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谷底桃花

A+A-

    待到杨桓带着禁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回到尚书府时, 府中已经恢复了平静, 杨桓走进大堂时,几乎是所有人都带着不同的情绪盯着他。

    他们惶惶不安, 翘首以盼,期待着杨桓口中的结果。

    皇帝更是焦灼的看着杨桓,他上上下下地量他,终于没有再杨桓身上看见血迹,心中还稍微平静了一些, 甚至窃喜, 是不是杨桓最终没有下令诛杀百里策, 否则他衣裳上应该是有血迹的。

    沈庆刚是急性子,他最先忍不住,开口问道:“丞相, 那乱臣贼子如何了?”

    众人皆好奇这个问题的答案, 仔细将杨桓盯着, 之间夕阳的余晖之下, 杨桓缓缓吐出这么几个字:“卫国奸细安平王,畏罪潜逃,于京郊坠崖自尽, 未留遗言。”

    此话一出, 私下皆是抽气声, 皇帝苏炎气愤难忍, 用力一拍椅子扶手便站了起来, 怒道:“丞相!你怎能不分青红皂白便将人逼死!你连大理寺会审都没过, 你怎地知道世子便是奸细?莫非是你担心世子一家分了你的权势,你便处处针对他们,如今世子死了,你可开心!”

    杨桓便看着皇帝这一张悲愤的脸,恍惚想起来,四年前先帝驾崩的时候,他都未曾这样伤心。

    自百里策入京,杨桓心中便一直烦闷不堪。今日这些事情之后,累积的情绪终是忍无可忍,他一声冷笑,便对皇帝道:“陛下,今日那百里策可是自己承认他是安平王,难道陛下还想自己骗自己不成?方才微臣派人去搜镇南王府,却发现那府里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一些看门的家丁,难道陛下还不明白?他分明是就料到今日有可能出事,提前布置好了一切!”

    杨桓平日里都是一副斯文君子的模样,除了四年前苏玉琳那事以外,他平日里即便是遇事不顺也很少这般疾言厉色。

    皇帝一时被镇住了,他方才的那些怨气与勇气瞬间灰飞烟灭,眼中蓄起了清泪,仔细一看,还有些委屈。

    杨桓却怒意不减:“陛下,你只道微臣行事狠厉,可何尝想过,微臣殚精竭虑,只为将奸细揪出,可陛下却私下里厌弃臣动了陛下的亲信,教微臣如何不寒心!”

    皇帝不敢再与杨桓的目光直视,垂下了头,像个被先生教训了的学生一样,他闷声道:“丞相的是,朕以后定当任人唯贤,定好好听取丞相的意见。”

    杨桓丝毫没觉得皇帝和自己这样话有何不妥,反正自四年前那件事之后,只要自己稍微动怒,皇帝便会用这种方式哄自己消气。

    杨桓只轻轻“嗯”一声,没再理她,反而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清璇的身上。

    而在杨桓看不见的背后,没人看见,皇帝那低垂的眼神中已经全是愤恨与挣扎。

    为什么一次次都要被杨桓掐着脖子做决定?

    这大商的天下,难道不姓苏了么?难道改姓杨了么?

    自己刚想要扶植旁的势力,他竟然将旁人赶尽杀绝!杀鸡儆猴吗?自己就是那只鸡吗?

    ……

    所有的人都未曾料到,今日皇帝的这一番郁火,终将会在不远的将来造成难以逆转的危局。

    杨桓解决了这一切的事情,心中便只剩下了对清璇的担忧,他再也不顾及旁人的眼光,大步走到清璇面前,面上还又一路疾驰染上的尘土,他却柔声问道:“阿璇,你如何了,还难受么?”

    杨桓微微俯身问清璇这个问题,两人四目相对,动作带着自然的亲昵,落在旁人眼中,便是一种占有欲极强的动作。

    众人皆知,定是百里策没了,杨丞相终于不再需要顾忌谁,他不再遮掩地宣誓占有权,同时在无声的警告他人——别清璇的注意。

    清璇面皮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终究还是不好意思的,她略微推了杨桓一把,红着脸声道:“我好好的,能有什么事?。”

    杨桓见她这幅女儿的神态,觉得好笑,心你慌什么,你可是我杨桓的丞相夫人,就是再如何,难道还有人敢三道四不成?

