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战事
回到皇宫的皇帝病倒了。
这一个惊天消息瞬间将整个长安城炸裂。
刘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躲在府中玩泥巴。
如今的皇帝已经接近七十岁高龄,在这个年代算是长寿之人,也就是随时有烛灭的可能。
而今,皇帝病倒了可能就是一个信号。
尽管刘拓不知道情况如何,他还是放下了头的事情拿着皇帝给予自己的令牌进宫了。
只是两日时间,这位身材高大的皇帝陛下便清瘦了许多。
皇帝刘彻笑着看着刘拓,时不时地咳嗽几下。
“怎么,怕朕死了”
恐怕也只有皇帝陛下自己敢于这般了。
刘拓点点头。
哗。
整个寝殿中的内侍纷纷跪倒在地。
呵呵
皇帝刘彻呵呵一笑,这个大胆的子。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子不想违心话。”刘拓坦言道。
皇帝刘彻却是欣慰,“好久好久朕都没有听到过这般实在的话了,真是怀念啊。”
刘拓不由分按住皇帝的腕,接着又对皇帝刘彻“伸出舌头。”
皇帝刘彻竟如话所作,惊呆了守候在一旁的宫中侍医。
刘拓仔细看了看,“以后不准沾荤腥,少食多餐,每餐的量要半饱,不要足量,不然会造成肠胃负担。”
一旁的内侍将刘拓的注意事项记了下来。
皇帝刘彻却是笑眯眯地。
“子,你不想朕死”
这已经是今日皇帝陛下第二次死这个字眼了。
刘拓耸耸肩,“别忘记了,陛下还欠着子一顿饭钱呢。”
为了一顿饭钱你可不能死。
哈哈哈
皇帝刘彻仰天长笑。
咔。
刘拓掰下皇帝仰天的脑袋,没好气“别仰头,容易头晕眼花,目前陛下只能平躺,如果实在累得慌了就下床走一走,但只准在殿内走动,每日要见见太阳,不然心情就太糟糕了。”
站在一旁的宫中侍医却是将刘拓的话都记了下来,多听总是没错的。
皇帝刘彻目瞪口呆。
“子,你可知道朕乃是帝王”
刘拓看了一眼皇帝,“当然知道。”
“那你还这般不客气的对朕”
“在我眼里陛下现在就是一个病人,需要治病,如果真想要惩罚子,那就等病好了再。”
皇帝刘彻被刘拓怼的不出来一句话,不过心中却是暖洋洋的。
刘拓写好一张药房给了站在一旁的宫中侍医,“按照这张方子给陛下熬药,每日两次,不可错记。”
这侍医满额头的汗珠忙不迭的应了下来。
“好了,子完事了,陛下,子告辞。”刘拓欲要离去。
这时,有紧急战报送抵宫廷。
匈奴人虐杀汉廷使者,并割下双耳送来示威。
皇帝大怒。
“来人,召大司马大司农丞相等议事。”
“喏。”
刘拓可管不了这摊子国事,干脆溜了。
不过刚刚走出宫门的刘拓却是碰到了霍光。
“刘拓郎君。”霍光喊住刘拓。
刘拓回礼。
“霍司马。”
霍光瞅了瞅刘拓,“刚刚郎君可是从宫中出来的”
刘拓点点头。
看来咱们这位皇帝陛下还是忘不了前太子一府。
“也好,陛下对你们这些年轻人甚是喜爱,郎君应该多往宫中跑跑。”
刘拓不知道霍光这话是出自真心还是另有它意。
“宫里太烦闷,子可受不了,不如外面来的痛快。”
告诉你,爷我可不想步入朝堂,你也别总是盯着我了。
霍光呵呵一笑。
吁。
接着又一辆马车停在宫门口,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走了下来。
“桑司农。”霍光道出了这位老者的身份。
刘拓打量着桑弘羊这位大汉朝的财政管家,很普通的一位老者,如果放进人群中甚至都发现不了他的特别之处。
桑弘羊看了一眼霍光又朝刘拓这里看来。
“这位是刘拓郎君。”霍光倒是热心。
桑弘羊没有话,只是微微点头便走进皇宫。
刘拓总觉得这位桑大司农对自己有些敌意,也不知为何,自己好像没有得罪他吧。
进宫的霍光和桑弘羊都已经得到消息,匈奴人又不安分了。
起匈奴人,真是阴魂不散,自战国时期便时常侵扰中原,如今数百年过去,这些可恶的外族仍旧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
前些年还好些,皇帝挥兵谴将将那些匈奴人打的屁滚尿流,可是,近些年那些匈奴人又回过气了,竟然又张狂了起来,这次竟敢虐杀我朝使者,简直就是找打不是。
匈奴一族一直是大汉朝的心病,久久不能根治。
这次,不知陛下如何处置此事。
走进未央宫的霍光和桑弘羊发现丞相田千秋太仆上官桀和光禄大夫金日磾早已经到了。
“臣,参见陛下。”
皇帝刘彻强打着精神,“起身吧。”
“谢陛下。”
“你们都看看吧。”皇帝让人将战报递给他们。
等到他们看完,刘彻问“此事你们怎么看,又该如何处置”
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桑弘羊率先站了出来“禀陛下,如今经过数年修养,我大汉朝国库充盈,可堪支撑一场战争。”
意思很明确,你如果要打仗我就出钱,如果不打也没事,反正我这个大汉朝的财政管家尽责了。
霍光道“如今民生刚有好转,臣以为应继续休养生息,待日后将匈奴人一战而定。”
意思就是还要打,但不是现在,必须找好时。
而上官桀的意思就是打,打到匈奴人哭爹喊娘,打回他们老家去,省的在眼前烦心,何况,再有月余时日便是皇帝陛下移驾甘泉宫休养的时候,可不能任由宵猖獗。
金日磾倒是老神自在,他是休屠一族的王子,如今到了年岁大了,没几年活头了,所以呢,对这些事情早就放任不管了,倒也属于朝堂上一位和稀泥的人物吧。
经过一番商议,皇帝刘彻下令由北原,九地,代郡等就地聚集大军,讨伐匈奴。
召令一下,四方云动。
大汉朝这架战争器在停止了数年后再次开启。
许多人都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