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汉朝的学问人

A+A-

    在宇宙之中,没有时间概念,大体上只有永恒。

    星体之间,时间是亿亿年,在地球之上,时间是纪元,而在人类之中,是一年又一年。

    冬去春又来,数十个春秋在恍惚之间便已过去。

    黑发渐变白丝,眼角多了皱纹,如今,却连这纸笔都有些拿捏不稳了。

    唉!!

    畅息中的澓中翁放下纸笔看着空荡荡的桌椅有些哀伤,原来,自己对这些孩子们如此热爱。

    窗外传来归来麻雀的叫声,好不欢快。

    学堂中一群子在听着澓中翁千古不变的读书旋律,就像乐府中的乐师永远在弹唱同一首歌。

    调皮捣蛋的张延寿也有些绵软软的趴倒在书桌上,张彭祖很认真的在捧书温故而知新,时耐在画着圈圈叉叉。

    这掖庭学堂唯一的乐趣大概就是嘿嘿被时耐从府中带了过来吧,给这个学堂增添了许多乐趣。

    病已这孩子是一个聪慧的孩子,面容俊俏板正,只是今日已奉诏前往东宫陪读太子殿下。

    一代又一代大汉儿郎自澓中翁这个学堂中走出,去往大汉朝的各处。

    有人堙没于众人,有人政绩出众,也有人失了性命。

    经历了诸多风风雨雨,澓中翁心中此生便只剩下了学问。

    执笔写春秋,黑发积霜织日月。

    澓中翁甚是享受这种所谓的付出。

    权利已与自己无用,丢弃了万千烦恼,却迎来了心境清明。

    澓中翁心中悟然,可唯一让他不省心的便是美食。

    想到了美食便会联想到让憎恨的刘拓郎君,总是拿着美食来威胁自己。

    可是,不争气的肚腹却又总是不自觉地让自己踏入刘拓府上。

    哈哈哈澓中翁却又在心中仰天长笑,其实,这也是一种处世之乐。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在他看来,美食便是无穷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澓中翁念道,其后便指着田千秋之孙田风道:“田风,你来解释一下吧。”

    正沉浸在美梦中的田风被惊醒起来。

    “先生,学生不才,理解的是每日都要打坐沉思,想想今日自己做了哪些事,吃了什么饭,何时去了茅厕,何时又该上床睡觉。”

    田风前面的回答还算正常些,可后面的这些

    澓中翁怒色布满脸庞,拿着戒尺走了过来,看得田风心中一颤,乖乖地伸出了掌。

    澓中翁走到田风身边,举起的戒尺却又难以挥得下去。

    “唉,算了。”

    最终,高举着的戒尺并未挥下,又被澓中翁收了回去。

    对此,众人不解。

    “先生,这是为何?”

    澓中翁答:“昔日庄公言:兴而不致者,教而无用者,苦苦何求?今,你们无心学业,致先贤大学问而不闻,就算老夫的戒尺打的再狠辣也是百般无用,最终,还是要靠你们自己。”

    在澓中翁心中,先贤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带有智慧的学识,不可丢失,后人理应继往开来,将这种学问发扬光大。

    众位学子恍然若悟。

    澓中翁继续道:“你们皆是王公贵族之后,以后想必生活无忧,也可做一名吃喝等死的纨绔子弟,其实,你们这些人生下来一生早已注定,身为你们的先生,做再多努力也是枉然,只是给你们指明道路而已。”

    “最终,人生这条道路还是要你们自己去走,沿途是风景赏心悦目还是荆棘遍布,就要看你们自己的能力与心态了。”

    “乐之所在,皆贵在心,心明则清,心蔽则乱。”

    自然,澓中翁并不会要求这些孩童与自己有着相同的人生看法,他是活了一辈子的人,对于世事自然比他们要看的透彻些,可,澓中翁也希望这些学生能够走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

    为人师表,理应如此!

    从这话中就可以看出,是要做一名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还是要做一名有用之人,该是要你们自己选择。

    软趴趴的张延寿精神一震,这让他想起了大兄千秋也曾对自己这般过,吾等大父若在世,必会成为吾等良师益友,耶耶也正是受了大父的影响为人处世,大父一生清廉,世人称赞,吾等为张家之后,切记不可丢了大父之面。

    今日澓中翁先生之话却是敲醒了张延寿。

    “先生,延寿知错了。”

    张延寿站了起来对着澓中翁郑重一拜,从今天起,他张延寿要做一名有用之人,他要用中刀与笔来告诉世人,告诉太子,告诉病已,自己,仍旧可以与他们站在一起,不惧任何挑战。

    一个人的转变从来不是瞬间便可以改变的,势必是通过了无数的细节与挣扎。

    之前的张延寿只顾游乐,今日的他却要抛弃这种无用乐趣,用来学本事。

    澓中翁抚须欣慰,就算能够改变其中一人生命也是足以。

    “嘿嘿。”时耐见到嘿嘿突然跑了出去。

    汪汪汪

    跑出掖庭学堂的嘿嘿显得很兴奋,汪汪大叫着。

    时耐追了出去,继而看到了停留在学堂外的刘拓。

    “拓哥,你怎么来了?”语气中满满地兴奋感,如同嘿嘿一般。

    刘拓摸了摸时耐的脑袋,:“正好路过掖庭这里,便想着过来看看,怎么样?澓先生在?”

    时耐点点头,:“在呢在呢。”

    澓中翁正好也出了学堂,他看到刘拓在此便打招呼道:“刘郎。”

    刘拓忙回礼,“澓先生安好。”

    “不知刘郎来此何为?”澓中翁问道。

    刘拓抱,:“好久未曾见过先生,便想着来此一叙。”

    澓中翁抚须,“请。”

    “请。”

    两人相对而坐,刘拓对着澓中翁感谢道:“病已在掖庭学堂求学半载之多,全赖先生严厉要求,拓拜谢先生授业之恩。”

    澓中翁道:“为人师者,授道解惑也,实乃天职,不上恩惠与否。”

    澓中翁教过许多学生,他求的不是拜恩,而是他喜欢授道解惑。

    当一个人一生能够致力于自己所喜爱的事业,那他就会活得很愉快。

    澓中翁一直都是一个快乐之人,他每日沉浸在学识的海洋中,精神与身体都在享受着,何谈苦痛。

    “先生思维高洁,拓远远不及,惭愧!!”

    刘拓早就听闻大汉朝大儒品节高尚,今日在与澓中翁的对话中终于窥得一二。

    犹记得上年与澓中翁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刘拓觉得对澓中翁了解颇浅,大概认为他就是一个有着学问的贪吃之人,今日,印象大为改观。

    这个时代的学问人就是学问人,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心思去想别的事情。

    只是,不知何时,后来的学问人成了勾心斗角之人,没了单纯地求学之心,而参与到了争权夺利之中而来。

    以学识谋得进身所在,以名号挤压他人,以著作传于世人。

    变质之后的学问人再也没了大汉朝这种学问人的本质。

    (感谢橡树公爵老朋友的打赏,么么哒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