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青衣公子
江嵩从洪姨妈那里接了几个铺子。
但他只管当个甩掌柜,店里的生意都有洪家原来的伙计打理。
那些伙计对他不冷不热的。
即便如此,他也每天往铺子里跑,想着多少学点本事,不然以后照样教人看轻。
铺子里琐事不断,账面名目繁多。
管事也不肯用心带他,只管嘴上哄着他抱几本账册翻着。
江嵩看了好几天的账本,仍然一头雾水,不知究竟能看出什么来。
他几次想放弃,好在终于收到姚钰的回信了。
姚钰在信中告诫他,坚持下去,否则房契不管在谁里,铺子都是别人家的。
江嵩想起,前段时间,姚钰回桃花郡之前,曾交给他一封密封的信。
他,等晏瀛洲从桃花郡回来后,让江嵩亲自将密信送到衙门,不要被任何人发现是他送的。
江嵩还问过,信里装的是什么。
姚钰当时温和一笑,答道:“是让晏瀛洲不太好过的东西。”
江嵩一脸不解。
他耐心地解释道:“田吉和赵世德画押签字的证词,指控你那个嫡兄为幕后主使。”
那时候,江嵩吓得不轻,结结巴巴地问姚钰是不是要对江家下。
“我还指着你爹提拔我呢,怎么会将江家陷于不利呢?”
姚钰的笑容似乎总是从容不迫。
他:“我让你将信送到衙门就是为了让江郡守看到,他看到了,江聪也就看到了。”
虽然姚钰的语速不快,但江嵩却一个字也没听懂。
姚钰在他面前,好像话比平时多一些。
“至于信里的证词,自然都是真的。”
“我跟了江聪那么久,他的底我摸得很清楚,而且我还准备了田吉和赵世德的印”
愚钝如江嵩,只有那两个名字他听懂了。
江嵩顿时骇然道:“他们、他们不是死了吗?”
“死人好啊。”
姚钰就像没有脾气一样,脸上永远带着温和得体的笑容。
“俗话,死无对证。谁又能把死人挖出来,比对他们的印呢?”
至今想起姚钰的话,江嵩在大白天也觉得毛骨悚然。
那时候,他最崇拜最信任的姚从事,第一次让他觉得像个陌生人。
江嵩叹了口气,重新翻开面前的账簿。
账簿上的字他全都认识,但是这些字连在一起他就认不出了。
他费劲地往下看,心里想着,一定是因为自己太笨,才会什么都学不会。
就像姚钰的那些话,他一直都听不太懂。
江嵩盯着账簿,想起姚钰临走前,他问的最后一个问题。
“姚从事,”江嵩低头怯怯道,“晏司狱是不是以前得罪过你?”
在他的印象里,晏瀛洲冷冷淡淡的,但绝不令人生厌。
姚钰只是微微一笑。
他:“我姚钰求而不得的东西,晏瀛洲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轻易拥有。”
“江三郎,”姚钰叹道,“换作是你,你希不希望他消失呢?”
江嵩想不明白,也不愿去想。
他推开账簿,找来纸笔给姚钰写信,告诉他林泉郡来了位钦差大人,姓苏。
写到这里,他想了想,又把新打听到的添上。
“吏部侍郎。”
这一日,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
金铃儿陪阮思上街买胭脂水粉,阮思嫌麻烦没有让她带伞。
“要是下雨了,我就带你去茶楼吃点心。”
走到街口,阮思想起窦一鸣爱吃桂花糕,便拉着金铃儿去东城的茶楼买点心。
“豆子喜欢吃桂花糕,我们买点顺路送过去。”
金铃儿嘻嘻笑道:“姐是给豆子买,还是给姑爷买啊?”
阮思笑着捏她的脸道:“你这蹄子惯会取笑你家姐的。”
两人去东城的茶楼买好点心。
阮思正要往大牢那边走,天空中开始落下豆大的雨点。
“姐,我们去那边廊下避避雨吧!”
她点点头,一提着裙子,一拉着金铃儿,匆匆跑到屋檐下。
不多时,屋檐下便聚集了好几个来避雨的行人。
一个书童护着一位青衣公子来到廊下。
他一面着“借过”,一面心地侧身让他家公子先过。
青衣公子一步跨到廊下,接过伞,探出身子,将伞举在书童头顶。
书童不好意思地笑笑,轻巧一跃跳过来。
阮思看出他的轻功不差,便多看了那青衣公子几眼。
那人看着温润如玉,气质风度不俗。
“姐,这雨怎么越下越大了?”
如注的雨水从屋檐上倾泄下来,地面上很快积起浅浅的水洼。
一个背着麻袋的汉子大步跑过来避雨。
他一脚踩在水洼里,激起无数飞溅的泥点。
金铃儿惊呼道:“姐当心!”
阮思避无可避时,那个青衣公子突然抢步上前,及时挡住溅起的泥浆。
他那袭青衣被溅了串串泥点。
阮思和金铃儿的衣裳却未被泥浆弄脏。
她刚要道谢,青衣公子揖了一揖道:“两位姑娘不妨往里站些。”
“多谢公子美意,只是”
“无妨,”他微微一笑,眉宇柔和,“秋雨清凉,站外面正好观雨。”
书童瞪了那罪魁祸首一眼,忙取了帕子蹲下给主子擦拭。
刚才那个汉子红着脸,在一片指责声中,低头钻进人群中,木讷地放下麻袋站好。
他的衣衫单薄破旧,缝了无数补丁。
在这里避雨的多是东城贵人,见了他的落魄模样,便不自觉地避开他。
他身边很快散出个圈来。
汉子见状,心地把装得满当当的麻袋拖到脚边,生怕不慎碰到哪位贵人的衣角。
青衣公子劝阻书童道:“砚心,起来吧,不必擦了。”
那汉子见他是个温柔和善的,挤出笑容凑过来问道:“这位相公,俺想跟你打听个事。”
“大哥请讲。”
汉子有些紧张地问道:“你晓不晓得,姚钰姚大人住在哪里?”
阮思心中一惊,转头看向那个汉子。
他看着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庄稼汉,不知他怎会跑到城里来找姚钰
青衣公子拱道:“实在抱歉,生并非本地人,只是偶然游学至此略作停留。”
汉子没听懂。
砚心不耐烦地:“我家大公子,他不认识那位姚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