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名诗楼

A+A-

    “阿奕,子烁兄这儿失败了,这背后的人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针对你了?”李瑜有些担心的问。

    “瑜儿,你不用担心,想来他在对付我大哥时,也肯定找机会对付我来着。可惜,他应该没找到。”毕竟林奕可是一直“生人勿近”的,“所以,对付大哥那套放我身上没用。不过,瑜儿,你平时也要多注意一些,我怕他昏了头想着通过你来对付我。”

    “通过我?他要是嫌暴露的慢就尽管来。”李瑜觉得背后之人不至于傻成这样,惹了乐安郡王,不别的,他扛得住皇家这一家子的人吗?简直是分分钟被扒掉马甲的节奏,“阿奕,这么一想我还挺期待他昏了头的,这样肯定能第一时间抓住他。”

    “傻瓜,别乱。”林奕眼眸深了深,若背后之人真敢昏了头,那以后就日日活在“忏悔”中吧,后悔来这个世上走了一遭。

    “好了,不他了”,李瑜很相信林奕的能力,既然被林奕抓住了些蛛丝马迹,那么离背后之人被抓出来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阿奕,这件事咱们在家也能啊,为什么非得到山上来?”

    “不是了吗,看风景啊。”

    “我不信,你是不是在敷衍我?”

    “没有,瑜儿,真的是带你来看风景的……”

    ————————————————

    一个月后,京城。

    “郑兄,你这是要去哪儿?何事这么急匆匆的?”

    “是孙兄啊,听‘名诗楼’今天开张,我这不正赶着去呢吗,去晚了,可就没有名额了。”

    “‘名诗楼’?是专门为诗作开设的吗?”

    “是啊,孙兄,你竟然不知道?”

    “郑兄,我今天刚回京城,你看,包裹还没放下呢,确实不知。”

    “原来如此,孙兄,咱们还是边走边吧,你一定也不愿错过这场盛事。”

    ……

    同一时间,许多人都向名诗楼汇聚,包括那些平时走路慢吞吞的大儒,此时在弟子的搀扶下,一个跑的比一个快。

    名诗楼前,一个文人扮的蓝衣青年从楼内走出,示意大家安静。

    “众位好,我是这名诗楼的管事,你们可以叫我杨管事。”蓝衣青年,也就是杨管事向众人拱手道。

    “杨管事,不知现在可否入楼,我等都急着看隐士诗作呢。”一学子扮的人忍不住出声道,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是啊是啊,我们可以进去了吧?”

    “自七天前收到消息,我就一直在等名诗楼开张,杨管事,还是快让我等进去吧。”

    “大家稍安勿躁,虽然大家之前都听过咱们名诗楼的规矩,但有些人可能还不是太清楚,这里我再一下。”

    “名诗楼入楼方式有两种,一是现场作诗,获得认可的前二十名便可免费入内。二是购买‘诗票’,十两银子一张,共有八十个名额。”

    杨管事刚完,除了在场的一些大儒还有对自己作诗水平极为自信的一些学子,其他人都疯狂向“售票处”涌去,八十个名额很快被抢购一空。

    诗票是由书笺制作而成,画面精美,标明了日期,每人在购买时要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户籍,算是实名制。这是林奕提出来的,防止以后出现“黄牛票”。

    其余没抢到的只能懊恼自己手慢,毕竟大家都知道一共只有一百个名额。有些没抢到诗票的又转头现场作诗去了,怀抱侥幸,万一自己作的诗通过了呢?

    “大家安静一下,刚才作诗的众位稍等,待会会把你们的诗拿出来交由在座所有人评判,只要获得在场所有人九成通过的前二十名,便可免费入楼。若是获得认可的不到二十人,那剩下的名额就只能空着了。”

    “今天是‘名诗楼’开张的好日子,主人家为感谢诸位前来,特地拿出了一首隐士诗作,邀大家一起品鉴。”

    杨管事刚完,在场便沸腾了,尤其是那些没抢到诗票的,更是激动,本以为今天白来了一趟,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啊。

    只见名诗楼内又走出两人,穿着样式相同的衣服,心翼翼的将手中的卷轴展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与尔同销万古愁。”

    有人不禁朗诵出声,难以压抑心中的激动之情,抓着杨管事的手不放,“这位青莲居士到底是何人,如此大才,怎么会一点名声都没流传下来?”

