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压力山大

A+A-

    口不择言。

    “烂肚子臭肠子都是装大粪的, 我们老家那边只拿来喂狗, 你们却当好吃的,还花钱买了吃,莫非都是些傻子?”

    显而易见,徐氏的是刀削面的那几种杂碎臊子, 她这样哔哔叨叨除了眼红锦娇居生意红火,还因为干眼馋吃不到。

    没有谁比徐氏更清楚宋翠莲有多么死要面子, 除非是快要饿死了才会吃这种臊子面。

    眼见萧阎氏和萧来银没反应,宋翠莲讪笑着, “徐氏, 走吧,娘带你去悦客楼吃几个卤菜!”

    徐氏馋得要命, 不舍得离开, 却再次口无遮拦, “娘,你看这些人有多傻, 花钱买烂肚子臭肠子, 还吃得这么香呢, 他们都是饿狗转的胎吧!”

    这话的,徐氏明摆着把店里的食客讽刺成饿极了的狗, 大度隐忍的食客装聋,也有懒得容忍的。

    这个阿婆忍无可忍,她吃完了刀削面,正放慢速度抿着羊杂臊子汤, 细细品味着汤里的肥肠肚子肝肺等等有多美味。

    宋氏婆媳进来了,徐氏哔哔叨叨的,很影响她的愉悦心情,因此她喝完最后一口臊子汤缓缓站了起来。

    “媳妇儿,你长得可真俊呀,肚子都这么显了呢,瞒三不瞒四,四个月了吧,一看就是生儿子的面相啊,走,到外面的太阳底下阳气足,我给你算算你儿子是哪种富贵命!”

    着,阿婆拿起来桌边的拐杖拄着往外走,徐氏跟着出了店,没想到等待她的是腿上挨了一拐杖。

    这还没完呢,阿婆抡起拐杖在她的腿上一连了五六下,宋翠莲才把阿婆拉开,阴着脸道有话好好。

    凑巧,姚亭长带着几个巡逻队的汉子过来吃面,阿婆一字不漏地把徐氏的话重复了一遍,让姚亭长给个法。

    姚亭长暗自同情花娇,这是什么娘家人,连个路人都不如,面上他公事公办。

    徐氏这种欠家教的即便是怀了孕也不值得同情,阿婆教训她是应该的。

    除此之外,宋氏婆媳无故寻衅滋事扰乱经商秩序,即日起拘押三日,处罚金三百文以儆效尤。

    宋翠莲见了棺材才落泪,拿出来一块碎银子,挤了两滴眼泪与花娇断了亲,拘押三日也没有人给她们婆媳送饭。

    姚亭长吩咐一个汉子每天给她们婆媳送饭,早饭和午饭是锦娇居的刀削面,晚饭还是刀削面,午饭多包两碗就是。

    就这样,一个汉子押送宋氏婆媳去姚亭长家,另一个汉子进锦娇居包四碗面。

    徐氏临走前还特别强调四碗面要四种臊子,姚亭长嗤之以鼻,有个奇葩的婆婆就有个奇葩的媳妇儿。

    却姚亭长进店里点面时嘱咐萧阎氏和萧来银,以后有人进店里撒泼闹事,尽管报给他就是,反正东陌镇的公使钱约莫一少半都是刁民交上来的罚金。

    烊后大家吃加餐时,萧来银了这个插曲,花娇莫得感情,淡淡了句自作孽自受。

    闻言,大家都佩服花娇冷静自制,尤其是萧韬锦,他了然这些天妻子每天净赚十几两银子呢,好怕!

