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丑事
只是杨春华看着身后的马匹,有点犯难了。
杨春华坐在城门口的茶摊里,寻思怎么去找楚逸,这时茶摊的老板娘走了过来,准备给杨春华续茶呢,被杨春华一把拉住。
“老板娘,我想问问你这县衙怎么走?姑娘是从外头里来的吧,这县衙容易找呀,进了城门口往左转,走过两条街就是了,姑娘在县衙里有认识的人吗?”
老板娘做事爽快,也健谈得很,见这么俏生生的姑娘拉自己话,顿时高兴的不行了。
“我是去找人,谢了。”
杨春华将碗中的最后一口茶喝进结了账,上的马交给老板娘。
“老板娘,我这马能不能先放在你这,我进城去办事,没地方能放马的。”
“没问题,你放吧,到时候记得回来取就行了,”老板娘也是好话的,这进城出城的,不少人总有不方便的时候,他们左右给人搭把。
杨春华放心下来,放了马匹直接走进了城门,按照老板娘的话找到了县衙门口。
当时土匪劫轿子的时候,太过张狂,几乎是往把那些护着的官兵往死里打,的确是把那些官兵都杀了,轿子也被他们劫了。
既然把那赵家姑娘给救了出来,可是她那会儿忘记了问那姑娘是哪里人了,早知道就早点开口了,也不用她巴巴循着自己的线索找到这里来。
杨春华在县衙门口等了好一阵子,正准备上去打听情况呢,就在这时,正好遇到县令府的侧门走出来两个女人,上还挎着篮子。
看样子是出门买菜的厨娘。
杨春华眼睛一亮,顿时跟了上去,仔细地跟在两个厨娘的身后。
她要打听事情,务必要找县衙门的人问才清楚,如果自己冒冒失失的走进去,只会打草惊蛇,若是楚逸是在县令府做客还好,若是是因为别的事被抓起来,那她突然闯进去,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杨春华十有**已经能够确定,那个赵家姐的确是县衙门的人了,因为她听到两个婆娘的话,知道这县令原来姓赵。
杨春华急忙走到两个厨娘的身后,她必须要尽快地打听到楚逸的下落。
“两位婶婶去哪呀?”
县里府外出采购的厨娘看着面前笑容可爱的杨春华,心里的戒心就先放下了一半。
“买菜呗,姑娘找我们什么事呀?”
当中一个圆脸的厨娘搭话了。
“我刚刚听两位婶婶,县令府昨天晚上出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我这不是好奇嘛,就想着打听打听。”
杨春华继续道,“我呀,是城里书的,听着有趣不定还能从两位婶婶嘴里得一个新鲜故事呢,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白听两位的。”
杨春华从兜里掏出两块碎银,塞到两人上。
“两位婶婶就告诉我吧,我可好奇了,最近书没了故事,正头疼的紧呢。”
两位婆娘看着中的碎银子也不含糊,若无其事地塞进口袋里。
“这事呀,来也挺难为情的,昨儿个赵姐被人从外边送回来,之前听去上山上香的,不知怎么的,就她一个人回来,跟着去的官兵护卫全都没有,是一个男的送回来的。”
圆脸的婆娘兴致勃勃地开口。
另一个接口道,“可是那男子却被县令老爷给下了大牢,据是不听话还是怎么的,我们也不懂。”
“可就赵姐是个没脸没皮的,好好一个大姑娘,三更半夜将人家那个男子抓去自己房间,还惹得众人都知道了,可把我们的脸给臊的呀,要是我的女儿啊,我指不定怎么骂她呢!”
“唉,你少两句吧,”旁边的人附和道。
“那可是县令的宝贝女儿,不是我们这些吓人能随便议论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着县令府里的事,杨春华在旁边,总算听出了个所以然来。
不出所料的话,那个男人就是楚逸了。
只是没想到这赵家姐恩将仇报,楚逸救了她的命,她居然让人把楚逸给抓起来,岂有此理。
杨唇华心头火起,却没表现出来,笑眯眯的看着两人。
“两位婶婶,那最后怎么样啦?那个男子呢?”
“还不是被抓回大牢里去了,据啊,还被那赵家姐给打了呢,哎哟!打的血淋淋的,可难看了。”
“姑娘,你还是别打听这些事了,咱们都是帮人干活的,这官家里头的事,不归咱们管,你听听就好了啊。”
圆脸的厨娘笑眯眯看着杨春华,看在那两地银子的份上,两个厨娘也没有为难杨春华,了两句就走了。
杨春华气极了,这个赵家姐可以呀!一开始她就知道这姑娘似乎对楚逸有那么点意思,这会儿八成是楚逸,不随了她的意,想用权的吧!
