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二次改制

A+A-

    高宠笑道:“松年,我认命你为内阁的第一任首辅,这个内阁的事情你们要商量着做。”

    蔡松年显然是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客气点头同意下来。

    李邈道:“王爷,内阁成立之后,处理问题的时候出现了分歧应该怎么解决?”

    “投票!首辅蔡松年掌握两票,其他人各一票,一共七票。四票同意就可以通过决议;然后上报给开平王签署。

    再一遍,开平王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利,王驾可以驳回内阁的这个决议,并请内阁重新制定。如果连续三次不能通过,王驾有权重新组阁。

    同时王驾的任何法令也要取得内阁的同意,如果连续三次内阁都驳回了王驾的命令,王驾还要继续执行,内阁可以弹劾王驾。如果弹劾成功,也可因选出新的开平王;不过更换新王驾之后,也就要组建新的内阁,重新确定辅政的人员。”

    “轰!”下面的人听了就是一阵大乱,这个内阁竟然可以弹劾更换王驾,这是不是太大逆不道了。

    高宠啪啪道:“肃静,肃静!各位,这个内阁目前还不成熟,还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这一段时间只是试行,等实行一段时间,所有的条件都具备,才会正式执行。

    现在大家不妨多想一想,多看一看,有什么话尽管明言,如果等法规定下来,那一切可就真的晚了。”

    众人一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整个大殿就像是一个菜市场一样。很快人们越越激烈,甚至发生了争吵。

    高宠只是在上面静静的看着,只有大家争吵的实在不像话,才轻轻的拍拍桌子,提醒大家注意。

    这场争论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讨论完毕的,好在王驾了现在只是试行,还有的是时间改正,所以这个法令没有什么阻碍,顺利的就被通过了。

    高宠看着大家道:“还有第二个变革,就是各地方官员的配备。大宋朝各地方官员是知府,知州。同时还设立一个二号人物通判,这个通判没有任何的权利,就是用来监督知府,知州。

    在这两个人之下是同知军国事,也就是同知;还有朝廷的转运使,专门负责将地方的钱粮都运送到首都。

    这样做是可以有效的防止叛乱,不过也大大削弱了地方的权利。使得大宋这棵大树主干很高大,不过枝干很弱,禁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

    众人听了不住地点头,高宠接着道:“我们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下放一些权利。地方上依然是知府或知州;通判和同知三人负责。

    不过三人的权利要改变一下,知府,知州为地方的首脑,负责全局和官员任命。通判的职责和转运使合并,负责钱粮,无论是税收,各项开支,还是发展经济都是通判的事情。

    同知负责本处的乡勇,衙役,捕快等守备和缉盗兵力,这些人的粮饷也全部归通判负责。”

    众人听了暗暗点头,这样倒是区分的清楚,知州虽然权利最大不过没有钱粮和兵马。通判和同知有兵马,有钱粮,不过官员的任免权又在知府,知州的上,这样做倒也是分的清楚。

    高宠有对大家道:“我们开平军的军队实行独立的管理,各地方的官员没有权利调动军队他,他们的粮饷由后勤装备部统一安排,军事行动命令由参赞军部下发。

    各郡县不能调动军队,不过如果事有紧急,知州,通判,同知可以同时签发命令,可以请求军队配合。事后要向参赞军部明情况。”

    “嘶——”大家吸了一口气,这一下子可是将军队和地方完全分开了。地方官员不能掌握军队的粮饷和升迁,怎么和军队勾结?军队的指挥权和后勤都在中央里,也不可能发生政变,真是太厉害了!

    不过这是一个防止做大的好办法,大家当然不会不同意,都欣喜地答应下来。

    开平军政治上的变革在真定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别人,就是李氏都感到不可思议。

    她将儿子叫道了身前,很是疑惑的道:“大郎,现在人人都怕权利太,拼命的要将权利拦在自己的身上,你为什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你自己肯定是没有问题,不过就就不怕自己的子孙被内阁架空,成了傀儡吗?”

    高宠微微一笑道:“娘,咱们坐下好好!”

