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我心向阳

A+A-

    金陵知府与知州带着各自衙役亲自赶到,今日这一场闹剧立马平息。

    他们都没有亲自犯事,顶多算是律下不严,自然不会像蔡县令那样极端行事。

    再他们可是被皇上的金令牌给叫过来的,谁知道陛下在不在周围?就算陛下不在,那向阳侯在这儿总错不了,这种时候若再存心包庇,那才是真的不想要这乌纱帽了!

    蔡县令的一众人手很快便被控制住。

    他自己也被人五花大绑地从地上提起。

    蔡县令如今已是心如死灰,他刚刚是要算背水一战,直接在这里便将侯爷等人处理了。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手下那么多人,各个都是酒囊饭袋的草包。

    更没想到,侯爷竟然还是个能的!

    当然最最想不到的是,为何自己上面的知州和知府大人都双双赶到了这里?

    时间如此巧妙,是有人通风报信?他们从来便知道这位就是向阳侯??

    蔡县令想不明白。

    情况也由不得他去再想。

    他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咬死不承认自己是趁机犯上作乱,只是想要确认侯爷的身份,对朝廷并无二心。

    但奈何百姓的目光是雪亮的,还有那么多明理的读书人在。

    他想蒙混过关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今日若是知州、知府二位大人没有亲自赶来,若是侯爷真的被他们“请”回了衙门,或许他日这位蔡县令还能为自己辩驳,将黑的成白的。

    但如今二位大人亲自到场,有了依仗的百姓和书生们纷纷出面作证,蔡县令百口难辩。

    刻意捏造、诬陷朝廷命官、以掩盖他滥用职权的行为坐实,蔡县令连众多百姓的嘲笑和指责都顾不上。

    他几乎是顶着全秦淮两岸百姓、以及大半个前来江南贡院赶考的考生目光当街向向阳侯磕头认错的。

    然而也已经于事无补。

    蔡县令被拉下去关押等待审理,后赶来的那两位大人干脆躬身垂首站在梅掌柜身边,连抬头都不敢。

    此处人多,顾景愿也不愿与他们多什么。

    只是道:“既然是一场闹剧,二位大人公事公办便可,请回吧。”

    “侯爷!”

    府衙们已经开始着手将周围围观的百姓驱散,两位大人在顾景愿转身之前叫住了他。

    但面对顾景愿的回眸询问,他们又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不知道该什么。

    这回轮到这两位齐齐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

    这位侯爷的身份他们倒是不疑有他。

    主要是来的路上,那位手持皇上令牌的大人已经都跟他们交代过了。

    ……那是向阳侯,是皇上最重视的人。皇上一听侯爷受了委屈便赶紧派他过来传唤他们过去了,要他们自己看着办。

    ……

    但如今,面对侯爷这样清清冷冷的模样,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看着办了?

    赔礼道歉吧,好像更惨的是那蔡知县?

    更遑论蔡知县钻律法空子玩忽职守,他们这些做上司的即便要查也没有切实证据。惩治下属也要按大宜律法办事,如果不是今日事情闹得这么大,万民都出来作证,他们还真拿那蔡县令没法子。

    热情款待吧,看侯爷的样子,似乎是不想与他们有任何牵扯。

    ——若他真拿出侯爷的身份出来,整个金陵府都由他横着走。

    可人家来这儿待了一年多,直到今日身份才无意中被挖掘……侯爷的意思已经很明确。

    但要是真不款待吧……

    据来传唤他们的那位大人的意思,似乎皇上就在这附近看着。

    ……这可是皇上最重视的向阳侯!

    若真的不迎接也不表示,会不会有所不妥,进而引起皇上的不满?

    ……

    正当二人为难之际,转过身的向阳侯已经:“梅某在此处便只是一个的酒楼掌柜罢了。二位大人公务繁忙,梅某不敢叨扰,他日有缘再会,二位大人请便。”

    “……”

    他这样一,倒是已经给两位大人指了一条明路。

    声明自己在这里只想做一名掌柜,提前回绝了他们的款待之意,还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

    最重要的,若是日后皇上问起,那也可以直侯爷并不想过分张扬身份,所以他们才没有招待。到时即便皇上想追究也没有个理由。

    感念向阳侯考虑事情的体贴和周全,两位大人齐齐向他抱拳深鞠一躬,全当是感谢,并表示:“还请大人放心,蔡知县的事情我们一定秉公办理,给秦淮两岸的百姓们一个交待!”

