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前方有路
山间偶遇的老丈是个热心肠,对赵太平非常热情,甚至让他都觉得过意不去了。
本来,赵太平打算吃过饭,再给老丈一家人些银钱就独自上路了,可是老丈却告诉他,走水路很快,还要亲自送他。
盛情难却之下,赵太平也就只有同意了,不过却坚持要再给老丈一些摆渡的银钱。
一顿饭吃得不快,过午的时候,那老妪才开始收拾碗筷。
老丈倒是闲了下来,跟赵太平扯东扯西,还泡着山里今年采摘的春茶,配上这山里的甘泉,有一股独特的茶香味。
赵太平对老丈泡的茶非常喜欢,香而不浓腻,就好像此间山水一样,让人觉得透着灵秀之气。
赵太平不是品茶的行家,在九鼎镇的时候,他甚至很少喝茶,偶尔家里来客人了,也只是当地几文钱买的粗茶,喝起来可没有老丈家的茶这般甘美。
“跟你,我这茶可有讲究的,春雪初融时出芽,至头场春雨,能长多大就长多大,待第一场春雨后的次日清晨,顶着朝露去采茶,不能用金器,要用山中毛竹制成刀具,还要以竹篾编成背篓,新茶不沾,放在背篓里晾晒干,再放入干燥的竹筒盛放,这种茶至多放一年,一年之后,味道就变了,你来的稍有些晚,若是早些,茶味更好。”老丈见赵太平似乎很喜欢自家的茶水,便自顾自讲起了这制茶的门道。
赵太平认真听着,这是他第一次听人这些,虽然不知老丈讲得是真是假,细细品来却也津津有味。
“娃娃,我还跟你,制茶、储茶是大学问,可是这泡茶、煮茶的学问更大,好的春茶只是好胚子,泡出来的味道鲜美喝起来才得劲,首先你得用好水,我这水用的是山泉水,你若早些来,我用朝露和初雪,泡出来的茶更香,只可惜老汉我嘴馋,每餐之后必喝茶,那些积攒的朝露和初雪已经用完了,你只能尝尝这山泉了。”老丈到此处,脸上尽是怀念,却又有一丝失落。
赵太平微微一笑,认真道:“不瞒老人家,我对喝茶一窍不通,甚至我在家乡都很少煮茶、泡茶,只有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拿出些粗茶待客,所以对这茶中学问并没有什么涉猎,不过您这茶我很喜欢,喝完之后全身舒服。”
老丈听完赵太平之言哈哈一笑,似乎并未因为赵太平不知而有丝毫惋惜和不悦,他道:“喝茶,有道自然是好的,但没道也无妨,只要喝茶时觉得舒坦,喝茶之后回味甘美,那就够了。”
赵太平没有话,此中道理老丈出来是一回事,他不知其妙,可不敢胡言乱语。
老丈见赵太平真不知此中之妙,便也不再多什么,只是在赵太平茶杯见底的时候,为其续上一杯热茶。
赵太平虽然不知道喝茶中的讲究,但是他却并非是愚钝之人,心中也难免产生了怀疑。
一般的乡野之人艰辛度日,纵然不至于整日为温饱发愁,却哪里会像眼前老丈一家人这般自在逍遥?
就算是自在逍遥了,又哪来那么多道?他虽然不知道这茶中之道,却也知道老丈所,并不是一般人能领会到的。
现如今,赵太平已经不是九鼎镇那个不能识文断字的赵太平了,他知道世间学问包罗万象,这其中就专门有研究饮茶之道的,而且在世间还流传着一本茶经。
但凡是学问,能上升到经这个层面的,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比如在九鼎镇的九龙庙里,就有这样的经,多是先贤呕心沥血所著作,讲得也是玄之又玄。比如那个为人解签的道士,里就经常拿着一本黄庭经。
虽然这茶经可能只是假借一个“经”字,在世人心中却也足见分量了。
他赵太平眼前这处湖光山色,虽然景致煞是好看,可这方圆百里之内连个像样的村落都没有,更别私塾了。自打他从风花村出来,这一路上所见人家多是猎户,要么就是砍柴的樵夫,别是识文断字了,恐怕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们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而已,哪里像眼前这老丈祖孙一家,能喝到这么好的茶,还能听到这么多关于喝茶的道。
至此时,赵太平才意识到,这一家子人都不简单。
眼前的老丈自不必,那喝茶的道足以登上大雅之堂。便是那老妪与那年纪不大的姑年,气质也不是山村渔樵之人能比的。
且那老妪,年纪不,体格很硬朗,关键是那一烧菜的本事,虽然是乡间,但是烧出来的菜却比他在此行寻常饭馆吃的还要鲜美,还有那碗筷桌椅的摆放,也是章法分明,一言一行更是透着书香气息,如果不是在山野,倒像是那个书香门第的女主人。
还有那姑娘,从头到尾都落落大方,言辞得体,显然是读过书的,就算没有读过书,也是晓得理的,这样的姑娘,岂是寻常渔樵之家能调教出来的
赵太平越想,越觉得眼前这家人不简单,若不是他感觉不到一家人对他有丝毫的恶意,恐怕现在就想夺门而走,逃之夭夭了。
老丈似乎也发现了赵太平的情绪波动,捻须髯微微笑道:“娃娃,你也不用想得太深,我们这一家人的确不是寻常的乡野村夫,不过也没什么大来历,我和老伴儿不过是早年读过些私塾,而我又非常喜欢喝茶,对茶经略有涉猎,看你的举止应该也是读书之人,这茶经应该是听过吧。”
赵太平微微点头,脸色也稍微自然了些,不过这老丈所言,他却不会全信,但这老丈似乎对他没有恶意,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自行心行事,免得将好事变成坏事了。
闲话过后,老丈看了看天上的日头,然后对赵太平道:“娃娃,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启程吧,再耽搁下去,恐怕我在天黑之前就回不来了。”
赵太平听到老丈之言,忙起身作了个揖,道:“如此甚好,我也急着赶路,那就有劳老人家了。”
老丈笑而不言,带着赵太平上了独木舟,然后撑起长长的毛竹杆儿,顺着水势而行。
赵太平站在船头,独木舟在水上飞驰,他的心胸忽然开阔起来,不自觉之前,身上竟出现了微光。
撑着独木舟的老丈脸上挂着笑容,不时地点头,也不知心里在想着什么。
轻舟独上,很快就到了山外,水流减缓,周围的视野也变得愈加开阔。
赵太平看着前方,眼神坚定,他的眼中出现了一条路,他知道这条路是他必须走的路。
轻舟靠岸,并没有什么风波,赵太平弃舟登岸,对着老丈又是行礼,以示谢意。
老丈摆摆,对赵太平道:“去吧,我也要回去了。”
赵太平这才转身,大踏步上了大路。
赵太平走后,那独木舟上两个人影显现出来,正是之前的老妪和那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