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竷离别的酒
在水灵的心里,始终觉得韩聪懦弱。家里遭逢那么大的变故,其中罪魁祸首之一便是大隋王朝的皇帝,可现在韩国正与韩聪父子一个成了大隋的城隍,一个还要做大隋王朝的官,为大隋王朝管理一方的事务,不定还会费力不讨好,何苦来哉。
韩聪也知道水灵心里的意思,但是他却不那么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他人微权轻,出来的话也没人听,想要扳倒制造本次灾厄的罪魁祸首杜家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他只能依靠皇帝。
其实韩聪对大隋王朝的皇帝并没有多少恨,在很早的时候他的父亲为原清泉郡城隍爷魏燎上下奔走,他便与父亲过要不计生死,因为城隍爷入魔的事情对一个王朝而言牵扯太大了。
但韩聪的父亲所做的却始终有保留,实际上这也不怪他,作为一家之主,一个父亲,总也不忍心扛着全家的脑袋去与大隋王朝中地位超然的柱国世家去硬碰,那无疑是以卵击石。只是韩国正当时没有料想到大隋皇帝对城隍魏燎的态度,直到钦天监的御史出现在清泉郡的城隍庙,他才回过味来。
钦天监的御史,在钦天监绝对是炙可热的大人物了,御史居然能够亲自到清泉郡来处理魏燎的事件,足以明大隋皇帝梁广对清泉郡城隍的重视。
只可惜,当他明白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好在那钦天监御史当时也没怪罪,韩国正便以为一切都会过去了,却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过劫难。
韩国正心里自然是什么都有数了,所以也将事情透露给了韩聪一些,以至于韩府上上下下在前段时间都是紧张兮兮的。他们当然没有勇气去与大隋王朝皇帝辩解什么,不过庆幸的是也没有收到皇帝问罪的旨意,这让韩国正和韩聪都觉得是逃过一劫,只可惜最后是杜家按捺不住动了。
韩国正和韩聪自然也不相信大隋王朝的皇帝对于杜家的动作会毫不知情,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样的结局其实早已经在皇帝的预料之中了。
那晚是有赵太平等人在,若不在的话,很可能出来救韩聪的就是钦天监的人了。
钦天监在大隋王朝的地位虽然在三省之下,但是对于一些事情的情报却还要更多,也更深,是名副其实的眼通天。估计那些黑衣人中也会有他们安插的谍子,若真是韩聪有性命之忧,便会出来相救。
当然,也有可能不会救,甚至没有谍子安插在其中,毕竟韩国正和韩聪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能根本没有那么重,那圣旨可能只是以备不时之需,但那道敕封韩国正为城隍的天谕,却一定是提前拟定好了的。
以皇帝梁广的心思还有钦天监的段,或许根本就不在乎韩国正心里是怎么个章程。
在分别成了城隍和郡守之后,韩聪和韩国正愈发觉得皇帝之心深不可测,再他们家的遭遇与皇帝也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心里对皇帝也就没多少芥蒂了,但是对于杜家,他们却是恨之入骨的。所以他们才会在这样的时刻仍然决定为大隋皇帝和大隋王朝劳心劳力,也希望能有会彻底扳倒杜家这个庞然大物。
“水灵,我想韩兄和韩伯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修士,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习武的天赋,更多时候要生存下去,且要生存得更好,想要施展自己的报复,当然也包括要找仇家报仇,都不是仅凭头脑一热就能解决的,那需要长久的谋划,依附于一个能让自身变得更强大的人,并不丢人也不是坏事。”赵太平对水灵还是了解的,不过他却不愿意水灵强行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转加给韩聪。
韩聪只是一个读书人,不是山上修士,也不是习武的武夫,那他要与当朝的柱国家族杜家斗,凭什么?自然是找一个可以依附的强者,而在大隋王朝,话分量最重的人之一无疑就是当今的皇帝,那么韩聪和韩国正选择在当下依附于皇帝,就是最明智的决策。
“世俗中的人也真悲哀,不过道理我认同,哪怕是我们这些妖精,遇到难以超越的仇敌,也不是仅凭一根筋修炼就行的。”水灵的心里对大隋王朝有怨气,对大隋王朝的皇帝有怨气,所以并不希望韩聪为大隋王朝那么尽心,但是他也得承认韩聪其实做得并没有错,反而在自身弱的时候能够忍气吞声,是个了不起的人。
“韩兄别见怪,水灵的脾气比较直,有时候仅凭自己的想法话和做事。”赵太平对韩聪歉意一笑,关系再好有些话能有些话也不能,尤其事关别人的心中的伤疤。
韩聪和煦一笑,对赵太平道:“这有什么,我这条命要是没有你们恐怕都已经死了,现在还活着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两家话。”
赵太平点了点头,他觉得韩聪比以往更成熟了,但这究竟是好是坏他却难清楚,主要还得看以后的行事吧。
“赵兄弟,陆兄,既然你们要离开,我也不便挽留,今日我们好好喝上一杯,全当为你们践行了,之后的日子我可能会更忙,也许都没时间亲自送你们出城。”韩聪心中虽然有些不舍得,但是人各有志,总不能就硬绑着将赵太平和陆行云留在清泉郡。
赵太平和陆行云自然没什么意见,于是韩聪便安排了一桌简单的酒席,就在赵太平所投宿的民宅,几个人围坐一桌,推杯换盏喝了起来。
赵太平本来是滴酒不沾的,但今日却还是陪着韩聪喝了三杯酒,人总是要成熟的,也许喝酒便是成熟的标志之一吧。不过那酒的滋味却并不好喝,辛辣苦涩还有一股子难以清楚的味道,喝到肚子里更是火辣辣的,让赵太平很不适应。但是在喝过之后,却又有些甜丝丝的,让人觉得有些飘飘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