    “有劳二位大人。”

    顾景愿也向他们作揖。

    拜别以后,他再次转身。

    从背面看过去,顾侯爷的脊背挺得笔直,腰身束得很高。

    两袖清风,步履坦荡。

    只是背影有些过于单薄了。

    ……这样的向阳侯竟然能亲自将学武的蔡县令踩在脚下?

    留下知州和知府再次对视,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匪夷所思。

    ……以前也没听过,向阳侯竟然会武啊?

    再向阳侯离京一年多,期间皇上不一直都在北部仗吗?

    因着皇上性格突变,骤然变得残酷严厉了许多,京中百官都不敢再轻易提起这位顾大人——一个骤然离京,一个又骤然变了副面孔,谁知道他二人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于顾大人的事,京中百官人人自危,便是地方官员也不能免俗。

    二位大人再次不约而同地擦了擦冷汗,只觉得新知县任用要慎重再慎重,若向阳侯一直在这里,这次他不追究,难保下一次……

    .

    回到明岳楼中,顾景愿倒再没去前堂,而是亲自安排了一顿午膳,又将纪廉邀到自己的院中,喝茶叙旧。

    纪廉有些不好意思,他本意是要帮顾大人的,结果没派上用场不,似乎还害得大人身份曝了光……

    这便是他头脑一根筋引发的祸端。

    做事前只考虑青红皂白,却想不到更多的利害方面。

    虽然看不惯蔡知县那副嘴脸,但该不,蔡知县是真的将如何为官“参悟”得很到位。

    纪廉深刻自省后,直后悔得捶胸顿足。

    最后还是侯爷反过来安慰他。

    “为官之道,单有才学已经不够。想做成事还得讲究方式方法。”顾景愿:“不过我也仅是纸上谈兵,再多的事情还要纪兄自己体悟。总之你在朝廷为官,要处处心才是。”

    纪廉拱手:“下官明白了,多谢老师提点。”

    顾景愿却笑道:“纪兄切莫再叫我老师了,你我年纪相仿,只是纪兄虚长我一些,若不嫌弃可以叫我一声贤弟……”

    “这怎么行!”纪廉直接拒绝:“若无老师提点,纪廉便成不了今日的纪廉。即便侯爷不愿做在下的老师,在学生心里您也始终是老师。”

    “……”

    后来顾景愿无法,只有任凭他随意叫了。

    反正他本身就不在意任何称呼。

    其后,纪廉又与他了一些京中这一年来发生的事。

    顾景愿来金陵一年多,远离京中是非,这还是他第一次正式听人这一年中京城发生的变化。

    “陛下北征前将安王安置在了燕王府,由燕王亲自照料。安王今年不过只有八岁,是以很多朝臣都猜测,皇上这是早就下了密旨,已经立了安王为储君。”

    与昊王一样,安王也是先帝的亲子,皇上的胞弟。

    他母亲容妃位分不低,母家也有一些势力,但可惜安王刚出生不久先帝便驾崩了。

    太后也不知是不欲与之计较,还是要给荣太妃的母家几分薄面,总之这些年母子二人在宫里避着太后的锋芒,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倒着实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倒不知皇上是如何想到他了。皇上至今未有子嗣,太后原本看中的是昊王的嫡子,希望暂行立他为储,以固国本。谁想到出征前竟被皇上一口否决了……”

    纪廉着摇头,“而且今年年节皇上直接在北部过的,都未曾回宫,听太后对此很是不满。”

    纪廉刚入朝一年,对于皇上和太后之间的关系并不很了解。

    他虽知道皇上与太后之间不和睦,但仍是按照常人的想法,一听太后不满,便只以为她是念子心切,希望皇上回宫。

    却不知太后的不满,还可能是皇上不回宫,那位宫外的昊王无诏便不能入京……

    顾景愿原本还静静地用茶杯盖撇着茶水上面的碎沫子,听纪廉这些的时候,手上的动作便不自觉地停顿了下来。

    修长素白的手指又轻轻地颤了起来,顾景愿轻抚掌中翠绿色的杯盖。

    终究是什么都没问。

    只是静静地听纪廉。

    纪廉一看见自己敬仰的顾大人老毛病就犯了,个不停,还有一堆问题想要讨教。

    直待到快到晚上,眼见天都要黑了,才骤然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告辞。

    顾景愿还想留他吃晚饭,但纪廉哪里好意思再扰?

