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广武之战 二
看着驭使着马匹,开始跑前行,然后到达最佳地点后陡然发动猛烈冲锋的胡人。徐晃的脸上,不禁展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来。
在徐晃看来,这支胡人简直就是在找死。短暂的距离,转瞬便至。在到达射程之后,强弩校尉一声令下,万矢齐发。顿时,空中就腾起了一片片的乌云。胡骑惨叫着连人带马翻倒在地,在这样高速奔驰的时候中箭落马,就算箭伤不致命,后面的骑兵撞击、踩踏,也足以让他们死得透透的。
胡骑一个个的中箭落马,他们自然也不甘于被动挨打。于是也一个个的拈弓搭箭,向着汉人队伍进行反击。箭矢划着圆弧,抛空落入巨盾后面的枪林之中,汉卒的惨呼声,也开始响了起来。
胡人很是歹毒,他们的箭矢,基本上都在牛马粪便中浸泡过,他们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做细菌,但对于这种更容易让人死亡的现状,却早就有了认识。幸好李利的队伍,基本的防具还是有的。
虽然物资极少,李利也不会把宝贵的铁甲装备到普通士卒身上,但李利也不会放任自己的士卒就这样穿着军袍来搏杀。李利与众人一合计,觉得以胡人的智商,怎么着也不会用到火攻之计。于是竹甲就应运而生。被特殊处理过的竹甲,又轻便又坚韧,在防御远程弓箭杀伤方面,甚至比皮甲还要优秀。
其实要不是这会大规模造纸还比较艰难,李利甚至都想用纸甲。要知道,从唐宋开始,纸甲就已经开始装备于军队了。大家或许觉得用纸来造铠甲会比较搞笑。但实际上,纸甲还真不错。把硬纸层层叠放在一起,然后用大锤抡实,变成三寸左右的厚度,每方寸钉四个钉子,外面再包一层布或者是其他材料,然后制造成甲。这样的纸甲,劲矢不能洞破。尤其是淋湿之后,别弓箭了,用刀砍枪刺都没事,到了明朝和满清,更可以用来抵御那会射速还很低的燧发枪。厉害吧?只是纸甲在耐用程度上,比不过铁甲罢了。明朝的戚爷爷抗倭,给自家的士兵装备的就是纸甲。因为铁甲在南方那种潮湿的气候里,很容易腐蚀变坏。而纸甲则没有这个问题。
胡人的箭矢不断的被抛射进来,但绝大多数都被士兵们身上的竹甲给抵挡住了。只有少数一部分倒霉蛋,被箭矢射中防护不到的地方。几轮箭雨之后,第一批胡人就已经骑着马,狠狠的撞在了汉军的巨盾之上了。
哪怕是盾牌巨大无比,后面又有几个士兵一起用肩膀抵扶着。这高速奔驰的马匹带来的动能,也是十分巨大的。连人带马,千余斤,还处于高速冲锋状态。这样的撞击力度,让藏身盾牌后面的汉军们苦不堪言。有的人胸口发闷,嗓子发甜,有的人口吐鲜血,有的人骨断筋酥。
第一轮撞击过后,后面的胡骑也跟着到了。他们这一次,却是带着犀利的武器来了。前后左右,四队骑兵并列而驰,他们中间以绳索拉着一根尖锐的圆木。在快靠近汉军的队伍时,就用力的一扯绳索,圆木借着惯性就呜的一声,夹着劲风向着因为刚才胡骑的撞击而变得有些混乱的汉军巨盾撞去。随着一声声的巨响,汉军的盾阵,终于被撞开了无数细微的缝隙。
胡人见状大喜,在他们看来,撞开了汉军的乌龟壳,里面的汉军,还不是任由他们屠杀?于是便纷纷把圆木一扔,持了刀剑在,兴奋的嚎叫着,向着汉人的队伍杀了过去。汉军的盾牌在被撞击的时候,里面的弓箭和枪兵们也没有闲着。
箭雨一轮轮的洒泼着,长枪也如毒蛇闪电般,选择着目标进行刺杀。这一块地面上,两军虽然还没有捉对厮杀,但鲜血早就把地面染得一片斑红。
胡骑终于冲了进来,徐晃下令,让盾放弃盾牌,受伤的迅速后撤,还有一战之力的,则与枪兵结队,护住枪兵身周,准备随时与胡骑搏杀。
张辽在高处,看到胡人在发动最后的冲锋,己军前锋,已经变成了却月阵,两边张开,中间凹陷。静待胡骑。这个时候,正是自己发动攻击的最佳时。于是,张辽就传下命令,自己一骑当先,带着汉骑,轰隆隆的就冲了出去,绕了一个弧线,斜斜楔入胡骑的腰部,把胡骑拦腰截断。然后开始了厮杀。
徐晃见张辽出兵,心中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争功的来了,自己得加把力气了。于是也开始下令,全军出击。
先头已经冲入了汉军的阵地,后面却又被张辽突然杀出截断,混战在一起。普通胡人还没反应过来,但胡骑首领心中却是一惊,暗道大事不好。自己的队伍现在等于被汉人截作了两部,汉人正借着优势兵力,意图围歼,这分明是想把自己的部族一打尽啊。
首领左右四顾看了一圈,发现自己的族人们正兴奋的嗷嗷叫着,还陷在击败汉军的狂想之中,心中就不禁哀叹一声。冲吧,忘我的搏命厮杀或许还有会,掉头就跑,死的一定会更快。
徐晃骑在马上,一持矛,一持刀。长矛疾刺,大刀劈砍。对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胡骑来,徐晃简直就是一个噩梦。他们最有效的弓箭,拿徐晃一点办法都没有。作为大将,从头到膝盖,一身铁甲不,徐晃身边,还围了百十人的亲卫。这些人的作用,就是给徐晃挡刀挡枪挡暗箭,顺便为徐晃武器马匹等战斗装备。
若是与其他诸侯交战,徐晃一定不敢如此大意。要知道,汉人从成年之后,就会开始服役,从郡国的打杂跑腿看城门和简单的军事训练,到参加边防军来戍边。这年复一年的下来,汉人的军事技能可想而知。这也就是汉朝不搞常备军,要打仗了随便征募一下,就能拉起一支战斗力爆棚的军队的原因。这个时候的诸侯们,从流民、叛军中随便选拔一下青壮,稍加训练,就能掌握一支可称精锐的军队。比如袁绍的冀州精卒;公孙瓒的幽州精锐;曹操的青州军干脆就是黄巾军组成的类似的例子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