    着二人坐下摆开了要长谈的架势,欧阳鸾赶紧给自己的婆婆和丈夫满上茶水。

    “娘,恁是个通读史书的人,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想保证自己的统治万年不易,也想了很多的办法。

    他们有的段暴虐收天下之兵,防止别人造反;有怀柔养天下之民,让人能够活下去也不至于铤而走险;还有的大搞独裁,大权独揽,什么都是自己的了算,让人没有能力造反。

    如此种种可都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实在是时间在前进,事物也在发展。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进步,那就一定会被淘汰。”

    李氏听他的新鲜,历史上对于朝代的更替,大都落在了人的因素上,有子孙不肖,有奸臣乱党,也有后宫,外戚干政,从没有过会被时代淘汰。

    “大郎我读过这么多的史书,包括司马相公的资治通鉴,都是让我们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你的会被时代淘汰是什么意思?”

    高宠笑道:“母亲,后世子孙不肖谁也控制不住,奸臣乱党,后宫外戚谁也避免不了。我们就是做再多的努力,这些事情该发生也一样会发生。但是这些都不是败亡的直接原因,他们只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过程而已。

    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因为他的本身制度出了问题,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必然会被淘汰。

    就像本朝太祖成立厢军的注意本来是好的,但是到了现在却成了最大的一个弊政。大宋朝每年上亿的钱财有成都做了军费,可还是远远地不够,其他的事情也是什么也做不了。

    我这个内阁不只是要限制皇权,他们主要是通过大议会听取各个阶层的声音,然后适度的调整国家的政策,使他安全的向前行驶。

    当然母亲的也有道理,所以内阁中我也安排了各个派系的人,一是让他们学会商量和妥协,二是避免被一个人控制。如果后世的子孙控制不了这个内阁,那就安心的做个傀儡吧!至少性命生命无忧。”

    这段话里面的信息量比较大,就是李氏也一时接受不了。高宠笑道:“娘,目前毕竟只是试行,咱们先看看效果再,现在由我看着呢?无论是谁也翻不起风浪。

    欧阳相公虽然不愿意出任什么官职,不过对于法律的制定还是很上心的,这部法律他已经钻研完善了好几年,等他推出来的时候,对咱们又是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法律?王爷要依法治国?”就是欧阳鸾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这和自己的平日的教育完全不一样啊!

    “不错!就是依法治国!法无禁止即为可行!法律的权利才是无上的,甚至超越皇权,任何人包括皇帝也要遵守。如果是皇帝违法也和庶民同罪会受到弹劾,甚至被迫下台。”

    “啊——”这句话得大家一愣。李氏赶紧道:“大郎,可千万不要胡闹。现在精英阶层多时儒家,你一句依法治国,岂不是天下大乱?”

    “娘亲完全不用担心,我的法律是中心还是儒家的一些思想,法律道更是为他们的提供了保证,这些人不仅不会反对,而且还会更加的拥护。”

    “反正我听着你的有些邪乎,最好还是谨慎行事。”李氏还是有些不放心不住地规劝。

    高宠笑道:“娘的是老成持国之言;我定当遵从。这样吧!这件事情先不必一下子就公布,我们先将制定好的法律交给大家去评判,去挑错,等完善了,大家也认同了,再全面实行也不为迟晚。”

    李氏听儿子听取了自己的意见,这才微笑点头算是放过了他。

    开平军的制度确定之后,高宠和蔡松年安排很多的政工人员,下去宣讲开平军的制度,安排并且监督大家理解执行。

    政治上的变革刚刚宣布,大家都还没有反过味来,高宠又开始军队改革。首先是政治部,参谋部,后勤部正式挂牌,他们直接对开平王负责。

    三个部门都是原先各国没有出现过得,不过在开平军已经试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大家都没什么抵触。蔡松年,李宏和刘子翼依然是这三个部门的首领。

    接着高宠以原来的军队配置不合理,而且官职设置很模糊,一个都指挥,或者指挥使就有好几级,而且武将定位太低,不利于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为由,对军队进行改革。

    首先军队实行三三制,最低单位为班,每班定员十名,首领为班长,相当于宋朝的使臣,依然是高级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