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竷推测
赵太平对于清泉郡韩国正家中发生的事情起了疑心,其他人也差不多。水灵见过人间冷暖,更知道世态炎凉,很多惨剧的发生其实都是一个看起来不是理由的理由。陆行云也琢磨出了些许味道,所以对于当下的大隋王朝有些失望。
“我好像明白一些了,是不是这次韩郡守府上发生的惨案是跟大隋王朝有关的,难道是大隋王朝皇帝派的黑衣人?可那也不对啊,如果真是皇帝要对韩郡守一家赶尽杀绝,怎么会又让韩郡守去做城隍爷,让韩聪公子去做新一任郡守呢?难道他就不怕这两个人会造反吗?”红衣姑娘火灵眨着眼睛,她也听出些味道了,却还是有很多的地方想不通。
“大隋的皇帝横得很,且胆子大到没边了,寻常王朝都将山上修士奉若神明,可大隋呢?时不时就拿山上修士练兵,这样一个王朝的皇帝,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杀了郡守韩国正然后让他当城隍,不正显示他大无畏吗?”水灵以前一直生活得不太好,藏在一个大不大不的千峰山水域,每天还得担心大隋王朝来找他的麻烦,所以心中对大隋王朝难免是有些怨愤的。
“会是这样吗?”火灵对水灵的话有很多疑问,因为她觉得水灵的脾气秉性比较偏阴暗,想事情也总是喜欢往坏处想。
“不然呢?你以为那家伙一声飞剑传书,就啥事都能掩盖了,从大隋京城到这里,飞剑一天的确能跑一个来回,可是那圣旨还有敕封的天谕是怎么来的?那分明就是一早有所准备了,只等着韩国正郡守府上出事,他好出来收官。”水灵想得比火灵要复杂,但是他想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火灵好像也发现了其中不对的地方,虽然依旧在为赵太平包扎伤口,那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却看着赵太平,想让赵太平给她一个答案。
在火灵的眼中,赵太平虽然不能修炼,但是却足够智慧,水灵的推测是对是错,他最有发言权。
“水灵所并不完全是错的,甚至大半都是对的,比如那圣旨和那到天谕多半是事先已经准备好了的,也就是我们大隋王朝的皇帝陛下,是知道韩国正必然会死的。”赵太平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又不是完全的肯定,只是对水灵所言的部分内用给予了肯定。
“这个皇帝也太可恶了,居然这么对待韩郡守。”火灵在得到赵太平的肯定后,眼里多了几分怒意。
“王朝天下,也各有各的难吧。对于大隋王朝来,清泉郡城隍爷入魔的事情是天大的事,影响和波及都很大,郡守韩国正没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所以皇帝认为是他的失职,没有拟圣旨抄家灭门,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赵太平的情绪倒是出了其的平静,因为此时他已经大致想明白了,朝堂的事情与寻常百姓家族的事情相同却又不同,有些看起来是事情到了皇帝那里就是大事情。
“这么那些黑衣人还真是皇帝派来的了。”火灵并没有因为赵太平之前的言语而觉得宽慰些,反而怒气更胜了。
“那倒不至于,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那些黑衣人应该是杜家人为杜云柏报仇的笔,看来那杜云柏在杜家家主心中的地位还真不低。”在与火灵、水灵和陆行云话的时候,其实赵太平也在捋线头,给发生在清泉郡郡守府的惨案找一个最合理的真相。
“这我又不懂了,公子的话似乎有些矛盾。”火灵努力转动着脑袋,她开窍较晚,涉及到人的想法行为,了解得把并不透彻。
“并不矛盾,公子的意思是杜家人想让韩郡守一家死,而皇帝陛下也恰恰有让郡守韩国正死的念头,所以其实杜家找那些黑衣人对韩郡守下他是知道的,却没有阻止,反而是拟了圣旨和那道天谕给了正在清泉郡周围公干的钦天监御史,这分明是在借刀杀人,只是也做得不怎么样,我们都能看出来,其他人也未必就看不出来,我只是不理解韩聪,为什么还愿意当这个郡守。”水灵的脑袋瓜子比火灵还是要灵活不少的,被赵太平言语一点,便想到了关键所在。
“水灵的分析应该是差不多的,不过我们那位皇帝可能根本没有想过什么借刀杀人,只是杜家愿意那么做,那就让他做好了,自己还省事。至于韩聪,想必也有自己的考虑,整件事情的罪魁祸首还是杜家,韩聪想要搬倒杜家,必须要依靠皇帝才行,他只有做了清泉郡的郡守,才有会。”赵太平忍不住叹息,人生太多不自在,也难怪有些人追求绝对力量,认为自己的力量大了,在这天下间便自由了,不用惧怕谁了。
“那个皇帝也不是好人,不过比起杜家来,还是稍微强一些的。”火灵的脑袋其实并不是笨,只是眼界还不太够,一直停留在那些书籍文字之上,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人心世故还是了解得太少了,不过被赵太平一分析,她便立刻明白了。
“皇帝比杜家强不强不好,但这件事情,肯定不会就这么结束了,杜家虽然在无形中帮皇帝省了事,可皇帝未必就领了情,所以看着吧,也许我们新任的韩郡守和城隍爷有翻案的会呢。”赵太平此刻的心境不上是好是坏,只是不像之前那样波动强烈了。
“一定会的!”火灵此刻的情绪也恢复了平静,开始继续一门心思地帮着赵太平包扎伤口。
“情绪这种东西还真不能太激烈,不然我这骨头,恐怕就得给你捏碎了。”赵太平惨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为自己,也为清泉郡新郡守韩聪和城隍韩国正那一丝残存的希望。
“公子,实在对不起,我太激动了,没留心上,用力大了。”火灵听到赵太平的言语,脸上微微一红,知道自己之前因为情绪激动,为自己公子包扎伤口的劲便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