊云心中一颤,不由防备的看向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寒兄放心,在下的嘴巴一向很紧,不会乱话。”他并未在意,反而洒脱一笑,见寒翊云轻轻松了口气,才又道,“只是,在下想请问寒兄,你是否要去不生不死之林”
寒翊云脸色微僵,“萧兄高深莫测,看来并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及,不知萧兄师承何派莫非,你也是来自于这不生不死之林”
萧长筠微微勾起嘴角,又是淡然一笑。
“寒兄多虑了,在下只不过是一个乡野之人,无门无派,只是常年四处游历,所以对于这些江湖中事和江湖之人较为了解罢了。”
“既然如此,我劝萧兄闲事莫理,你自可逍遥江湖、洒脱度日,还是不要卷入这些是是非非之中,比较好吧。”
寒翊云的话里虽然带着些许警告的意思,但是语气却依然还是很客气的。
“可惜在下偏偏就是一个爱管闲事之人,否则东境之战,在下又何必插。”寒翊云目光深邃,微微打量着他,萧长筠见他沉默不语,随即眉目一扬,“在下也不强求,只是想一句,你若想前往不生不死之林里找到真相,就必须要带上一个精通奇门遁甲的人,因为寒兄所学的,大都是一些用于战场上的排列阵法,想要破解雾林里的诡异阵法,是远远不够的。”
寒翊云不由眉间一舒,紧接着又疑问道“萧兄之意,是要我带上景阳”
他意味深长的摇了摇头。
“景阳刚刚才痛失至亲,必定要留在京城守孝,更何况,以他目前的身体状况,根本去不了这么危险的地方。”
寒翊云眉目微紧,“那依萧兄之意,应当带谁”
萧长筠轻轻挺起身。
“在下不才,自幼研究五行八卦及奇门遁甲,虽谈不上精通,但对付不生不死之林中的奇门阵法却是绰绰有余。并且,恕我张狂,以在下的武艺,绝对不会拖累你们,还会对你们有很大的助益。”
听完这席话,寒翊云总算是明白了他的来意,也许,刚开始还感觉此人是带有敌意前来,但现在却完全知晓了他的一片好意。
“萧兄之意,我已明了。既然萧兄如此仗义,我若再作推辞,是为不敬,就有劳萧兄,与我同去。”
长临城南开向外,有条延伸至城内暗渠的湖,湖岸上是一片宽阔盛大的马场,湖岸边建有古木檀香的屋,傍着缓缓而淌的流水,颇有“隐隐于野”的情境。
京城郊外有许多这样的屋,所以并没有人在意和关注。
然而就是这样一间再平常不过的屋,却是荣王常来的地方,且往往一待,就是好几个时辰,而他的亲卫就隐蔽在屋外,替其望风。
里屋是一间平常朴素的民房,除了其常设的木桌、木椅以及一套齐全的茶壶饮具之外,便没有再多的陈设。
屋内除了荣王,还有一个男人,那男人披着黑袍,看不见容貌,正轻轻敲着桌上的杯子,发出一点一点的颇有旋律的声音,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半晌之后,那黑袍人才低声道“荣王殿下,一切都在我的盘算之中,您大可不必忧心。”
荣王神色正愁。
“先生妙算,本是无需担心的。只是先生刚刚远归,可能不知道,近来京城出了一位朝廷新贵,此人原是高武世子账下之将,而且据本王所探听到的消息,他的背后是执掌半壁江湖的江湖第一大帮七侠盟,其门下帮众数以万计,并遍及天下各地,再加上苏景阳背后的青云斋,本王实在犹如芒刺在背,坐立难安。”
面对荣王的各种忧心,黑袍人只是灰黠一笑。
“殿下尽请放心,前些日子我虽然远在京外,但这京中之事无一逃得过我的耳目。我自有办法让他们像被虫侵蚀的梨一样,从内一直腐烂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