    嘴里直着改日再来拜会,接连推拒过后便跑路了。

    将纪大人送走,顾景愿如常回到房中,荣清正抱着襁褓中的婴孩儿,自自话地教他认药。

    顾景愿:“……”

    顾景愿无奈道:“晟儿才这样,荣兄现在教他是不是有些过早了?”

    “学医就是要从娃娃抓起。”荣清一脸理所当然道,接着又:“外面那位什么大人终于走了?可真够聒噪的。”

    顾景愿已经伸手过去,熟练地将孩儿抱在怀里。

    “许久不见聊得自然多了一些,扰到荣兄了?晟儿方才睡午觉了么?”

    “睡了,才醒。”荣清。

    肉乎乎的身体一旦被顾景愿接受,晟儿便开心地笑了起来。

    他方才还能咿咿呀呀地跟荣神医认草药,这会儿竟然再不看神医一眼,就只顾着蹬踹着脚丫,要往爹爹怀里钻。

    “没良心的。”荣清在孩儿的大脸蛋上轻轻捏了一下,对顾景愿:“晟儿没什么事,恢复得很好,将养个几年,再大一些便会与正常孩儿无异。”

    听他这样,顾景愿稍稍松了口气。

    眉眼儿都变得飞扬了一些,真切笑道:“谢谢荣兄。”

    晟儿生下时其实身体完好,是个健健康康的正常婴孩,只是刚出生不久便家逢巨变。

    他父亲是江湖人士,因江湖纷争而受人追杀,还连累了妻儿。

    ——晟儿的母亲在逃亡中丧生,孩子被他父亲的旧部拼死保护流落到了顾景愿这里,被顾景愿收留。

    只是在逃亡中的晟儿也受了伤。

    且那些武林人士并不肯罢休,还在四处搜寻这孩儿的下落……顾景愿无法,只能对外是梅掌柜的儿子从降生时起便身怀怪病,其实也不过是掩盖孩子的身份罢了。

    荣清:“晟儿的病你倒是不用担心,有我在。只是今日你身份败露……难道曜阳又要搬家了吗?”

    顾景愿目光清湛,闻言却只摇了摇头,显然已经做出决定。

    其实他这一整日都在想这件事。

    若是没有晟儿的话,他大概会立即离开,换一个地方换一个身份,重新生活。

    不是被人认出有何不妥,而是本身便不想再以顾景愿的身份生活下去。

    而一旦被旁人知晓他就是向阳侯,也自然会带来许多麻烦,这都是他不喜欢的。

    他原本的计划也是在秦淮河畔稍作整顿停留,顶多停驻一年半载便继续南行。

    但现在有了晟儿……

    如今外面的情势,晟儿生父的仇家还在四处紧锣密鼓地搜寻他,要置他于死地。

    幼子何辜,顾景愿不忍孩儿被害,所以便将先前他收留的一些少年都安插在这明岳楼内外做护卫。

    但仅是这样,顾景愿也并不能安心。

    他在此处开店,多少也与那些江湖人过交道,知道对方的残忍之处。

    顾景愿也会担心有一天晟儿的身份暴露,他保不住他。

    但今日自己是向阳侯的事情曝光,反而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

    ——武林中人杀杀都有自己的规矩,轻易并不会与朝廷有所牵涉。

    是以若自己是向阳侯,是受百姓拥护爱戴的顾大人,即便手中并没有兵马和精良护卫,想必那些武林人士也不会轻易招惹。

    少被招惹一些,晟儿的真实身份便愈加不易被人察觉,安全方面也就多了一分保障。

    顾景愿只觉得自己如今什么都顾不了了,只要他怀里的孩儿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

    “你啊。”荣清叹气,恨道:“你也要考虑考虑自己啊!”