    不过他终究是什么都没,转身吩咐道:“诸位今日也都累了,便先回去罢。将那支一路护着逆臣的锦衣卫送到大理寺去审,再派人去那山谷里好好搜一搜,若是可能,将那逆臣的尸骨带回来。”

    杨桓心中到底是存疑了,虽那万丈深渊,跳下去必没有生还的可能,可……可心头总有些不安,活要见人,死还是要见一见尸的。

    “再来些人将卫太子送到卫国去,还请陛下修国书一封,向卫王明这其中的情况,料想他卫王理亏在先,也不会趁此机会挑什么事端。”

    众人见杨桓发了话,连忙退了出去。这权贵们的争权夺利,还是少参与为好。

    待到大堂中终于只剩下沈家的人和杨桓了,杨桓才缓步走到沈庆刚面前,还没来得及开口,沈庆刚便好像洞察了杨桓的心事一般,提前开了口:“丞相,你也看见了,女每回大婚,都要出些事情,我们这做父母的实在是忧心,况且满满算,璇儿今年不会十四岁,婚嫁之事,老夫实在是不想再提了。”

    杨桓被沈庆刚堵了话,可偏偏又不上什么来反驳,只能强笑:“是,沈大人的是。只是哪怕沈大人不高兴,侄儿还是要讲,侄儿已将一片真心交给了阿璇,只求能与她白头偕老,余生安稳,还请大人相信侄儿,从此必会护阿璇一生周全。”

    沈庆刚盯着杨桓看了许久,杨桓便迎着他的目光,坦坦荡荡。

    良久,沈庆刚终是缓缓道:“今后的事情,今后再罢。”

    虽然沈庆刚仍冷着脸对杨桓,可杨桓却敏锐的察觉了沈庆刚态度的松动,他竟然肯和自己谈以后,竟然没有全然的拒绝。

    如此甚好。

    **

    当天晚上,京城的权贵几乎无人入眠。

    原先投靠百里策的那一派,见百里策已然身死,自己忧心忡忡,人人自危。有些惯会见风使舵的,连夜跑到丞相府,又是献殷勤,又是表忠心,只求一条生路。

    而杨桓那一派的,自是沾沾自喜。百里策既死,跟随他的那群人免不得要流放发配,空出来的那些官职,杨桓定是要给自己的人。到时候论功行赏,升官肯定是跑不掉的。

    而沈家虽然有惊无险,可晚上沈老爷子却思虑繁多,他颓然靠在椅子上,缓缓道:“阿衡,你我是不是做错了?”

    阿衡正是沈夫人的闺名,沈夫人见沈庆刚那个样子,便知道他在忧心女儿的事情。

    “你也莫要难过,今儿丞相不是会护着阿璇的么?你还担心作甚?”

    沈庆刚又叹气:“我今日忽然想起来,四年前我觉得阿璇与杨桓的亲事甚好,毕竟他们从两无猜,家世门第都相当,可却出了那样的事情出来。”

    沈夫人停了手中的针线,静静看着沈庆刚,便听见他又:“因为那件事,我不喜杨桓,这次让阿璇嫁给百里策,更是有甩掉杨桓的意思,可今日又出了这件事!”

    沈庆刚自责的道:

    “阿璇因为我,受了那样多的委屈!上天为何对我儿不公,竟几次三番的为难于她!”

    沈夫人却心平气和,走到了沈庆刚身后替他揉肩,轻言细语道:“老爷何必自责?这变故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不是还有俗语道‘好事多磨’么?再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瞧着,杨桓的确还不错,他对我儿,其实是真心的。”

    沈庆刚深闭着眼,也不知听进去了没,可皱着的眉头,却到底没有舒展开来。

    **

    卫太子的灵柩到了卫国的那一天,举国哀恸。

    满城素衣,举国上下禁了酒楼花馆,卫王下令,让孙符进了皇陵,赐谥号“文平”。给尽了他身后的哀荣。

    可这份哀荣背后,真正为这个卫太子哀恸的,只有凤鸾宫的王后罢了。

    王后哭哭啼啼地带着人冲进了卫王的御书房,哭诉道:“陛下!你的眼里是不是只有你的长子!符儿究竟是怎么去的,你难道不知道么?要不是百里策勾结了商国的丞相,符儿能死的这么惨么?陛下!”

    “住口!策儿是朕的孩儿,他本名孙策,王后可莫要喊错了。”

    卫王出口的话语冰冷,竟没有一丝体恤。他看着王后哭的梨花带雨,却忽然想起来,十几年前,阿楚被这贱人逼到绝路苦苦等待自己的时候,是否可哭的这样绝望?

    突然就很不耐烦。

    他挥挥手,敷衍道:

    “王后哭完了便下去罢,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想想怎么怎么讲后宫管好为好,免得言官参你不贤德。”

    王后双眼睁的大极了,泪水从眼中涌出来,她悲愤啼哭:“陛下,就算你不喜臣妾,难道就不顾及符儿么?他可是你的亲子啊!你则能冷漠如斯!”

    卫王却是一点点都不想再和王后啰嗦了,他喊道:“来人,将王后带回凤鸾宫好生休息!”

    等到王后哀哀戚戚的啼哭声慢慢消失在门外时,屏风后面才缓缓走出了个少年,这少年剑眉星目,长得与卫王神似。

    卫王听到了动静,回头看着他:

    “今日的情景你也看到了,可有什么想的?”

    少年却抿唇一笑,淡淡道: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若是趁此机会将外戚一把端掉,这不论是朝堂还是后宫,都能清净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