    “是啊,这首诗气势豪迈,放纵不羁,感情热烈,收放自如,让人读来酣畅淋漓。以诗见人,如此惊才绝艳,怎会没有流传下来支言片语?”原本很有高人风范的大儒也忍不住了,一个个开始探寻这青莲居士应该是何人。

    “诸位,莫急,名诗楼内或许你们能找到答案。还有,刚才的诗作已经整理出来了,诸位可以参与评选了。”杨管事安抚众人道。

    众人在读过青莲居士的诗作后,再看手中要评选的这些,越发感觉到了差距,最后,仅仅有七人获得众人认可,可免费进入名诗楼。

    “诸位,获得免费资格的和手中有诗票的可以进去了,暂时不能去的也不要沮丧,从明天开始,诗票可提前预订,至于免费的名额,希望大家明天继续来参加评选。”

    杨管事带着这八十七个人进入名诗楼,只见一楼大厅内除了有刚才的那首《将进酒》外,还有另一首之前也未曾见过的《春望》,是位号“少陵野老”的隐士的诗作。其余的诗作既有前人流传下来的,也有当世为人称颂的,俱是精品,但不像放在大厅正中的两首诗,众人之前闻所未闻。

    在大厅的西北角,设有专门的交流区。东北角则设有留言区,众人可把自己的所读所感写下,贴到留言区展示。

    大厅内每首诗都被以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更能让人身临其境,令人不禁赞叹主人的巧思。不过大家暂时顾不上这些画,而是急着寻找青莲居士和少陵野老的讯息,想看看到底是哪位前辈隐藏的如此之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世人尊为‘诗仙’。”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被世人尊为‘诗圣’。”

    众人:……,找了半天你就给我看这个?连哪个朝代的都不知道?还有,既是被世人如此推崇,为什么一点都没流传下来啊?感觉自己漏学了一段历史有没有?

    “杨管事,这二楼三楼要如何去?”有人问道,名诗楼的诗票只能入一楼,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二楼进去方式也是两种,一是之前获得认可的前七名,可免费进入。二是购买‘诗牌’,百两银子一面,共有二十三个名额。”

    “三楼则是第一名可免费进去,还有可购买‘诗章’,千两银子一个,共有四个名额。”

    杨管事耐心向众人解释道,完全不担心他们听到后会不会甩袖走人。事实上众人也没意见,毕竟前期预防针都好了,所以乖乖的排队买诗牌去了。

    诗牌由黑檀木制成,上面雕刻的内容与诗票的画面相同,只是没了日期,也不需要购买者签名。拿到手的人都忍不住把玩一番,不别的,这雕工一看便出自大家之手,只这一块木牌,来这一趟就值了。

    杨管事领着三十人到了二楼,这里除了比一楼又多了首之前没见过的诗外,还多了十个包厢。人们可以在包厢内静静的欣赏诗作,没有一楼大厅的些许喧闹。

    三楼的诗章是由蓝田玉制成的印章,印出的画面依旧与诗牌、诗票保持一致。杨管事把五人带入三楼,就安静退下了。这五人是今天所有来人中声望最高的,在文坛中也颇有名气。

    三楼的布置跟一楼有些像,因为人少,所以并没有设立包厢,只是由屏风隔开成几个私人空间。

    不过这五人只是匆匆扫了眼,没来得及细看,就向中间站着的那人行礼,“见过乐安郡王。”

    “不必多礼。我来这儿的目的跟你们一样,大家自便。”罢,李瑜果然站在一边静静欣赏起诗来。

    这五人也都是爱诗之人,听罢也不再多礼,各自散开。三楼只有五首诗,除了一楼二楼的三首外,又添了两首之前从未听闻过的。五人看完都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提笔写下观诗赋,仰慕之情跃于纸上。

    “郡王可是在把这几首诗重新抄录一遍?”其中一人瞥见李瑜所写的内容,不由开口问道。

    “对,遇此佳作,忍不住亲自动笔写一遍。”李瑜随口回答道。

    “那……,郡王写完后可否容我等一观?”另一人试探着问,毕竟,乐安郡王的字画享誉天下,却很少流出,他虽然有些名声,却也没能亲眼见过。

    其他人听到后,也都期待的看着李瑜,乐安郡王的字画,可遇不可求啊。

    “当然,”李瑜谦虚一笑,“我算把抄录的这五首诗留在三楼,也算是名诗楼三楼的一处特色吧。”