    他着,握住顾景愿的手腕,已经单指摸上了对方的脉门。

    顾景愿任他把脉,还是抱着晟儿,单手轻轻拍着他肉肉的身子,笑道:“我哪有什么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今有了晟儿……这一切不都好多了。”

    “是啊是啊,你儿子最可爱了,连他爹的心疾都治好了。”

    荣清这般着,已经把完了脉。

    道:“用了两回木竭子,曜阳的经脉已经比从前畅通了许多。”

    “嗯。”顾景愿笑着点头,“我现在多少能使出一些内力了,都是荣兄的功劳。”

    “那也是你自己肯努力。”荣清,着又叹息:“可惜先前杨晋找来的木竭便只有这么多了,这草药又只生长在西域奇诡之地,太难采摘,堪百年难遇,真是可惜!若是一直坚持用,或许曜阳可以恢复往日八成实力也不准……”

    顾景愿却对这事看得很开。

    或许已经将那个人的遗愿完成,再听这个名字他反应都变得淡然了许多。

    轻轻摇晃着怀里的晟儿,他却是无比释怀地:“好与不好都是命。”

    若有遗憾,那也是他现在的身体太废,以至于想保护晟儿却完全发不了力。

    不过好在还可以用其他手段防备,所以顾景愿也并无遗憾,只是:“我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谁在外面?!”

    原本自带风情的桃花眼乍然向窗户的方向望去,顾景愿的眉宇间一瞬间锋芒毕露。

    但待意识到外面之人是谁时,他指尖稍颤了一下,将晟儿交给荣神医,直接翻窗追了出去!

    .

    却白天,蔡县令被押回府衙以后,混迹在人群中的龙彦昭也没有立即现身。

    他还处在一种激动到浑身发颤的状态中,难以自拔。

    没人会比他更激动。

    在看见阿愿腾身而起的那个刹那,龙彦昭差一点惊呼出声!

    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阿愿当年的模样。

    ——全草原的骏马都比不上他的脚程,当初阿愿亲自上场骑马猎,是何等摄人心魄的惊人场面!

    意气风发,少年英才。

    那可不是而已。

    ……如果阿愿未曾那样出色过,或许他还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疯魔。

    也正是因为见到过少年最强劲的一面,所以才会因他所失去的而感到心痛。

    所以当再次看见顾景愿腾身而起之时,龙彦昭便激动得险些热泪盈眶。

    都恨不得给这捉弄人的苍天跪下。

    龙彦昭此时,才稍稍理解了一些纪廉面对顾景愿时的心态。

    只不过纪大人崇尚的是顾大人的文采。

    而他念念不忘向往追逐着的,则是顾景愿的风华绝代。

    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龙彦昭想不明白喝了化元汤的阿愿是如何重新习得内力的。

    不过这也不重要。

    他已经不是心里完全装不了事的年纪了,虽然心情激动,又有万千疑问,但他还是重拾心情,率先召见了金陵知府和知州。

    金陵府属于大宜朝的重地之一,是经济文化的重要之都。

    竟然会有秦淮县令那样公然作恶、颠倒黑白之人,龙彦昭身为皇帝又怎会姑息!

    他亲自提审了蔡县令,连带着他那个背后使坏的亲娘舅也一并处置了。

    而后着实将金陵知府教育了一番,又吩咐了他们一些事情,待将这里的事情全部安排完毕后,已经是傍晚了。

    按理来,依照计划,也该是启程回北部的时候了。

    但龙彦昭在府衙内磨蹭了半晌,最后还是忍不住,一路避开人群,直直来到了明岳楼。

    就再看一眼。

    白日,他混迹在人群中站在明岳楼门口,就在阿愿的身份猛地被纪廉挑明之时,万民跪拜的那个空档,龙彦昭稍一发愣,便躲闪慢了一步。

    等到他闪身躲到一边的时候,只觉得心又紧张得快要从胸腔蹦出一样。

    ——他不知道阿愿是否看见了他。

    很怕被他看到。

    却又忍不住,想要在人群当中再多看他一眼。

    脑中全部都是一身月白色常服的阿愿凌空而起的画面,激荡的心情一整天都没有消退。

    虽然已经明知道连内力都恢复了,阿愿的生活当再完美不过,压根儿不用自己操心。

    但……

    就再看最后一眼。

    龙彦昭屏息提气,悄无声息地落在了顾景愿房间的屋檐上。

    上一次过来他已经知道阿愿的房间是哪个了……这次轻松摸了过来,他就这般趁着夜色,安静地趴在外面的屋檐上。

    龙彦昭也是艺高人胆大,自信若不私动,便不会被人瞧见。

    但其实,成功趴上房顶的皇上心里还是苦。

    因为怕被阿愿发现,是以完全不敢乱动。便造成了他也就能听听动静,最后再看一眼阿愿什么的……做不到,不敢动。

    根本就不敢动手掀房檐。

    九五之尊生无可恋地瘫在屋顶。

    而后就听着荣神医:“是啊是啊,你儿子最可爱了,连他爹的心疾都治好了。”

