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默默无闻的陈家

A+A-

    一个在第一时间就亲赴灾区的新闻报道组,发表了胡嘉怡救援学师生的报道。

    并且通过校长,以及师生们的亲口叙述,胡嘉怡不顾危险的英勇行为迅速地在媒体上传开。

    国内的多家重量级媒体都进行了转载。

    由于胡嘉怡救了全校的师生之后,并没有留下姓名,只有老师当时拍下的几张照片。

    于是浑身布满了尘土,但笑容依旧的胡嘉怡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报道一出,民众都被深深感动,很快便有人通过人肉,发现这位最可爱的女孩正是岭东胡氏集团的总裁胡嘉怡。

    然后便有更多的人开始挖掘,很快,胡氏集团和陈氏集团一直运送物资到灾区的各种善举都被挖掘了出来。

    与此同时,岭东市的救助委员会坐不住了。

    通过络列举了陈氏集团近十余年来对贫困山区的援助活动,大声疾呼陈氏集团并不是所谓的沽名钓誉,而是一直在默默做着善事。

    一时间支持陈氏集团的人多了起来,逐渐与那些受了蒙蔽,反对陈氏集团的人形成了僵持的形态。

    其实也可以理解。

    那些由于诸葛青山的胡编乱造信以为真的民众,只是源自于对灾区人民的关心。

    这种好的出发点,也注定那些想要借赈灾想要发国难财的人会成为过街老鼠。

    只不过陈氏集团和胡氏集团是被歪曲了,民众们并不知情而已。

    总的来,陈氏集团和胡氏集团暂时止住了公信力一落到地的危险,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诸葛青山又跳了出来,再次发文,宣称由于自己抓到了陈胡两个集团的把柄,以至于对方派人行刺自己。

    还拿出了陈胡两个集团运输车队进入岭东市时,被人围攻的画面。

    声称由于心虚,两个集团的总裁就坐在车上,始终不敢下车,回答示威民众和记者的提问。

    但细心的人还是忍不住提出了疑问,‘那些示威的人脑子里有屎吗?为什么要围攻输送物资去灾区的车队?’

    这一发问立即引发了更多读者的质疑,纷纷质问诸葛青山究竟是怎么回事?

    诸葛青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能是在发问不到几个时之后,便删除了帖子。

    但这么一来,更加引发了民众对于这位大博主的怀疑。

    李莫趁着陈天奇和工程技术人员探讨城南区学的建设问题时,发现一个老头儿正坐在一辆工程车的阴凉下休息。

    刚才就和老头儿见过面,知道他是这所学的包工头,名叫胡志。

    于是信步走了过去,笑眯眯地问道:“胡大爷,您好,陈天奇他们在讨论校区的建设,您怎么不跟他们一起讨论?”

    老胡头儿抬头看看,发现来的是个大美女,便笑着答道:“我才不去呢。陈少懂得不比我那些技术员少,他问的问题我答不上来,去了也是白去。”

    “我就在这里监督我的工人干活儿就好。”

    李莫笑,“您可真是心大。”

    老胡头儿有些得意,“姑娘,不是跟你吹。我十年前就开始接陈家的工程了,那时候还是陈少的父亲老陈家主。”

    “他们陈家每年都有这种慈善项目,十多年从没断过,而且都是给我老胡来做,习惯了。”

    “您刚才陈家十多年来一直在做慈善项目?”李莫有些好奇地问道。

    “是啊,”胡志道:“去年是三所山区学,前年是六所山区卫生院,反正就是全国各地的跑。”

    “我估计今年也不会少,这所学是第一个项目。”

    “这样啊,”李莫若有所思地环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可是把学校建在靠近市郊的地方,会不会不方便?”

    老头儿十分有谈兴,听见李莫这么,立即摇头,“姑娘,这你就错了。”

    “你看看有些国家偏要把学校,医院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为什么?图的是个安全。这是一方面,而且不管是学生还是病人都需要安静的环境。”

    “你把学校和医院放在市中心,天天吵吵闹闹的,学生也没心思学习,病人也恢复不好。”

    他扭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陈天奇,颇有感触道:“别看陈少年纪,眼光可是独到的很。他把校区建在这个地方,除了以上的考虑,还因为周围的十几公里范围内还没有学校。”

    “陈家一直最关注教育,就在我上兴建的学校这些年就有三四十所之多了。”

    李莫心里一阵触动,“这可是福萌后世的大善举,可为什么一直没有看到过对陈家建校的报导?”

    “还能为什么,低调呗,”老头儿眯着眼笑,“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老胡对陈家就一个字——心服口服。”

    李莫笑了起来,“您那是四个字好不好?”

    老头儿也不以为忤,继续道:“反正我老胡这辈子是认定陈家了,只要陈家有项目,我老胡就算不赚钱也要接。”

    “就这一片地,本来是一个叫大兴公司的房地产企业拿下了,打算盖个什么购物中心的。”

    “结果硬是被陈少半路截胡拦了下来。陈家人为了做善事,从来都不怕和人结仇。”

    他嘿嘿笑了两声,“当年老陈家主为山区盖学校,一个修路的工程商跑来找他,是打算要修路,让老陈家主把三分之一的学校操场让出来。”

    “老陈家主立即就怒了,揪着那个工程商就是一顿老拳。当时我就在跟前,他的原话是‘你要是敢跟这些孩子抢地方,老子直接把你家房子拆了!’”

    “那工程商吓得要死,连头也不敢回,灰溜溜地跑了。”

    完便是一阵大笑,李莫也跟着笑,心里忍不住对岭东陈家产生了一丝敬意。

    这个低调又不失霸气的家族一直在为民众默默地做着好事,却因为诸葛青山的刻意歪曲在经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这让她感到了愤怒。

    李莫已经在最近的调查之中,查到诸葛青山和大兴公司的总经理赵洋之间似乎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从开始对陈天奇还持保留态度的李莫之所以会有这么快的态度转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她虽然是被陈天奇请来的,但陈天奇除了出过想为陈氏集团正名的话之后,完全是一副开放式的态度。

    一切都靠她自己去调查,从不提及关于诸葛青山的任何话。

    李莫很清楚陈氏集团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这种危也让陈氏集团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可即便如此,陈天奇依旧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这种自信与淡定让李莫钦佩不已,也更加坚定了要为陈氏集团讨回公道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