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抓周
秦苒苒压根就不想应酬这些热情似火的女眷们。
有跟她们别别扭扭话的功夫,还不如去陪福嘉逗弄她养着的两个团子。
陛下长大了之后,相貌与故去的皇后像了个十足十,简直就是个粉雕玉琢的玉娃娃。
可是抓周大典她是必须要去的。
礼部对于这件事极为重视,周岁时的抓周礼举办地很是隆重。
纯金打造的笔,翡翠雕制的葱和芹菜,每一颗珠子都在滴溜溜转的金算盘,镶着各种宝石的匕首,用金箔制成的书本
桌子上的东西琳琅满目,件件名贵,晃得人眼睛都花了。
其中最为惹人注目的,便是在最中间的那块传国玉玺。
成年人掌大,刻着“继寿永昌”四个古朴的大字,瞬间便将所有人的眼神从其他物品上吸引开来。
秦苒苒站在一边,看着周围人落在那传国玉玺上的或者贪婪或者羡慕的目光,微微的笑了。
管你们又什么情绪,这些,都不是你们的。
福嘉很快便亲自抱了顺昌帝上前,听了礼部特意写出的贺词,祝祷了天地,便将顺昌帝放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漂亮的男娃娃坐在一大堆珠宝之间,看起来便是富贵至极。
但是大家的心思都不在欣赏这男娃娃的相貌上,他们都紧张地看着面前的男娃娃,想知道他会作何选择。
顺昌帝乍一坐下,身体触碰到冰凉的桌面,似乎很是不高兴,嘴巴一瘪感觉就要哭了。
秦苒苒心中一揪。
虽然他还是个刚刚周岁的孩子,但他也是一国之君,在这种场合下若是哭了出来,毕竟是件不吉利的事。
不准以后,还会有人拿这件事三道四。
顺昌帝嘴瘪了几瘪之后,见大家都没上前,十分不悦的甩了甩,注意力就被匕首上缀着的红穗子吸引了过去。
秦苒苒和福嘉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顺昌帝摆弄了一会穗子,觉得没什么意思的样子,丢开它便往前爬了几步。
众人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那个的身影。
只见他爬了一会,一屁股坐在桌面上,左抓起了一根翡翠雕刻的葱,右则是将方方正正的玉玺紧紧的搂在了怀里。
“陛下圣明”
陆承安见状,第一个站出来跪拜。
承恩公紧随其后。
很快,在场的所有人都恭敬的行了叩拜大礼,高呼“陛下圣明”。
桌案上的男娃娃似乎没有听到这震天响一般,自顾自地玩着中的玉玺,头都没有抬一下。
陆承安起身之后,站在桌案旁边,示意福嘉长公主将陛下抱回去,目光遥遥看向站在人群之中的秦苒苒。
眼底全是欣喜与轻松。
大周朝历来看中孩子周岁时的抓周,抓到葱的孩子那必定是聪明的孩子。
而作为一国之君,抓到了传国玉玺,其中的寓意极为明显。
这大周朝的江山,现在看来,肯定是保住了。
抓周之后,各府女眷便纷纷去在固定的园子中逛逛,话。
秦苒苒现在的身子已经很重,完全不想在外面走动。
再了,今日人多事杂,她现在是能少一事便少一事。
于是,她便带了陆九和阿寒坐在偏殿里喝茶歇息。
可是各府女眷见她坐在一旁休息,也都不去逛园子了,纷纷围在她的身边嘘寒问暖。
起初几位女眷秦苒苒还能打起精神来去应对,还跟着一起附和了几句。
但是她看着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用殷切的目光看着她时,她只觉得脑门子嗡嗡直响。
强忍着与大家应酬了几句之后,她深思略显疲惫的坐在椅子上,用撑着头。
阿寒见状吓了一跳,掏出药瓶倒出一颗药丸便递了过去。
秦苒苒接过,就着温热的茶水服下,神情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镇国公夫人身体不适,我们大家伙还是出去逛逛吧,别在这里吵她了。”
终于,秦苒苒听到了一句自己想听的话,抬头看过去,就见茂国公夫人站在最外面冲着自己在笑。
一看就是刚刚赶过来,没有来得及到里面的样子。
秦苒苒冲着她感激地一笑,也没有多什么。
倒是周围的女眷看着茂国公夫人似乎是与镇国公夫人攀上了关系,眼底都闪过了算计的光芒。
很快,茂国公夫人的身边便围满了各府女眷。
人人话里话外的都在跟她打听着她与镇国公府的关系。
茂国公夫人只觉得自己耳边嗡嗡直响,十分不想搭理这些人,但是却又没有秦苒苒那般的底气,只得耐着性子与她们周旋。
“诸位夫人,宫宴马上就要开始了,请诸位夫人移步碧水居。”
就在茂国公觉得自己已经忍无可忍的时候,内侍恭敬的话将她从炸毛的边缘拖了回来。
女眷们只好不再多,纷纷往碧水居的方向走去。
茂国公夫人越看那内侍越顺眼,便打赏了他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内侍面上满是惊喜,连连道谢。
茂国公夫人不以为意的摆摆,跟在女眷们的身后去了碧水居。
大周朝现如今已进入冬季,碧水居听着如同夏日清凉的场所一般。
但是能工巧匠们却把这个地方打造的冬暖夏凉,还能欣赏一下,御花园中锦鲤池的景色。
这个地方不论是冬季赏景,还是夏季避暑都是极佳的去处。
若不是今日是顺昌帝的周岁大典,这碧水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众人过来的。
毕竟维持这里面的温度,便要耗费不少银子呢。
秦苒苒坐在碧水居的大殿中,似乎看到了户部尚书愁眉苦脸,打着算盘的场景。
承恩公夫人与她一道坐在福嘉长公主的下首。
“苒苒这几日看着气色还不错,倒是福嘉这段时日清减了不少。”
承恩公夫人也已经有几日没有见过福嘉和秦苒苒了。
今日见了两人之后,细细地端详了一番道。
福嘉则是笑眯眯地回答“也没清减多少,就是这几日忙了一些。陛下现如今已经能走动了,我得紧紧盯着才是。”
周围的夫人们听闻此言,颇以为然的点头。
几人正闲聊着,就听见刘海的声音在碧水居的门口响起。
“陛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