    ……心上不禁觉得有些疼痛。

    像要滴血。

    这两日他也一直都在想这孩子的生母可能是谁。

    得出的结论便是,谁都有可能。

    虽然未在这院中看见任何一个很像是主母的人,但……

    算了这个不能想。

    一想就会头疼得要命。

    龙彦昭继续静静地听着。

    便听他们提到了……

    原来阿愿的内力,便是那木竭医好的吗?

    ……还未有全好?

    只生在西域奇诡之地的木竭……

    心情再次陷入激荡之中,仿佛看见了曙光。

    以至于龙彦昭一个不注意,便泄了一口气息!

    阿愿警惕的声音自里面传来,龙彦昭再不敢耽搁,立即飞身从此处逃离!

    他速度很快,但未想到,阿愿此时的轻功却已经不慢。

    ——龙彦昭一身漆黑的衣袍融入夜色,后面紧追而出的顾景愿竟然只落了他几步!

    “站住!”

    阿愿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在自耳边呼啸而过的狂风中,龙彦昭听不出对方的情绪,也并不能清晰地判断出他们之间的距离。

    他不敢回头。

    怕阿愿看见他。

    怕阿愿发现是他。

    虽然……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要跑。

    紧紧地握掌成拳,龙彦昭狠下心肠,再一次提速!

    两个人一个追一个跑,身影双双从秦淮河上空掠过,最终竟从人群浩瀚的市井来到了人烟稀少处,又从人烟稀少处来到了干脆无人的地方。

    四周已经没有了亭台楼阁,只有一条长长的蜿蜒河水。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跑到了秦淮县外空荡的平原间。

    头顶是一轮高挂的圆月。

    周围再无房间屋舍可以掩盖身躯,发觉身后之人竟然还在穷追不舍,龙彦昭左右为难,不知是该停下来还是该继续跑。

    前方便是一处茂密的丛林,或许跑进去,视线受阻,阿愿便再也追不上他了……

    “站住!再一次,你给我站住!”身后再次有叫喊声传来,阿愿的声音已经不似最初时那般富有底气。

    眼瞅着便是密林,龙彦昭在心里了一声对不起,随后他一咬牙,仿佛下一刻便会飞身扑进其中。

    但就在这时,青年的声音再次从身后传来:“龙彦昭!!”

    “扑通”一声,一身内力骤然间全部泄掉,再提不起一丝力气,龙彦昭直接落进了河里。

    与此同时身后也传来扑通一声响,顾景愿也跟他一起,落进了这河水之中。

    龙彦昭瞬间挣扎着站起身。

    此处的河水水位极低,他直起身来,水位也仅到他半截腰身。

    慌张地回过头去看顾景愿,就只见同样落入水中的阿愿一身衣袍和黑发皆已被湿。

    他抬起头来,头顶倾洒而下的明亮月光中,几缕乌黑的秀发紧紧地贴着他的面颊,将他原本白皙如玉的一张脸衬得更为白璧无瑕。

    顾景愿喘着粗气。

    这样长时间的运用轻功对他来显然十分吃力,他神色看上去都变得有些憔悴,一双桃花眼痛苦地张着,眼眸轻眯,嘴唇轻抿。

    但还是固执地抬着头。

    他问龙彦昭:“你要去哪。”

    “阿愿……”龙彦昭发现自己的嗓音太哑,哑得像几生几世都未曾过话一样。

    他什么话都不出来。

    就只是对着顾景愿的双眸,听他问:“你都听见了?”

    “……你,是不是又要为我去摘那木竭了?”

