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掘开护城河
“大帅,怎么不早点讲,早点把箭楼造好,就不会有这么一出了!”阿里海牙很是不满,好东西应该早点拿出来嘛,为什么要藏着掖着了。
“海牙得有理,确实是这样,那我跟你我这里确实还有好东西。”只见阿术又拿出一支枪来,不过这支枪与终结者一号明显不一样。
两人依次看了一下,还是刘整的观察力敏锐:“大帅,这是我们防制的一号!”
声音里有欣喜有激动,阿里海牙也不甘落后跟着附和,他心头还有点不满,又被刘整领先了一步。
“确实是!”阿术现在是脾气阴晴不定,不好时随便杀人,好时什么都好。
这也是才运来的,他运气不是很好,或者太急燥了,晚一点发动袭击,这些东西派上用场的话,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大帅,有多少支?”刘整急切地问道。
“不多,就三百支!”阿术回答道“数量要记得保密”。
“那威力射程怎么样?”阿里海牙问道,这些参数对于他制定战术至关重要,他不可能不关心。
“那就去试试枪吧!”阿术自己需要见到这种仿制一号的威力才行。
几人带了数百人的队伍测试,不得不蒙元疆域大,各种资源也特别多,财大家粗的,直接把每把枪都测试了,这得消耗很多子弹。
此时同时响起了许多枪响,射程足有二百五十步,虽然还赶不上一号,差距也不太大了,威力也是十分巨大,同样也能击穿很厚的铁板。
耐久度都就不行了,才打十枪,就有两支枪炸膛了,好歹两人只是受了点伤并无大碍,阿术明智地暂停地了试枪,并给这些大兵打气道,这是个例,使枪全没有问题。
一众蒙军将领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到营帐,连最谨慎的刘整都认为可以发起总攻了,这回阿术还不行,现在他又有一个计策。
其实这个计策不是他出的,而是张弘范在信里提到的,这家伙特别受大汗重视,好像现在应该叫皇上了,一直有心用他将兵,这里呈给皇上各种战报,张弘范都有权限阅览。
他提出的计策不是填坑,而是引河,白了就是把护城河的水抽干,抽到旁边的支流里,至于会造成支流暴涨,引起大洪灾,那就不是他该管的事情了。
支流虽然有三分之二是他蒙古属区,有二万户百姓吧,不过那又咋样,他阿术还怕这群贱民吗,再大汗不皇上已经同意了这个方案。
当然是这一个浩大的工程量,不过嘛他不是派来五万民夫吗,既然他们不敢往前线挖,那么就让他们在后方挖沟吧,什么也得把这群贱民榨干,以此作为他们不服从的惩罚。
宋晨他们发现蒙古现在更应该蒙元才对,又偃旗息鼓了,这有点不对头,其他方面都进展得不错,因为时间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每十天就有一门火炮送来,被他们安排在一个秘密的地方。
不过宋晨有一种感觉,蒙古在酝酿大招,这个大招很是具有杀伤力,两天之后,他们收到线报,报告了蒙军最近的一系列动作。
“这帮鞑子真是丧心病狂,居然想出这么阴毒的路子!”牛富义愤填膺地道。
“心里话,这种事情我朝也干得不少!”范天顺倒看得很开,别人也知道他的是实情。
“那应该通知延岸的宋朝百姓才对。”宋晨认为他们知道了,总得做一点什么,以他们现在这点兵力,出城与如狼似虎的蒙古兵短兵相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几乎也只看着蒙古人掘堤引河。
“自然,我已经写了公函给吕文焕了,这一点他是心里有数的!”范天顺接话道。
“通知范围不应限于沿河的宋人,还应连对面的百姓也一起通知!”宋晨的话让大家有点吃惊,那可是蒙古治下,管他们什么事情,没有幸灾乐祸就不错了,还要派人去援助。
“宋晨,这是为了什么?”牛富毕不理解这么做的道理。
“这些人都是我汉族百姓,这是让他们知道我大宋没有忘记他们!”宋晨耐心地解释道。
“其实我们不通知,蒙古人肯定也会通知的,毕竟人口就是财富!”范天顺看得清楚得多,是的蒙古人也不是傻子。
“正因为这样,我们通知是‘情’,他们去告知那是‘份’,如果我们早一点,这就是情更浓义更深了!”宋晨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难听收买民心也好,又或者是真情流露,他都应该这么做。
一个月后,一声爆炸声响起,护城河终于被炸开了,蒙古人也依样画葫芦开始用火药对付那些顽固的石头,再付出不少军士的代价之后,护城河的水终于被抽干了。
樊城前面,已经有五座水泥堡垒了,同样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修起的,当然修是修起来,元军也付出不少代价。
用两天时间,等护城河的水干了,不再那么湿滑了,他们再次攻城。
足足二十万军队进攻樊城,这一次总攻真正开始了。
炮声不停地轰鸣,城下的喊杀声不断传来,云梯、箭楼、回回炮,即使是在火炮的攻击范围内,如此多的目标,火炮也显得捉襟见衬的。
现在樊城岌岌可危,因为护城河被抽干之后,蒙古军队的攻击范围就由三百丈的城墙,变成六七里长了,城中算上增援的军队也不过才五千人。
一个人要管很长一段城墙,现在他们压力很大。
襄阳,同样遭到了二十万军队的进攻,现在元军几乎是倾巢而出,襄阳的守军有一万八千人,是樊城的几倍,但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
因为他们至少有十里城墙,在蒙古军队的攻击范围下,这一点连宋晨自己都承认的,在三里之外还是一个‘榷场’,原是吕文德在‘中计’的情况下,让蒙古人修建的,现在成了进攻襄阳的一颗壁垒了。
这次实在是措所不及,没有人料到忽必烈称元改制不久,就加大了南下的进度,甚至悄悄派二十万兵力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