    媳妇儿娇软水灵,而且太能干太会赚钱,他压力山大,好怕媳妇儿一言不合抛弃了他这个穷秀才。

    总而言之,整个锦娇居只有萧韬锦一人觉得时间过得忒慢忒慢,他日常希望明天就是秋闱开考日。

    剩下的人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萧来金和萧来银的婚房刚刚布置好,明天就是年。

    花娇早在一周前就贴出了通告,年那天休息一天,因此秦掌柜特意过来一趟,央求花娇每天多做十斤卤制品,他屯起来在年那天招待客人。

    花娇从善如流,有钱好啊,万一萧韬锦他日被榜下捉婿而娶了高门女主,那她也不至于沦落到吃土的地步。

    本来花娇要求萧韬锦多写一副喜联贴在院门外,但是萧韬锦两个侄儿的喜事儿是操办,还是低调为宜。

    因此也就是婚房外面贴了喜联,萧来金和萧来银晓得明天父母和叔夫妻都去银杏村吃喜宴,他们心里踏实得很。

    如果左氏作死找茬儿,有三婶娘撑着呢,如果吃喜酒的男人们有谁闹腾,有自家老爹和叔呢,他们只要照顾好各自的媳妇儿就好。

    晚饭后,萧韬锦召开了家庭会议,了一遍明天吃喜宴的诸多细节。

    总而言之就是喜庆和气为贵,两对新人若是遇见什么麻烦尽管交给他们长辈处理。

    一旁的花娇听着,面上神色认真,心里乐翻了,萧韬锦也就是比两个侄儿大两岁而已,这长辈的派头倒是十足。

    讲真,她越来越喜欢这个少年相公,就是那种与子偕老的喜欢与日俱增。

    翌日大家刚刚准备好早饭,一阵鞭炮声振聋发聩,顾秋生和儿子顾磊坐着骡车过来,寒暄了一阵后,开饭。

    主食是蒸饺,再加上四个凉菜四个热菜,一壶烫好的女儿红,一桌子人吃得很是滋润。

    这对亲家先前就商量好了,不雇吹拉弹唱的鼓匠班子,所以饭后两位新娘子上了淡妆,换上喜服,萧二郎响了一串鞭炮,启程去银杏村。

    顾秋生雇了两辆骡车,正好男人们坐一辆,女人们坐另一辆,一路上笑笑的,时间过得很快。

    一进银杏村,顾磊就跳下车跑去顾家报信,当大家抵达顾家时,鞭炮声响起,一地碎红渲染出极致的喜庆。

    里正将大家引进院子里的帐篷中,两张桌子已经坐得满满当当,还剩下一张桌子显然是给他们留出来的。

    他们落座后,里正吩咐顾磊端上来瓜子茶水,大家嗑瓜子聊天,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繁文缛节被唠嗑儿代替。

    期间,左氏过来送茶水,眼睛红肿着刚进了帐篷门口,顾磊就起身迎上去,接过来茶壶,让她回屋歇着。

    花娇以为左氏心疼银子呢,毕竟三桌席面约莫有三十多个村人,按照里正的要求都不出份子钱,顾家因此损失了一笔钱。

    另外两桌子村人大都是和里正,顾秋生相熟的,他们都晓得里正父子也就是图个吃喜酒的人多热闹。

    正午吉时到,两对新人顺利进行了三拜仪式,顾家这边是里正父子充当高堂,齐氏和左氏都未露面。

    席间,里正父子时不时用公筷给温氏姐妹夹菜,语气甚是愧疚这么多年没有照顾好她们,嫁给来金来银也算是她们熬完了苦日子。

    萧来金和萧来银很会来事儿,两人口径一致里正永远是温氏姐妹的义祖父,顾秋生永远是温氏姐妹的义父,这份养育之恩不可抹除。

    当然,顾家没有请萧家老宅子的人,当然,萧福和萧大郎不请自来,结果被顾秋生不客气地撵走。

    散席后,齐氏吩咐左氏过来请萧来金和萧来银,是给新姑爷见面礼。

    里正虽然微醺,但是也晓得齐氏想借这个机会拿捏萧家兄弟,直言早就是一家人,见面礼免了。

    喝了解酒汤后,大家继续嗑瓜子喝茶水唠嗑儿,歇够了后一行人坐车折返回镇上的锦娇居。

    酒是女儿红,好几样卤菜都是现成的,花娇吩咐萧阎氏生灶火热菜的同时,遣萧二郎去请姚亭长过来喝几盅。

    没多久,姚亭长过来了,各种卤菜上桌,花娇又现炒了几个菜,其中就有金钩挂玉牌,金钩挂银条。

    尝过后,姚亭长夸赞比悦客楼大厨的厨艺更高一筹,总而言之,大家吃喝得很是尽兴。

    半个多时辰后,萧二郎送微醺的姚亭长回家,花娇见天色已晚,留里正爷孙三人在最西边的客房住下。

    翌日照常忙碌,里正爷孙三人各吃一碗刀削面后告辞,声称在镇上转转就坐车回村。

    花娇包了几样卤菜,让萧二郎送他们到巷子口,这几人前脚一走,萧来金后脚就得意忘形。

    他和萧来银来了个深情拥抱,然后击掌三下,哈哈大笑,“来银,我们都是有媳妇儿的男人了,这辈子不可能光棍了。”

    接着,兄弟俩宣布了一个事儿,弄得温氏姐妹羞红了脸,眼里荡起幸福的笑漪。

    他们兄弟俩觉得媳妇儿太瘦弱,而且年纪还,所以等到媳妇儿十五岁那年夏天再圆房不迟。

    萧阎氏很是赞成,年轻人就该把眼光放长远,有了媳妇儿就不愁生不出娃,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攒钱要紧。

    花娇心里震撼,古人十二岁进入议亲之年,十五岁才算成年,萧来金和萧来银如此体恤各自的媳妇儿很难得。

    也是萧二郎在前面做出了榜样,更有某叔那个男人界的典范清流,每晚都要做很饿却不急着吃的功课。

    两个侄儿成亲后每天都是眉开眼笑的,萧韬锦却郁闷暗生,如杂草遍布心园,再不见芬芳的娇软花朵。

    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七,锦娇居放了年假,妻子除了忙着加倍做卤制品,闲下来还和二嫂和两个侄媳妇扎鸡毛毽子。

    重点是妻子白天忙着赚钱,到了晚上终于闲下来后也对他不冷不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