杨春华顿时火起,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嬉闹的笑声。
就在她不远处,几个孩在围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玩闹呢,仔细一听,有些孩还在唱着歌谣,杨春华看了两眼,心中一动。
赵姐是吧?既然你如此不要脸面,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杨春华走到旁边的糖葫芦摊子上买了几串糖葫芦,转身走到几个孩的身边。
“朋友,想不想吃糖葫芦呀?”
几个孩争先恐后的涌上来,想要抢杨春华上的好东西。
杨春华也不吝啬,直接将糖葫芦全都分完了,随后才缓缓道,“姐姐有个歌谣教给你们听要不要呀?”
“好呀好呀,姐姐赶紧,我唱歌谣最厉害了!我阿娘都,我是咱们这条街最会唱歌的崽呢。”
杨春华笑了。
不一会儿一首歌谣就在这条街上的孩童里传唱起来,杨春华老神在在地躲在巷子的角落里,看着几个举着糖葫芦娃娃,从县令府门口的街头,唱到街尾,自己就忍不住嬉笑了。
唱吧唱吧,总有会那县令会听到的,她就不信,那县令还真能无动于衷!
杨春华还没乐呵多久,就看到一顶官轿从街口转了进来,看那模样跟在山道上看到的轿子一模一样。
县令大人刚从城外办事回来,这会正准备回府衙呢,坐在轿子里闭目养神。
一阵孩童歌谣传进他的耳朵里,刚开始赵县令还没什么反应,可是渐渐的脸色就不对了。
什么赵家姐?什么囚禁男人?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像他的宝贝女儿呀。
赵县令眉头皱起,仔细听了两三遍之后,顿时怒火中烧。
这到底是谁在编歌谣教这些孩子的,这是要指着他的脸骂他教子无方吗?
县令坐不住了,这些歌谣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他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县令急忙喊停,从轿子上下来,指着那些孩童,“你们赶紧去把他们给我抓过来,我倒是要问问,谁让他们唱的!”
几个仆人领命下去,直接将拿着糖葫芦的孩抓了过来。
几个孩一见县令这个架势,顿时哇哇大哭,连话都不齐整,县令烦躁的瞪着几个滑头,也不是骂也不是,吵得他脑子嗡嗡嗡的直响。
“你们不准哭,老实告诉我,到底是谁教你们唱这些歌谣的!”
几个孩子哪里懂这些东西。只是有好东西吃,有人教唱歌,他们就唱了,哪里知道他们唱的这些内容,直接就指向了赵县令的女儿。
这些孩童在这条街上已经唱了好一阵子,这条街来往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他们可不是三岁孩童,昨天晚上县令府里的事,他们多少有些耳闻。
这下子,不少人围着府衙门口窃窃私语,有些大嘴巴的婆娘甚至还在一边咒骂起来。
那话的可难听了,可她们又不是指名道姓的骂,而是指桑骂槐,让赵县令的脸面都已经丢光了。
府衙的师爷赶紧跑出门来,见赵县令生气了,急忙将人请了进去,随后让仆人把这些孩都打发了。
县令进了府衙,抓起上的镇纸就往地上一扔。
“师爷!赶紧去查这事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知道我女儿昨天晚上的事!要是被我查出来,本官一定不放过他们!”
赵县令这命令一下,师爷也头疼不已。
严格来那些孩的歌谣也没错,的确是县令的宝贝女儿把人家给关了,三更半夜把人抓到闺房里,这算什么事呀。
师爷硬着头皮想劝两句,可看着赵县令一副愤怒恼火的脸色,师爷也只好作罢,缩着脑袋外出去找人去了。
县令在书房里发了一通的鬼火,仍旧不解气,便换上了一身便服,直接出了门。
他要看看现在这事到底怎么样了。
如果这事真的传扬开去,对他的仕途非常不利,虽然自己宠爱女儿,可是怎么着也得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呀。
赵县令不出来还好,一出来就听到整条街上的人都在他宝贝女儿的事,那话可是一个比一个难听!
气的赵县令差点把话的人的脑袋给砸烂,可是他是心里不能生气,为今之计只有将那姓楚的子给放了,才能平息众人的指指点点。
赵县令心里窝了一肚子火,直接转身回了县衙。
坐在县衙的高堂上,看着师爷缩头缩脑的进来,就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