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张国维没死

A+A-

    方国安沉声应道:“你放心,方某决意归明,这一仗就算我部全军覆没,方某也会死在冲锋的路上。”

    吴争也听出了方国安的怨意,忙解释道:“你误会了,吴争没有借刀杀人的意思,只是我需要半天的时间,以待骑兵赶来,但这半天,必须要拖住金声恒囤于绍兴府的八千人,否则这八千人无论增援哪一处,那将是灭顶之灾。”

    方国安脸色这才和缓起来,道:“方某省得,我这就去安排。”

    吴争犹豫了一下,对正待举步的方国安道:“这次进攻,异常凶险,以不足五千对金声恒八千鞑子精锐,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半天的时间,长不长,短不短啊若你立下此功,吴争定为你在朝堂上项,虽无法复你越国公爵位,但总能如你所愿,重归大明旗下就是。”

    方国安正容,向吴争长揖道:“一言为定。”

    吴争伸出右,与方国安击掌道:“一言为定。”

    望着方国安的背影。吴争心中有些感慨。

    历史上方国安在清军到来之时,不战而降,由他与兴国公王之仁组成的江东防线由此崩溃,可他随清军南下时,却又与郑芝龙私信联络,准备反清,不想郑芝龙早已与清廷暗通款曲,于是,被郑芝龙一封书信,出场给了多铎。方国安最后在延安被杀,死于博洛之。

    吴争不知道方国安在历史上反清出于什么原因,可现在,吴争觉得他不象有假,方国安是这个时代,大部分明军将领的缩影,故国已亡,没有了信念,降清、反清皆出于一念之间。

    吴争感到自己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立起一杆旗子,这样能让许多觉得没有了依靠和寄托的明将,找到心灵的归宿,如此吴争相信,这样的人一旦聚少成多,清廷不用自己打,或许根基就动摇,不过,这是这场战争之后的事了。

    眼前这关,着实难过啊。

    。

    瓜沥之战,一直持续到午后。

    周大虎后军的到来,拯救了周大虎濒临覆没的危局。

    经过激战,周大虎后军以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击溃了打算包抄周大虎的清军一千偏师。

    如此一来,双方的兵力接近平衡了。

    周大虎前锋几乎伤亡殆尽,而清军的伤亡也不下于周大虎部。

    随着周大虎后军击溃了清军偏师,战局渐渐稳定下来。

    双方都已精疲力竭,至午后时,胶着中的双方士兵,几乎在面对面的情况下,都弯下腰来喘息,甚至连挥刀的力气都没有了。

    清军主将柯永盛知道无法短时间击败对方,随即下令鸣金退兵,打算依托瓜沥简易工事和民居进行抵抗。

    周大虎实时已经失血过多而晕厥,他麾下副将不敢下令继续进攻。

    于是,瓜沥之战暂时平息,双方都在舔噬自己的伤口,隔着一条官道,僵持起来。

    。

    要世上之事,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

    恐怕整个庆泰朝,也找不出一个人会想到张国维居然没死。

    池二憨也绝对没想到。

    可如果不是张国维率着一千多衣衫褴褛的义军,对金声恒部将王得仁所率阻击平岗山明军的清军,骤然发起突击,那么池二憨就算是没战死在平岗山,也会被满朝的唾沫星子淹死。

    这种鲁莽的冲锋,绝不是勇敢,这是送死啊。

    如果吴争知道,那会被气得吐狂血。

    幸好,天意眷顾,张国维居然没死,不仅没死,还带着一支千多人的义军来援。

    由此给了池二憨及山寨明军冲出甬道的会。

    这个会,被池二憨牢牢地把握住了。

    他和他的士兵绝不缺乏勇气,这种勇气在于敢死。

    哪怕是王得仁所率同样是清兵精锐,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了甬道掣肘的池二憨,中被他加长至近似于前朝陌刀的砍刀,大开大阖。

    他一马当先,连续劈翻了五六人,其中一人更是被斩成上下两截。

    池二憨以一种遇神弑神,佛挡杀佛的气势,引领着数千明军,直入清军阵营中腹。

    王得仁,他领得是清兵精锐,但他不是满人。

    他籍贯陕西米脂,是李自成的老乡,所以他出身李自成的农民义军。

    王得仁其实家境不错,至少不属于无产阶级。

    家中有一百多亩田,在这个世道,一百多亩田,怎么也得算是中产阶级了。

    只是王得仁为人豪爽,推崇游侠,喜欢从事危险、刺激的“职业”,所以在败光了家底之后,就追随李自成建功立业了。

    王得仁有个匪号,叫“王杂毛”,倒不是他做过道士,而是他少年白头,打就一头花发。

    他作战勇猛,杀人如麻,这一点与池二憨倒有一拼。

    李自成攻入顺天府,王得仁自然也水涨船高,在李自成大将白旺麾下效力,白旺部是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率主力北上歼灭孙传庭部时,为扼制左良玉军趁虚尾追,留下守卫“襄京“的一支精锐部队。

    王得仁深得白旺信任和赏识,白旺还时常提及,自己年纪大了,打算举荐王得仁接替他的位置。

    王得仁自然就一门心思地效忠白旺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李自成被赶出顺天府,而后居然死于九宫山村民之。

    大顺军内部因此一片混乱,不受白旺重视的王体中,趁联络了一帮人,冲进白旺的军帐,将其斩杀,而对外宣称,白旺与清军勾结,图谋叛变。

    这个时候,王得仁不在,他正与明军交战,在回到德安时,得知白旺被杀,王得仁十分气愤,想要找王体中报仇,被部下劝住,不让他做无谓的牺牲。

    此时王体中已经稳定了局面,取代了白旺的位子,王得仁上只有不足千人,根本不是王体中的对,王得仁再蠢,也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他忍住了胸中的怒气。

    而正好王体中送来银子,准备息事宁人收买王得仁,王得仁趁势便答应下来,效忠王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