    声音不复往日的平淡,或许是不住喘着粗气的缘故,倒叫人很容易听出他心绪的起伏。

    平坦空旷的平原上,二人相对而立。

    时间仿佛静止了。

    又像是那条那条静静流淌的河流一般,一切都从未停歇过。

    顾景愿的眼眸也有些发红。

    他已经看穿了一切。

    上午便看见了这个人,当时还以为自己眼拙,认错了。

    直到金陵知府知州不请自来,双双赶到,顾景愿便已经再明确不过——是皇上亲自驾临了此处。

    而从方才,察觉到偷听之人便是龙彦昭、当龙彦昭不欲与他想见,埋头就走时起,他便猜出了他的想法。

    ……

    这么多年过去了,许久许久,顾景愿的心绪都没有如此起伏巨大的时候。

    像生怕对方一转眼便真的去了西域,他不顾一切地冲他喊道:“我了不要再为我做任何事,你到底懂不懂!”

    眼眸睁大,长长的睫毛抖动着。

    成为顾景愿以后的第一次,他这样歇斯底里地喊:“龙彦昭!”

    ……

    他喊他的名字。

    明镜如水的月光里,他这样喊着他的名字。

    龙彦昭眼眸剧烈震颤,满眼都是面前这个削瘦挺拔的身影。

    就正如他早已被塞满的心房,里面满满当当,装着的都是这一个人的身影……

    龙彦昭再也忍不住。

    他抬步,与脚下湿滑的鹅卵石做着斗争。

    他披荆斩棘,逆流而上。

    好不容易,他终于走到了顾景愿的面前。

    视线从对方白净的面庞掠过,他近距离地、疯狂地量着他的眉眼,他的鼻梁,他的一双薄唇。

    而后,他无法自持地,紧紧地抱住了顾景愿。

    他抱着他,埋头亲吻着他被河水湿的面颊,试图去碰他的唇。

    ……

    好像已经足足跨越了一整条漫长汹涌的河流。

    他们浑身疲惫。

    他们激烈颤抖。

    但他只想拥着他,紧紧地拥抱着他,将他嵌入骨血。

    阿愿……

    终于重新环上那截窄腰、将这具日思夜想的身体再次拥抱进怀内,终于重新尝到他的唇……

    龙彦昭激动得无以复加。

    激动得什么都无法思考。

    他希望时间能够静止,流淌的河水可以暂歇。

    希望不要再有日升月落,希望生生世世……

    阿愿的嘴唇很软。

    有些微微凉。

    龙彦昭刚刚触及那两片薄唇,便被人轻轻推开。

    顾景愿已经扭过头去。

    那边轮廓鲜明的侧颜对着他,不与他对视。

    紧接着便是自他怀中挣脱。

    ……原来时间也仅仅只是过去了一瞬。

    两只手臂间一空,怅然若失之感再次袭来。

    然而对面的顾景愿也依旧风韵标致,风华如故。

    “阿愿……朕……”

    顾景愿无比平静地站立在他的面前。

    龙彦昭曾不止一次幻想过再与顾景愿想见时的场景。

    但在那些无穷无尽、充满热烈缠绵的幻象里,却没有哪一次,是这样的相顾无言。

    ……

    很久以后,顾景愿才终于开口。

    问的却是:“皇上攻北戎是为了我么?”

    “不,我不是为了你。”龙彦昭下意识地回答。

    就如同先前他早已编排好了的一般。

    他的确有千万种攻北戎的理由。

    诸如北戎骑兵屡次三番骚扰大宜边境,连他们大宜的少将军都葬身于那里;诸如大宜如今兵强马壮,国库充盈,若不趁机收服北戎更待何时?

    又诸如大宜与北戎积怨已久,早晚都会有一战……诸如、诸如……

    当初他是如何服燕王和丞相他们,支持自己进攻北戎的,他都可以拿来与顾景愿听。

    但对着对方一双黑白分明的眼,龙彦昭却什么都不上来。

    因为不能否认的是,刨除这些外在因素,他执意要攻北戎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往事不可追。”

    顾景愿的声音彻底恢复冷静。

    他已经转身。

    “过去了便让它过去。”

    月白色的衣袍被河水湿,服帖地包裹着他细瘦的腰身。

    龙彦昭看不见他的脸。

    亦不知他如今,是作何表情。

    他就只能静静地伫立在原地,听顾景愿:“陛下已经放我自由了,便不会,也放了自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